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和福特哪个强(福特v法拉利背后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在本就不多的制作精良、口碑较好的赛车题材电影中,《福特 v 法拉利》绝对是近几年最棒的赛车题材电影,和《极速风流》在车迷心中的地位几乎是平等的。
出于对角色塑造的要求,影片还是在原有的历史真相上做了一些戏剧化的改变,或许对于电影艺术来说这是有必要的。但出于对历史真相的尊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为大家还原出电影中改编的部分。
要聊电影中的改编还是得从故事背景说起。
在那个时代,相比法拉利由于稳坐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而代表着胜利,人们关于福特的想象则更多的是家庭、旅游等场景。因此,福特也想凭借“胜利”的招牌卖出更多的车,于是亨利·福特二世想买下当时处于破产结算阶段的法拉利,他派出谈判小组和法拉利开始谈判收购事宜,当时的法拉利也在和菲亚特谈收购。
1965年勒芒24小时法拉利250 LM夺冠
谈判桌上的细节与美国人眼中的恩佐
关于谈判桌上的一段表演,真实情况是,福特和法拉利的收购事宜进行地很顺利(也有说法是恩佐·法拉利前期答应福特的收购只是为了抬高法拉利品牌的身价),直到最后恩佐注意到合同中有一条是关于福特要收购法拉利赛车部门,恩佐直接火冒三丈,在合同上写下了“不可接受”!并痛骂当时的秘书和在场的亨利·福特二世谈判小组。而电影中的恩佐并未表现出在合同上写下“不可接受”的场景,也并没有表现出该有的意式傲娇怒骂,和《极速风流》中神秘睿智的恩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影片的导演是美国人。
在谈判破裂且遭到法拉利的羞辱之后,亨利·福特二世说出了那句“go to Lemans and beat his ass”。如果想将意大利的赛车巨头赶下勒芒的冠军宝座,没有人比卡罗尔·谢尔比更适合这个任务。
在19世纪50年代,谢尔比还是一名农民时,就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比赛,赢得了当时美国西南部的比赛。1954年,他开始代表阿斯顿·马丁车队参赛;1959年,他终于和副车手Roy Salvadori一起为阿斯顿·马丁车队夺得了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全场冠军。
回到电影中,影片刚开始的一段描绘的就是卡罗尔·谢尔比代表阿斯顿·马丁车队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场景,将勒芒夜战的残酷表露无疑,真实还原当时的赛车车灯在面对黑夜时的无奈以及赛车手心理和身体需要面对的挑战。而且当时的谢尔比还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以这种情况参加比赛更是不可想象。要知道相比现在勒芒每个车组有三名车手,当时每个车组只有两名车手,每个车手要开12小时,这对车手的体能来说绝对是天大的考验。所以不可能每一圈都跑出最佳路线。
前有古人的美国籍勒芒冠军
电影中李·艾科卡还提到谢尔比是当时唯一在勒芒24小时比赛中夺得过冠军的美国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你翻看谢尔比夺冠前一年1958的勒芒比赛赛果时,你会在冠军栏中看到另一位美国车手——Phil Hill,就算在1958年之前还是有其他在勒芒比赛夺冠的美国车手。
1958年勒芒24小时比赛中的Phil Hill
谢尔比在夺得冠军后,由于自身有心脏病的原因,耐力赛和冲刺赛都无法再参加了,于是转行准备自己造赛车。他在1962年成立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叫Shelby American,他专门从英国进口AC两门跑车,并为其换装福特的V8引擎,成就了当时的Shelby Cobra。
另一边的肯·迈尔斯,1918年出生于英格兰,十几岁时他在一家发动机制造公司做学徒,二战开始后,他加入英军,之后还参加了1944年代诺曼底登陆战。二战结束之后,肯·迈尔斯开始参加汽车比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由于历史上没有真实采访肯·迈尔斯的存档视频,所以贝尔只能通过相关人物的口述来揣摩肯到底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口音。
在看到福特的李·艾科卡来找自己的时候,影片中的谢尔比意识到金主福特肯定有大动作,连史蒂夫·麦奎因这样的客户都懒得管了。之后谢尔比联合肯·迈尔斯一起测试福特的勒芒战车,当时他们拿到的原型车是由福特和包括Lola在内的几家赛车团队一起打造的。
被电影改掉的1965勒芒比赛的参赛者
电影中将肯·迈尔斯第一次参加勒芒的时间定在了1966年。其实真实情况是,肯·迈尔斯也参加了1965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最终由于变速箱故障而退赛,这段在电影中直接被切掉。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最后安排三车几乎一起冲线是一次强有力的公关,但肯·迈尔斯也因此丢掉了自己的勒芒冠军。尽管肯·迈尔斯是第一个冲线的,但由于布鲁斯·迈凯伦的赛车起跑位置在肯后面,且距离很远,根据赛车行驶长度计算,迈凯伦的2号福特赛车比肯·迈尔斯的1号福特赛车行驶了更长的距离,最后裁决结果是迈凯伦的2号车夺冠。而我们如今看到的那张三辆车依次冲线的照片其实是在比赛结束之后的摆拍照片,真实情况是三辆几乎同时冲线。
站错车队的比赛车
其实最后在勒芒夺冠的三辆MK II赛车中的1号和2号都是谢尔比美国车队(Shelby American)的,5号属于Holman & Moody车队。电影可能为了突出肯·迈尔斯个人,给观众的错觉是其余两辆赛车为福特厂队,而谢尔比美国车队只有一辆赛车。
剧情需要,矛盾升级
电影为了突出福特企业的利益要求和比赛之间的矛盾冲突,电影中对Lee Beebe的刻画更多的是剧情需要,准确地说是反派角色的需要。而真实的Lee Beebe则在维护福特的赛车部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卡罗尔·谢尔比之间的矛盾也并没有电影中表现的那么激烈。
关于肯·迈尔斯的死
这里再加一段当时流传的阴谋论,肯曾说过:“我宁愿在比赛中死去,也不愿因癌症耗完生命”,1966年的勒芒最终成为肯的最后一场比赛,同年晚些时候,肯在测试福特J型车(之后的福特MK IV)时因赛车失控发生致命事故而离世。对此有一些阴谋论宣称其实肯在那场事故中活了下来。在2003年《Car and Driver》的一篇文章中,他们采访了一位警察同时也是福特赛车的收藏者Fred Jones,他宣称肯·迈尔斯在那场事故中活了下来,并一直在威斯康辛州生活。
关于肯的死,在专门写福特和法拉利的赛车之战的《Go Like Hell》一书中的一段结尾中也给出了不够明确的答案:当时福特的航空航天部门派遣了一个团队来检查事故残骸,汽车在剧烈翻滚之后被撞毁严重,并且在经过火灾之后更加无法辨认,无法推断在事故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无法证明肯·迈尔斯的死。
肯·迈尔斯的儿子最后怎样了
可能还有很多人想知道肯·迈尔斯的儿子皮特·迈尔斯以后的发展。父亲去世的时候皮特·迈尔斯只有14岁,之后他去了父亲的朋友Dick Troutman的汽车改装店工作,在那里待了14年。在1986年皮特又加入了Precision性能公司,慢慢成为了公司的一名机械师。
最后以电影中的一句台词结束今天的文章,那就是肯在1966年勒芒比赛结束时说的那句话:“他们只是为了卖车”,道出了当时赛车手的追求与企业利益之间的鸿沟。尽管该电影有部分剧情是经过改编的,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经典的赛车电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