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备课活动(依托教材文本创设词汇语境)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依托教材文本,创设词汇语境——由一节语言点课引发的思考
胡成红 刘美琳
摘要:高中英语常态课的语言点教学,时常存在脱离语境、忽视文本、偏重讲解、轻视运用等现象,这会导致学生记忆困难、输出不力。本文通过一节高中英语语言点的教学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依托教材文本,创设词汇语境的语言点的教学思路。笔者建议,教师应注重输入,提高输出效果、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文本;语言点;语境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毕业生(即八级)的词汇学习要求如下: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教育部,2003:16)。此要求比过去的教学大纲要求的2000词左右提高了很多。除此之外,对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也较过去有所提高。例如:学生需要了解词汇所表达的功能、意图和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体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对词汇的搭配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要求的提高无疑给我们广大的一线高中英语教师以很大的压力,也迫使我们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在等量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目前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读前预习词汇
在常态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在阅读课文前预习了词汇,学生在阅读时才能扫清障碍,读懂文章。因此,很多教师采用在读前让学生预习词汇,甚至教师直接领读、要求学生识记后,教师再教学课文。
(二)读中集中讲解词汇
学生预习生词后,一般阅读课会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就是阅读理解课文,第二课时是语言点教学。在语言点教学课上,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处理词汇,在此环节中,很多教师的误区是脱离课文,采用“满堂灌”的形式,采用“释义 例句”的方式,教师讲,学生记。
(三)读后练习检测词汇
教学完了第二课时的语言点后,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配套的检测练习,加以巩固,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或是直接检查学生默写词汇。
以上词汇教学方式在常态课教学中很常见,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对词汇的要求。无论是读前预习词汇还是集中讲解词汇,学生都是脱离语境理解词汇及其用法,这样的词汇教学法让他们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课后记忆大量的词汇和用法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笔者在一次省级教学观摩课上有幸听到了一节精彩的语言点词汇教学课,其教学效果得到观摩者及其学生的肯定。本文以此课几个片段为例,阐述紧扣教材文本,创设语境的词汇教学方法。
三、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
该课例来源于一次省级观摩课,属于开放式备课,异地借班上课。执教者是来自省重点中学的Z老师,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一单元阅读第二课时,也就是词汇教学课。文本的标题是:Stand up for your health,主要是讲喜剧的定义、喜剧的种类、喜剧家以及喜剧的好处等。词汇涉及了tease,amuse, come up with, stand up for, whatever 等。与常态的语言点课不同,本节课摒弃了面面俱到的词汇讲解,精选了重点和考点词汇,注重创设语境和搭建支架。因为是阅读课的第二课时,Z老师巧妙地通过复习课文呈现文本语境,然后又巧妙地创设新的语境,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和技能并以写的形式输出,词汇之间的衔接显得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输出的效果也很好。
四、教学片段及分析
(一)巧妙导入,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语境
【教学片段1】 简单地和学生打招呼后,Z老师在幻灯片上出示了一个礼盒,介绍说按照传统出门要给主人带份礼物,给了四个暗示,要学生猜测礼物是什么。
T: It is a tradition for Chinese to bring a gift to their host. I think my gift is a little surprising, and I want you to guess what it is.
Hint 1: Everyone has it.
Hint 2: It is a natural sound.
Hint 3: It will bring you some wrinkles if you do that too much.
Hint 4: It can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Ss: laughter.
T: Yes, Laughter is my first gift for you.
【分析】 在学习中,认知的内驱力是学习的强有力的内部因素,这种内驱力是由好奇心、探究倾向等心理因素派生出来的(李秉德,1998)。Z老师独具匠心,先以自己是外地人到新地方,按照传统习俗要给主人带礼物为切入口,这种导入方式新颖别致,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巧妙地引出了该课的话题,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课文的语境中,也为下文的词汇讲解做好了铺垫。
(二)一箭双雕,从文本情境中提炼语言
【教学片段2】教师通过导入引出上一节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回答几个问题,教师给出句子要求学生填空:
1. What is stand-up?
It is a kind of comedy that is done on stage by a comedian who may ______ an audience member. (tease)
2. How many types of stand-up are there?
There are ______ ______ ______ different styles of stand-up comedy. (a variety of)
(1) Some comedians tell jokes about the way people ______ or about daily life. (behave)
(2) Others rely on visual humors ______ by objects or personal experience. (inspired)
(3) Yet others ______ tricks. (play)
(4) The last kind of comedians does impressions to ______ ______ ______ the well-known person. (make fun of)
(注:括号内为参考答案)
【分析】 如果把一个单词的形式及其功能特征的综合体置于一个完整的词汇环境中来学,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容易(Cater,1999)。学生获得词汇最好的环境来源于教材。因此,教师在引出文本之后,顺势对文本进行了进一步复习,以简单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示答案时将重点词汇设空以引起学生注意,而这些词汇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体会这些重点词汇在文本中的语境。这样既复习了课文又引出了重点词汇,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三)创设情境,进一步拓展词汇用法
【教学片段3】 教师在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后,开始各个击破,逐一深度解析词汇用法。由复习环节里的最后一句话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引出第一个语言点tease:
T: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Laughter is everywhere. Laughter is also popular everywher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occasions when people don’t like laughter.
教师呈现了一个理着某种图案为头型的男孩的图片,图片下方是男孩与“我”的对话:
Boy: My friends tease me about my hair.
I: Don’t get upset; they are only teasing.
Teasing others is by no means a good way to make us happy. What do you do to make yourself happy?
教师顺着上面的话题用一个问题引入下一话题,并出示了一个笑话要求学生朗读,然后给出一个选择题引出第二个语言点:amusing, amuse, amusement, amused。
Question: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joke?
