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拓展阅读民俗)

走进民俗文化适用学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练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拓展阅读民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练习

走进民俗文化

适用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部编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民俗文化、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感悟民俗文化,欣赏民俗文化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发明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

教学难点

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建议】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作为中学生,要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并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导入部分要引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阔的中国大地,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将走进神奇的陕北,进而放眼古今,感受祖国之美。

知识点1 陕北民俗一窥

【教学建议】

陕甘宁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她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进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老区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了解陕北民俗,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

1.闹秧歌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按陕北旧俗,秧歌一般闹到正月十五日之后就应该结束了,但现在有部分农村越闹越上劲,总要闹到正月二三十日之后才收场,此时的家什旧时由“纠首”(轮流差事,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二名,负责一年村内的公共事业),现在由专人来保管,俗称“压家什”。从此一年内除了有特殊情况外,谁也不能随便寻出来乱敲打,这样一年一度红火热闹的新春秧歌就此落下帷幕。

2.唱民歌

陕北民歌流传悠久,影响深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多产生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它的语言朴实,节奏自由,粗矿激昂,奔放豪迈,悠扬动听,旋律简单,生动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心里活动中的诗歌式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加工、整理的一种民间艺术。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反映了陕北人民各个时期心里活动和思想面貌的艺术表现,是黄土高原这个特定地域内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记录,是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直通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处。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唤起人们灵魂深处古老的沉淀,而又有永恒的的感情。

陕北民歌的种类较多,曲调甚广,从形式上讲,有优美抒情的的山歌,深厚宽广的信天游,节奏强烈的劳动歌,流利畅达的小调,流传民间的风俗歌、秧歌、酒曲、榆林小调、二人台及革命歌等;从内容上讲有诉苦的,有爱情的,有歌颂的,是人们中间土生土长的民歌,是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回音。各个时期的民歌都是各个时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陕北民歌人们又称为是“黄土之歌”

陕北——民歌的海洋,民歌的世界。这一曲曲,一声声悠扬动听的的陕北民歌像奔腾的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它不仅经久不衰地在陕北这块神奇的田园中游荡,更会响彻中华大地、整个全球。

3.打腰鼓

腰鼓,鼓框用木质成长圆形,两端小腰部教粗,双面蒙皮,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腰鼓舞之用。

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表演时动作轻松活泼,愉快潇洒,幅度较小;武腰鼓表演时动作雄猛激烈,威状狂欢,幅度较大。

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

咚咚的战鼓声,呜呜的唢呐音。仿佛我们每个人又好像听到那刚劲豪放,地动山摇,耳中不息,催人振奋的腰鼓之声,它讲世世代代地回荡在陕北这块黄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4.吹唢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杆制成。

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旋不散……

吹唢呐着,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上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陕北唢呐不仅吹红了陕北的山山洼洼,村村镇镇,还吹出了省界,吹出了国门。陕北唢呐名扬西欧,震惊中外,先后还为十几部影片和电视剧作了唢呐配音。可见吹唢呐这古老流传下来的民间以后之花不尽在黄土高原上格外娇艳,源远流长,将会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吹红世界的天涯海角。

5.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也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首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者故事人物,贴在窗户或者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的作为礼品装饰或者刺绣花样之用。

陕北剪纸有着独特的传统风味,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陕北有不少的美术家对民间的剪纸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和介绍,使之有了更进一步新的发展。陕北剪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有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了大奖。安塞剪纸并集成大型画册,深受外宾的欢迎,1993年该县被国家文化部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6.耍龙舞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源于皇帝时期,传说当时有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

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舞龙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盘旋欢贯,一会儿猛冲直插,灵活奇巧,善于变幻,好似波翻浪涌,整个场面气势雄伟,热闹非凡,深受人们的喜欢。

知识点2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建议】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其形成基本与原始信仰、祭祀神灵与祖先、天文历法、物候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1.春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春节起源: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相关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相关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孟浩然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唐)范成大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北宋)苏轼

2.元宵节

日期: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

风俗习惯: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相关传说: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相关诗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清)姚元之《咏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清明节

日期: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习俗是指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的祭奠先人的习惯风俗。每当清明节将要来临之时,家家户户便会准备好祭祖所需的食材,以表示对先祖的感怀之心。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除了祭祖这个重要的环节,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习俗,如踏青、扫墓、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相关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唐)宋之问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宋)王禹

4.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由古越人干支历午月午日龙图腾祭演变而来。

民俗习惯:①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②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另外还有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习俗。

端午节起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相关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5.中秋节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关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唐)杜甫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

6.重阳节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习俗: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相关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宋)李清照《醉花阴》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知识点3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教学建议】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增强民族凝聚力。

1.彝族: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走向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种种民俗事象的考察中发见到这个节日“祭火”的信仰观念与文化内核。

2.藏族:

观花节: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藏族礼仪: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怫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能使回赠的哈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静的地方。

3.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现在,傣家的竹楼已发生很大变化,多数竹楼已改为木楼或竹木结构的楼房,茅草盖顶已改为木板盖顶或瓦顶;掌房周围也要装木栏干,可以凭栏眺望小园幽径,楼房开玻璃窗,悬挂美丽的窗帘给古老的竹楼抹上了现代的色彩,又别有一番情趣

