猫咪咬人打完它为啥不长记性(猫咪不是爱互殴就是乱咬人)
平日温顺的猫,为何会发出攻击行为?
无论是用爪子抓还是用嘴咬,无论对象是其他猫咪、狗狗、还是人,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
单纯的“以暴制暴”或者找错原因,不仅问题不能改善,甚至可能恶化...
来看看猫咪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每种原因引发的攻击行为又该如何改善。
01、猫咪间的攻击
最常见,类似日常的“拌嘴打架”,多发于未绝育的公猫与公猫之间。
例如晚上瘫沙发上看电视,本来相互舔猫的两只猫,突然开始互踹小脑壳,之后打架升级,飞机耳 哈气 一通“鬼叫”。
举个栗子:两只猫是玩耍还是已经上升到了攻击?可以初步从“攻击的发起者是一方还是有来有往”及“是否伴随惨叫”来判断。
解决对策
✔ 首先,对未绝育猫咪进行绝育
✔ 若打架频繁且长期未改善,建议先分开房间单独喂养
✔ 后通过“仅在吃饭时,隔门缝/玻璃接触”及“错开时间段进入同一房间”等方式,重新逐渐适应“同居”
02、疼痛引发的攻击
通常猫咪在感到疼痛时,不会像狗或者人一样极力表现出来;反而会尽可能一动不动的安静待着,极力表现出自己“很正常”。
但遇到强烈的疼痛,或者被其他动物、人碰触疼痛部位时,可能引发攻击。
例如猫咪术后趴窝时,去抱猫,扯到它的伤口;尾巴被夹住;长期慢性疼痛,如关节炎。
解决对策
✔ 从家中环境布置入手,预防猫咪受伤
→在家也会遭遇意外之伤?如何让养猫之家变得更安全
✔ 慢性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和针对性养护
03、害怕引发的攻击
绝大部分情况,猫咪感到害怕的第一反应是逃跑。
只有当猫咪感到害怕,且判断自身无处可逃无处可躲时,才会“反击”,发起攻击。
图自:Threadless
解决对策
✔ 给猫咪适应的时间,尽量不要有突然的变化、声音、处置
✔ 给猫咪缓冲的空间,无论是家中还是医院,设有猫咪可以躲藏的,最好存在高低差的私“猫”空间
✔ 猫咪社交期的经历,对猫咪性格的养成很重要,尽可能让猫咪在2~9周龄时,接触较多的人和物,培养猫咪开朗自信
04、母性保护引发的攻击
为了保护小猫,对敌人或假想敌发动的攻击。
例如其他猫、人、动物碰触幼崽时;更常见为母猫怀孕时,被人碰触腹部,甚至仅在母猫旁边突然走动,就可能引发母猫保护性攻击。
解决对策
✔ 母猫怀孕期间,不要突然在母猫身边行动
✔ 对性格敏感母猫,也尽量不要触碰腹部等“禁区”
05、领地争夺引发的攻击
在发情期,伴随着喷尿(看起来像满屋乱尿)的,未绝育公猫间的攻击行为。引发猫咪间攻击行为的本质原因,是为了确保交配的领域。
图自:giphy
例如发情期,小区里未绝育流浪公猫打架相互抓伤、咬伤;家中引入第二只猫咪,但未做好分配和适应。
解决对策
✔ 首先,对未绝育猫咪进行绝育
✔ 家中引入第二只猫时,花费一周甚至一个月时间,让猫咪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固定时间隔门缝相处→始终隔门缝相处→错时间段使用一个共同房间→在同一空间划分各自领地
06、竞争性攻击
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引发的猫咪间(较常见)、猫咪和其他动物间的攻击。
这里“有限资源”包括:食物、猫砂盆、猫爬架的最高处、啥太阳的飘窗、床上最靠近主人的舒服地方等。
争夺玩具也算。图自:Giphy
例如晚上睡觉前,家里两只猫会先“比划比划”,战败的睡主人脚边或床下,赢的睡主人脑袋旁边。
解决对策
✔ 均等的分配资源
✔ 猫咪更看重垂直空间,通过爬架、跳板、台阶给猫创造独立空间
✔ 控制猫咪的喂养密度
07、学习性攻击
长期将“发动攻击”与“获得奖励”或“免受骚扰”进行关联记忆后,为了“得到奖励”或“回避”而发动攻击。
图自:tenor
例如猫有了“只要挥爪就会击退扯尾巴的小朋友”的长期遭遇和关联记忆,之后可能只是想伸手摸猫,也会被攻击;或猫咪一抓人,主人就想通过食物转移猫咪注意力,猫咪之后会因为想要食物而抓人。
