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图怎么画初一(地球公转多种角度)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思考苍穹与虚空。我想这是最为能够体现人类神性的一件事情了。
自古以来,人类对抬头的那片星空的探索与思考从没有止步过。
从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西方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为我们逐步打开了现代天文科学的大门。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更是惊世之作,简单粗暴且长驱直入地从数学,物理学的角度诠释了行星之间的运行原理。
相较于西方科学的姗姗来迟,中国古人早已经对万物运动的深层原理有着深刻的理解——一种来源于“洛书”的数理科技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古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充分理解洛书X系数理所揭示的东西
第二步:认识并理解地球公转的原理
第三步:将前两步进行结合对应
对于第一步,我在前面已用了很多的篇章来对洛书X系数理进行了解读。
那么这里,我将进行第二步:以各种丰富的角度来呈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和原理。
地球上隐藏的各种线
如果把地球比做成一个糖葫芦,那么贯穿这颗糖葫芦的棍子便是地球的地轴。
地轴是一条隐线,它在物理地球上并不存在,它只是一条假象出来的线。地轴纵穿地心,并连接南北两极,于北极端延伸可恒指向北极星附近的某个小角度位置。
在横向方面,同为假象出来的,有着三条重要的线圈。注意,是线圈而不是直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是围绕地球的三个圈,它们与地轴始终保持着线面垂直的状态。三者是大小不同的圈——南北回归线理论上是相同的,本源由它们定位在地球上的纬度是不同的——理解地球的公转用不着经线,而涉及纬线。
地轴带动着赤道,南北回归线,看起来都是倾斜的,为什么是倾斜的?
使太阳静止,使地球运动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意识和想象将太空中的地球正立着放置——使得地轴朝向正上方面向太阳。但如此一来,地球将不再有四季变化,也就意味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将不再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只有昼夜的交替。
倾斜,产生差异并创造多样性。于我们地球,便是如此。
由于地轴的倾斜状态,而造成了地球各个地表的受热不均(不仅于空间,也于时间),并进而使得地球呈现出四季的轮回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所形成的轨道平面,称为或黄道面,而这个黄道面与地球的赤道面始终有一个23°26′的交角,俗称“黄赤交角”。
那么可以说,造成地表受热不均的“罪魁祸首”便是黄赤交角。
因为在宇宙太空的角度上来说,万物都是运动的,太阳也不例外。而为便于理解二者之间的运动关系,我们使得太阳保持静止,使得地球保持运动状态。
如下图所示:
周而复始且循序渐进的,在一年之中,太阳对地球的直射会依次遍历:
南回归线→南赤间→赤道→北赤间→北回归线→北赤间→赤道→南赤间→南回归线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节气变化会依次为四时八节的:
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使地球静止,使太阳运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过程。
在一年中,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阶段性地受到太阳的直射。
所谓一天中的太阳直射,是指该地区一天中的正午时分。
而一年中的太阳直射,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地区直面太阳正中心的光照辐
射。
从空间的角度
在这张图里,我们以正向放置的地球来观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动,太阳直射在地球空间上的变化。而这个过程又可以理解为:随着太阳光照直射在地球纬度空间上的变化而导致时间节气的变化。
从时间的角度
而在下面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光直射地球各纬度地区与所到达的时间上的对应。
那么结合以上两张示意图,我将地球公转各个标志性的时空点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呈现:
在2018年12月22日,太阳直射到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冬至日;
在2019年2月4日,太阳直射到南纬11°43′,南赤间,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立春日;
在2019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到0°赤道,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春分日;
在2019年5月6日,太阳直射到北纬11°43′,北赤间,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立夏日;
在2019年6月21日,太阳直射到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夏至日;
在2019年8月8日,太阳直射到北纬11°43′,北赤间,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立秋日;
在2019年9月23日,太阳直射到0°赤道,我所在的徐州地区为秋分日;
在2019年11月7日,太阳将直射到南纬11°43′,南赤间,我所在的徐州地区将为立冬日;
在2019年12月22日,太阳将直射到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我所在的徐州地区将为冬至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