4.蒙古族: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配挂荷包、蒙古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为壁和伞形顶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顶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每年七八月,内蒙古的牧民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每逢这种传统的盛会。平时宁静的草原便顿时热闹起来。惊险动人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和表演使人一饱眼福。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三、例题精讲二、知识讲解

【教学建议】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或与学生互动练习。

例题1

【题干】班里组织了一次“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到民间去采风,关注平常我们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我们惊奇地发现,民间的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我承担的任务是收民歌、讲故事、谈习俗。我的学习成果是:

【收民歌】民间有很多优美的民歌,我收集到的最著名的两首民歌是(写出歌名):

【讲故事】民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收集到的一个故事是(写出梗概):

【答案】民歌示例:《茉莉花》《乌苏里船歌》凡是民歌均可

民间故事示例:《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稂东人,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药”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民间故事、民间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民风民情。

例题2

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题干】1.活动一诗词集锦

请同学们根据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古诗词句。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活动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写清明节的诗句举例: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3.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写中秋节的诗句举例: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3.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题干】2.活动二:节日探源

端午节快到了,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活动二: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原因: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解析】材料二反映出的是一种不重视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洋节”越来越受宠,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①西方文化的影响。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媒体宣传不够④多元的审美价值观。⑤商家的炒作等

【题干】3.活动三:端午采风

请你写出你家乡过端午节有些什么习俗,为什么?

【答案】活动三: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②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有在家门口挂菖蒲、蒿草、艾叶习俗,是为了驱除瘟疫。

③还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毒虫、消毒等。

【解析】结合自己家乡端午节的习俗进行回答,要谈出民俗文化。

四 、课堂运用

【教学建议】

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再用练习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3个难度层次:易,中,难。

基础

【题干】今天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陕北的民俗,那么你的家乡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试着用简短的语言叙述一个有关家乡的风俗文化吧。

【答案】示例:二人转,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解析】结合自己家乡的习俗进行回答,要谈出民俗文化的特点。

巩固

【题干】

过中华节日,品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诗,你想对他说:“ 。”(50字左右)

【答案】1.示例:月圆中秋,家家团圆吃月饼

2.示例:弟弟,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能拉近我们的距离,让我们的家庭更温馨。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别再玩手机了。

【解析】1.仿写句子要从句子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三方面进行仿写。例句先用四字短语提出节日和与节日有关的事物,后一句写节日习俗,由四字短语与三字短语组成。

2.劝诫要和节日团聚与亲情的关联入手。句子流畅、简洁、准确即可。

拔高

班上开展“到民间采风去”活动,你作为班级一员,请和同学一起完成以下活动。

【题干】1.班上同学通过走上街头发现,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似乎以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为荣,他们甚至认为,过西方的节日能够让他们看起来“更洋气”“更有面子”,为此,班里同学围绕着“你是否支持过西方节日”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你也参与其中,并支持“中国人不应过西方节日”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节日都有着它们的文化背景,西方节日植根于西方文化,他们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生活。

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自己的节日底蕴深厚,最能表现中国人的情感。

③热衷于过西方节日不但不是“更洋气”、“有面子”的表现,他反而说明这种人的浅薄和无知。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就应该过自己的节日,而不要去盲目跟风过所谓的洋节。

【解析】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题干】2.下面是一副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的上联,请补写出跟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的下联。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

【答案】例如:八月十五果飘香

【解析】跟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很容易想到八月十五,且八月是一个瓜果成熟的季节,比较容易对出下联。要注意对联的特点。

【题干】3.你在南湖公园、抱石公园等地看到有一些戏台班子在演唱传统戏曲,但仔细观察发现,,观众中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你从中似乎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危机,你想向有关部门提几条让传统文化走出危机的好点子,那就拿出笔把它写出来吧!(至少提两条)

【答案】①有关部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

②在学校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如可在学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兴趣班。

③在传统文化中加入一些适合现代生活,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时尚元素等。

【解析】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课堂小结

【教学建议】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针对这节课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复习提问等,以达到让学生课上掌握的目的,同时可以对下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铺垫,以体现出本节课内容与下节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陕北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又学习了关于中华民族节日风俗的知识,其实,这些知识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到民间去“采风”,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拓展延伸

【教学建议】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掌握好的同学可以适当的布置难度大一些的作业,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以基础题和巩固题目为主,但是一定要控制作业的数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不要超过5题,这样学生才能保证做题的质量。

基础

【题干】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解析】此题让写一则公益广告,目的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其写法与写“标语”相似,要求也与写“标语”相仿。不可忽视此题含有修辞手法的要求。

巩固

【题干】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在树上荡秋千,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到小河流里捉青蛙等等,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体现自身民俗文化特点。

答案】1.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乘兴而来,城市农村架文明桥梁;尽兴体验,农家乐园展风俗文化。

解析】1.要注意用恰当的语言指出他们的问题,语言要委婉、文明。

2.标语要内容明确,表述清晰,符合题干要求。

拔高

题干】 1.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

【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

凡,魅力永恒。 

【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

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

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部,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六】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七】 。

活动二:整理材料

前六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只填序号)。

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1:

结论2:

【答案】活动一:示例: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活动二:历史文化。 245

活动三:结论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结论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

【解析】民俗文化的学习要有实践性,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处理问题。题中活动一考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活动二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活动三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教学反思

建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综合性学习更要求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本节课对民俗文化的梳理,希望能够增加学生对风俗文化的了解,同时,提升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