解决对策
✔ 从小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不要用手作为“玩具”的一种去逗猫,给猫一种“抓着手/脚玩和咬,就是玩耍的快乐时光”的错觉
08、玩耍性攻击
猫咪的“玩耍”,实际是“模拟各种捕猎”。无论对象是其他猫咪还是逗猫棒、玩具,抓和咬其实也是正常玩耍动作。
但猫咪的玩耍如果力道没掌握好,也可能“玩脱”。
力道控制不好,肋骨一样会断。图自:weibo
例如4~7周龄未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过的猫,不知道“力道用多大咬痛别人会被挨打”,长大在和人玩耍时,也会掌握不住力道,咬痛主人。
图自:Tenor
小时候不知道“玩耍时如果爪子伸出来会抓伤对方,上升为真正的打架”的话;长大和主人玩时也会收不住爪,容易挠伤
解决对策
✔ 不要拿手或jio或身体的任何部位当猫咪的“玩具”逗猫
✔ 条件允许可引入年龄相仿的第二只猫
✔ 所以每天多陪猫玩,消耗它的精力
09、捕猎性攻击
猫咪对“猎物”发动的攻击。
例如捕猎和攻击苍蝇等小飞虫,小老鼠玩具、逗猫棒,甚至是误认为“猎物”的藏在被子下面晃动的jio。
解决对策
✔ 捕猎性攻击本身是正常行为,所以只要别拿手逗猫,防止猫咪误将人的身体作为猎物即可。
10、转移性攻击
欲望未得到满足,焦躁引发的“乱发脾气”,把攻击转移到人类或者群体中的弱势猫身上。
很典型的迁怒行为,加害者怂到极点!图自:4GIFs
例如多猫家庭最高处猫爬架被“大哥”霸占,一生气扭头打了“幺儿”一顿;两只猫咪打架时,主人去劝架,被“误伤”。
解决对策
✔ 做好压力管理,排查猫咪潜在的慢性应激可能
✔ 做好环境丰容
✔ 掌握劝架方法,用纸板等隔开两只猫咪视线,而不是直接上手抓
11、抚摸诱发的攻击
抚摸时突然发动的攻击,通常是咬手或胳膊,攻击原因包括“这个地方不可以,不能摸”、“够了,不要摸了”、“继续,别停”、“有静电啊”等多种。
例如摸着摸着,猫咪突然扭头咬手腕一口。
解决对策
✔ 因为可能性很多,所以这种攻击,与其像上面几种一样治“根”,不如时刻观察猫咪的身体姿态,在猫咪要发动攻击时,及时停下来
✔ 控制互动时间在20分钟以内
12、疾病诱发的攻击
因病不适,导致的攻击。可能影响猫攻击性的疾病有:癫痫、脑肿瘤、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
例如老年猫咪视力和听力下降,对周围状况的认知力降低,在猫周围的走动都可能让猫突然受到惊吓。
解决对策
✔ 对老年猫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症状
✔ 对存在视力听力下降的猫,对其生活区域的摆放进行调节,减少活动的高低差
13、社会化不足导致的攻击
猫2~7周龄缺乏社会化,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很低易引发攻击。
例如救助的从小在外流浪、较少接触人类的猫咪,在收养后,一段时间仍易受惊吓,发动攻击。
解决对策
✔ 条件允许,在猫社交期多接触不同的人或物
✔ 对抗法:例如猫咪害怕人手,将好吃的零食从人手上扔到猫附近→手逐渐靠近→直接用手喂
14、特发性攻击
原因不明的抓或咬。可能因大脑发育问题等先天原因,引发神经异常,导致攻击性增强。
很多“行为问题”,本身都只是猫咪的正常生理需求,所以猫咪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不对”。
想想小时候,被大人“教育”但又不理解的委屈巴巴的自己,惩罚只会让猫咪单纯的“害怕”,反而可能恶化问题!
无论是乱尿乱拉,还是咬人打架,想要根治,都需要找到原因,再做进一步的改善~
【本期所长互动】
分享你与猫咪玩耍的经验
////////
下课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
欢迎关注 【猫研所】get更多科学养猫技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