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神经损伤症(每日一学临床)

考点一 头皮损伤1.头皮解剖 颅盖的软组织分为:皮肤层、皮下组织层、帽状腱膜、腱膜下层、骨膜层和骨膜下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脑神经损伤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脑神经损伤症(每日一学临床)

大脑神经损伤症

第四章 颅脑损伤

考点一 头皮损伤

1.头皮解剖 颅盖的软组织分为:皮肤层、皮下组织层、帽状腱膜、腱膜下层、骨膜层和骨膜下层

2.头皮损伤的分类

(1)头皮血肿。

(2)头皮裂伤。


考点二 颅骨骨折

分为线形骨折和凹陷骨折。

1.颅骨线形骨折

(1)诊断X线光片或CT可确诊。

(2)治疗 凹陷骨折手术指征:

1)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导致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应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2)因骨折片压迫脑部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应行骨折片恢复或去除手术

3)非功能部位小面积凹陷骨折,无颅内压增高,深度超过1cm,为相对适应证。

4)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未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即使陷入较深也不宜手术,必须手术时,术前术中做好大出血准备。

5)开放性骨折。

2.颅底骨折

(1)临床诊断 颅底部的线形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

(2)颅底骨折的处理 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别治疗,着重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考点三 颅内血肿

1.硬脑膜外血肿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 局部有伤痕、颅骨X线片有骨折,尤其是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者。

2)意识障碍典型临床表现有中间清醒期,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后清醒,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昏迷。首次昏迷是因脑震荡,再次昏迷是颅内血肿进行性压迫造成。

3)瞳孔改变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对光反应迟钝,随即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瞳孔随之扩大。

4)锥体束征血肿对侧肢体偏瘫,进行性加重,脑疝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5)生命体征 常为进行性血压增高,心率减慢和体温升高,呼吸抑制。

6)CT表现 为颅骨与脑表面的凸透镜形高密度占位

7)颅内压增高。

2.硬脑膜下血肿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单纯性为桥静脉损伤,较少见;复合性可为脑挫裂伤所致皮层动脉破裂,或由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入硬脑膜下。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

临床表现①有慢性颅内高压症状;②脑受压征;③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

3.颅内血肿的CT、MRI表现

(1)硬膜外血肿 颅骨下的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常合并颅骨骨折。

(2)硬膜下血肿多为新月形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影,位于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多伴有脑挫伤。

(3)慢性硬膜下血肿 多为颅骨内板下低密度新月形或半月形影,CT强化可见包膜。

(4)脑内血肿在脑挫裂伤灶附近或脑白质内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其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

(5)脑室出血和血肿 脑室内有高密度凝血块影或脑室内脑脊液密度不同,额角密度低,枕角密度高,可伴脑室扩大。

4.颅内血肿治疗

手术指征①伤后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意识进行性恶化等;②虽经妥善的保守治疗后病情仍旧恶化,甚至出现脑疝者;③颅内压>2.7kPa(270mmH2O);④CT表现为血肿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小脑幕上血肿体积>40ml,小脑幕下血肿体积>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10m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