A. Invisible. B. Amusing. C. Technical. D. Previous.
学生很快选出了B。
【分析】 词汇教学应是立体、多元、多维的,教师应该提供多种机会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和体验词汇,并能全面学习和应用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把握和综合应用能力(陈则航、王蔷,2010)。语言点的讲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Z老师在处理语言点时最大的特点是紧扣文本主题意义,然后进一步拓展语境,让学生体会词汇在立体、多元及多维的环境中的用法,加深他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认识。由文本中的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很自然地引入tease,通过一个笑话又很自然地由tease转换到amuse, 每一个语言点之间的转换、过渡都很自然,而且还注意到使其与本课的主题相关,让听课教师感觉这就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丝毫没有勉强、突兀的感觉。
(四)总结提高,设施成果展示和主题升华
【教学片段4】 Z老师在进行了简单的同义句转换和词汇填空练习之后又设计了一个写的任务:
Make up a short passage using at least 3 language points we learned today.
Topic 1: Introduce a classmate or a friend.
Topic 2: Talk about good or bad behavior in our life.
5分钟后,三个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文,教师分别给出了点评,然后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There are a variety of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passage and we have mainly learned 8 of them. I have tried my best to come up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help you learn these key points.
The reason why I show you something amusing is that I want you to gain happiness in learning. Happiness is important but I hope that you will not amuse yourself by teasing others. Think twice before you behave.
Finally, I want to tell you that whatever happens in your life, laugh more and the world will laugh with you!
Let’s stand up for our health!
【分析】 陆巧玲(2001)认为,应尽量在语境中呈现和教授词汇,并辅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反复操练,以便学生能掌握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方法。教师最后用写作作为输出练习,应该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输出方式。教师给出了两个话题,以便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有话可说,而这两个话题也与前面教师讲解语言点时的话题密切关联。要求学生至少用3个所学的词或短语,这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从效果上看,学生的展示很好,有的学生甚至可以用到6-8个所学词汇。教师最后的总结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总结了本课的重点词汇,同时还升华了文本的主题,首尾呼应,相映成辉,完美收官。
五、感悟与思考
(一)输入的方式有效,输出的结果才能令人满意
Swain(1995)基于课堂研究指出,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使用语言的机会来促进对输入的理解,培养正确、流利使用语言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能灵活运用,在输出环节中教师所讲的8个重点词汇以及提醒学生注意的6个次重点词汇,都是经过精心利用文本和创设语境而完成的,并没有脱离文本语境而单纯讲解词汇。这样的输入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最后的输出环节,学生展示的效果非常好。加上教师的完美总结,将所讲重点全部包含在内,保证了输入与输出的一致性,可谓是锦上添花。
(二)教学目标指向能力,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学生记住英语知识更重要。“我们能给予学生最伟大的馈赠之一就是教他们怎样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以及怎样对那些信息进行建构从而获取意义并使之得以成功运用”(Wormeli,2006)。Z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语境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然后去组织语言,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学。教学目标只有指向学生能力的发展,才能培养出会学习的人和有思想的人。
(三)课堂的主体定为学生,教师的主导才能得以体现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转引自李益华,2011)。“导”即教师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多角度阐述、呈现、传授知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和形成能力的目的。“导”是有效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应围绕“学”这个核心,突出一个“导”字,并把导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没有教师适时适度地“导”,学生的“学”就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课堂教学也就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和效益(罗之慧、扈华唯,2012)。Z老师在教学中成功避免了独霸话语权以及把观摩课当成教师的表演课的现象,定位准确,恰到好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导师”。
(四)教学设计紧扣教材文本,语言的提炼才更有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29,49)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了句子和课文,学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词汇的意义与用法,而脱离语境的生词教学方法也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与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最佳机会(宗凤昌、孙绪阳,2012)。本节课Z老师依托文本,围绕笑容这个主题,设置了多个语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学生在欢快的主题思想下,学习了重点词汇。学生以教材为本,教材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提炼语言时要紧扣文本,贴近学生生活而创设语境,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语言点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双重的价值。Z老师在讲解时从开头的引入到最后的结语都紧紧围绕主题,尤其是最后的结语不仅提炼了语言,还升华了主题思想。
六、结语
杨玉晨(2002)认为,词汇量的大小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并不成正比是因为词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因语言场景的不同而变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词汇教学中要给学生输入语言场景,提供各种语境,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的变化体验词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活用词汇,输出顺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考纲,首先依托教材文本语境,然后拓展新的语境让词汇“鲜活”起来,词汇教学语境化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ater, R. 词汇学习中何谓“掌握了一个单词”[J]. 国外外语教学,1999(2).
[2]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In Gass, S. & Madden, C. (Eds.),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5.
[3] Wormeli, R.(著). 池春燕,彭坚(译). 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 陈则航,王蔷. 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3).
[5]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李秉德. 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 李益华. 小学课堂教学常见的低效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7).
[9] 陆巧玲. 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10] 罗之慧,扈华唯.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分析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1).
[11] 杨玉晨. 关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问题[J]. 山东外语学,2002(6).
[12] 宗凤昌,孙绪阳. 基于文本阅读和理解层面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1).
Relying on the Text Situation and Cleverly Refining Language——Based on a language-point classLiu Meilin Hu Yuhong
Abstract: Some phenomena exist in learning English language poi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such as being out of context, ignoring the texts, merely focusing on explanation and despi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which result in students’ memory difficulty and tough outp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 English language point clas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deas that teaching English should rely on the context closely and reefing language points, as well a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nput, improving the output effect, laying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focusing on student-oriented method, breaking the system of teachers’ dignity and respecting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bulary teaching; text; language point; context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9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