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观念和感悟(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小时候不爱吃粗粮,夹菜时也总喜欢在盘子里挑肉吃,少不了被父母教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反正此话一出,粗粮硬着头皮也得往下咽,菜也不敢挑挑捡捡了,只能吃盘子靠自己这一侧的。民以食为天,食品健康、食品安全永远是人们喜欢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是现代,即使先秦时期也一样。《论语.乡党篇》记载了很多孔子关于饮食礼仪与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孔子不仅对饮食礼仪进行了规范,其中还涵盖了饮食健康、饮食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在儒家文化成为主流后,不能不说这些内容对于全民饮食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是饮食健康问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涉及饮食健康的话。食在此处是粮食的意思,“精”则是指舂得精细。脍的读音为kuài,是指切细的鱼或肉。宋朱熹夫子认为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大概在他看来,如此这般对人身体好!一看就知道是个从没做过饭,只知道读书的主儿。对于这两句话我赞同近现代钱穆先生的解释,“吃饭不因饭米精便多吃了。食肉不因脍的细便多食了”,“不厌”在这里应该是“不饱食”的意思。而且“精”与“细”还包含了制作精细的意思。不能见了好吃的就玩命吃。想想小时候的事,不学习真可怕,粗粮也吃了,肉也没敢挑,还把这两句话的意思没搞对。
第二是饮食安全问题:
《论语》中对于食品安全是重点强调的,首先是“食饐而餲,但馁而肉败”,饐字读音为yì,食物放置时间长了的意思;餲读音为ài,变味了的意思;馁读音为něi,鱼不新鲜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鱼烂曰馁。肉腐曰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接着“色恶,不食”, 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臭恶,不食”, 食物变味了,不吃。“失饪,不食”, 烹调不当,主要是指没煮熟,不吃。现代人对于这些内容很好理解,不论是从饮食卫生的角度还是人体健康的角度,都很好解释。但是从古人们的可接受程度讲恐怕很少有人能理解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礼仪规范的角度加以约束,从有文化的人延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也存在上行下效的布局安排。
其次“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两句也应该从饮食安全的角度去解读,也许会有人说,不对吧,这明明是祭祀礼仪的问题吧。解释一下,助祭于君主,都能分到赐肉,叫作胙肉。由于天子或诸侯的祭祀,第一天结束后不算结束,第二天还要继续,叫作绎祭,所以第一天是不能拿肉回家的,绎祭完毕后才开始颁赐,所以胙肉拿回家时间比较长了,都两天了,如果再过一夜,放到第二天估计都有味了,就没办法吃了。“祭肉不出三日”中所说的祭肉一般认为是家祭分到的胙肉,很明确放置时间不能超过三日,否则肉可能就坏了,所以不能吃了。
第三是饮食必须考虑时令的问题: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蔬菜大棚的普及让时令蔬菜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其实自古我们就有“不时,不食”的讲究,这也是《论语》中的内容。意思很简单,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古人是比较讲究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一方面当时的条件有限,人们只能随时令而食;另一方面,很多食材都有很强有季节性,“冬鲫夏鲤,秋鲈霜蟹”都是最肥美的季节。还有,中医还讲究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与季节变化、应季饮食密切相关,所以从健康饮食的角度看也应该不时不食。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不时不食完全没有了外在条件的制约,但是适当的讲究一些传统习俗,也许能让我们更多的体会一下古代文化历史的美好和记忆。
第四是怎么吃同样也很重要:
孔夫子教导我们“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不撤姜食,不多食”都是关于正确的饮食方式的话。
“割不正,不食”,朱熹夫子对于这句话认为是切的不方正就不吃,唉,怎么说呢,没做过饭,不至于没吃过饭,脑补一个画面,朱熹夫子手拿一包子无从下嘴,这玩意正还是不正呢?其实了解现在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都知道,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类似的习惯,大块的肉煮熟后,怎样分,什么部位的肉先呈给谁都有一定的讲究,如果乱分则会被认为是很失礼的行为。既然失礼,怎么能吃呢?
“不得其酱,不食”,不同的食物蘸不同的酱,没有相配的酱,不吃。这一点很好理解,应该就是和现在吃生鱼片一定是蘸芥末酱差不多吧,你总不至于吃生鱼片去蘸甜面酱。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要以谷物为主,不能让吃肉的量超过吃谷物的量。是不是和现在一些健康饮食的讲法差不多。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菜是用来下饭的,最起码三口饭才能吃一口菜。但是我现在在饭桌上告诉儿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吃菜!”。
“不撤姜食,不多食”是我一直不能接受的,按朱熹的解释姜能通神明,也就是让人神清气明的意思,还能除秽恶,所以不管吃什么,都应该配上姜,但任何东西都不可过,故不可多食。钱穆先生认为姜由于其味道可以去疲倦,其作用与现如今的茶、咖啡相近。由于我个人不太喜欢吃姜,所以无法想象平时吃完饭了,独独把姜留下,还能直接干嚼吗?
最后就是饮食中涉及的礼仪问题:
“食不语,寝不言”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了,从小父辈就用这句话教育我们,孔子之所以这样要求一是因为做事必须专心一致,即使是吃饭或睡觉也一样;二是因为吃饭时说话容易噎着,睡觉说梦话不仅影响别人,也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
关于饮酒的问题,孔子告诫我们“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是为了大家聚会活跃气氛,应该没有严格的限量,这样才能让参与聚会的众人尽兴而归,但是必须以不喝醉为底限,免得出现醉酒闹事的情况。不仅要考虑健康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同样很重要!如果再牵扯出来感情问题,就——。
中国人对于先祖的尊敬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饮食礼仪上同样有相关的内容,《论语》中就有“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句话,意思就是虽然是粗饭,菜汤,瓜类,临食前也要祭祀,而且必须有敬意。
以上内容都集中在《论语.乡党篇》中,其原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但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整体解释一下,吃饭不因饭米精细便多吃了。吃肉或鱼也不会因切的细至便多食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分割的不合规,不吃。酱料不配,不吃。肉就是多,也不能吃得超过主食。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失礼。一夜做得的酒,外面街市上卖的肉干,都不吃。吃完了,姜碟仍留着不撤,但亦不多吃。若赴公家助祭,所得祭肉不过夜,便分颁于人了。自己家里的祭肉,不出三天,也必吃完分完,过了三天,便不吃了。吃饭和睡觉时都不说话。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就像斋戒一样虔诚恭敬。
孔子对饮食的要求即使是从今天健康卫生的角度大多数也非常有道理。当时的这些要求虽然是以礼的形式提出的,但是对于人们的健康安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机理,但这种生活知识通过礼得以代代相传却是一件好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