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请阿姨煮一顿饭多少钱(请人上门做饭火了)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
每天买菜做饭对年轻人来说
常常是一种奢望
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此前“上门厨师”从湖南火了起来
详情点击此前推送↓
如今这种新职业
火到了上海!
↓↓↓
今年23岁的武晴,是投身“上门做饭”兼职大军中的一员。白天她是企业白领,下班后,她便来到陌生人家的厨房间里,套着围裙做饭。与大多数选择兼职“上门做饭”的年轻人一样,比起赚钱,武晴更看重的是这个“风口”带来的热度、流量以及无限可能。
自从几则上门做饭的新闻火了之后,小红书上有关“上门做饭”的帖子,一夜之间多了起来。仅上海地区,10月25日之后,发帖提供“上门做饭”服务的帖子就有几十条。
“上海上门做菜”、“在职厨师上门做饭”、“江西阿姨上门做饭”、“留学生上门做饭”、“宝妈兼职做饭”……五花八门的帖子中,除了少数年轻人发帖为父母辈寻找工作外,大多数兼职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且男女比例相当。
一名“95”后“上门厨师”喜欢把客户称作“宝子”
这些“上门厨师”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将做饭当成兴趣爱好的普通人,服务时间也不稳定。考虑到交通问题,超过3公里的订单不仅需要另付交通费,还经常会因为距离过远而被拒绝。
因此,不少人对这个模式充满质疑。“(这个)业务本身很有bug(缺陷),首先如果做完之后下单的人觉得难吃那就非常难协调,因为没有第三方介入;其次如果下单的是个奇怪大叔,那上门的人安全就成隐患;再者基本叫这种服务的人家里调味料大概率不齐全,那就很难做好吃……”
但即便如此,这种理性的质疑依然阻挡不了“上门做饭”的火爆。在小红书APP上,“上门做饭”相关帖子收获了许多回复和点赞。许多“上门做饭”博主只发了一个帖子,就能收获上千粉丝,评论区里的回复也异常热烈,许多人表示,自己也想加入其中,成为服务者,或者服务对象。
01
充满争议的报价
围绕着“上门做饭”最大的争议,当属定价。10月26日,一名上海地区的小红书博主发帖,给出了少于4菜88元,交通费、洗碗费另付的报价后,争议随之而来。
有人质疑价格过高,家政阿姨时薪不过40元。对此,上门厨师表示,“其实不挣钱。”
陶屿出生于1997年,在上海从事平面设计工作。11月1日,他发出“上海上门做饭”贴子后,10天内连续接了3单。而每个订单算上来回的路程,都要消磨掉他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陶屿发布的“上门做饭”报价
“其实回报率很低的。”陶屿说,“如果接10道菜的话,一个下午就过去了,至少要四个小时。同样的时长,我做设计可以赚很多钱。”
陶屿发出“上门做饭”的贴子后回应热烈
零散的订单意味着一切都不固定。每一次都是新的地址、新的做饭环境、新的调料和口味需要适应。预定上门服务的人往往并不擅长做饭,家中调料并不齐全,这又再次增加了做饭的难度。
02
被看重的附加价值
不赚钱、危险度高、占用大量时间……不过,尽管“上门做饭”给陶屿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依然甘之若饴。在他看来,比起赚钱,参与到“上门做饭”这项正处于风口的活动,给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
加入“上门做饭”行列之后,陶屿很快发现,相较于普通的美食视频,他“上门给陌生人做饭”的系列视频关注度更高,每一则都能收获不俗的流量。
陶屿更看重“上门做饭”背后的附加值
此外,上门做饭还帮助陶屿积累了人脉。做饭之余,人们总会好奇地询问起他的职业,对于从事平面设计的陶屿来说,多认识一个人,总是多一分好处。
同样是已多次提供“上门做饭”服务的年轻人,1999年出生的湖北女孩武晴(化名)更看重这份工作背后的陪伴感。
作为刚刚毕业的留学生,一个多月前,武晴只身来到上海,寻找合适的工作机遇。白天奔波在实习单位和面试地点之间,晚上她只能回到酒店独自一人点外卖。“我不是为了赚钱,做这个纯粹为了找人陪我聊聊天。”
武晴发布的私房菜食谱
不仅如此,“上门做饭”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就业焦虑。前来咨询的人中,不乏有人向她伸出橄榄枝。有人见她活泼开朗,建议她可以尝试做主播。还有人看重她的留学经历和厨艺,想请她做住家家教,帮忙做家务的同时顺便教孩子英语。
这些善意的邀请让武晴渐渐地打开了思路。她觉得,如果求职不够顺利,创业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03
代厨背后的门槛
自“上门做饭”爆火之后,关于这行是否系“伪风口”的讨论就一直存在。已从事五年“上门代厨”兼职的本帮菜厨师刘大厨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他确实感觉到“上门代厨”的生意越来越火爆,需求越来越旺。但与高需求相对应的是,“上门代厨”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以刘大厨的经历为例,他所服务的对象,大多是一些8人以上的家庭聚会或者朋友宴请。顾客们看重的是“上门代厨”,相较于酒店更干净、更自由,食材的选择更灵活。但对于“上门代厨”的厨师来说,这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准备工作。
“一般我们需要提前三四天准备,因为有些食材是需要提前预定的,当天买是买不到的。有时候一个菜场买不全,还要跑几个菜场。”
刘大厨说,平均每做一次饭,仅是买菜一项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为了能够完成好顾客的订单,即使刘大厨有从业20多年的职业厨师经历,仍需要团队协作。
张要红的“干饭集团”是为数不多尝试将这门生意规模化的组织。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成单效率,她将团队分为了运营部、执行部、外宣部,运营部负责前期的沟通和售后反馈,执行部负责上门做饭,外宣部则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宣传。
数百单下来,她总结出顾客主要分为三类群体:一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吃腻了预制菜和外卖,又不愿下厨做饭;二是有孩子有老人的家庭,没时间做饭;三是偶尔在家宴请的人,有同学聚会、乔迁新居这样的特殊场景需求。
张要红团队为顾客定制的家宴
从厨师的一端来看,上门做饭要想规模化,需要解决人员供应的问题。由于接单是自由的、灵活的,同一个厨师不一定能为顾客持续服务。张要红表示:“比如有顾客特别喜欢某个厨师做的口味,说他的饭孩子吃得很香。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这个厨师每次都能去呀,只能尽量安排。”
目前来说,上门做饭如果想从“一时的热闹”、“个体户的生意”发展成长久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挖掘出更大数量的客户群体,并掌握厨师供应的稳定资源。但作为一种新鲜的社交方式,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或许还会风行一段时间。
坊友们怎么看?
你愿意试试吗?
新闻晨报·周到APP、上观新闻(记者|张益维夏杰艺)
来源: 新闻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