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燕王卢绾后代(秦汉第一任太尉)
太尉,是秦汉时期武官中的最高职位。
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虽然后世一般都将秦汉之时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共同称之为三公,但其实一开始能够同时以金印紫绶任职的就只有丞相与太尉。
其中丞相是“助理万机”,而太尉则是“掌武事”。
又因为太尉“掌武事”的缘故,所以虽然这是武官中的最高职位,但在秦汉之时却并不是一个常设职位,甚至于很长时候都没有人任职。正如在史书中虽然记载太尉职位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但事实上目前并没有发现秦始皇时期有人担任过这个职务。
而在历史上,真正明确记载为秦汉之时的第一任太尉,便是汉初名臣卢绾。
正如《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记载:
高皇帝二年:太尉长安侯卢绾。
这里的“高皇帝二年”,是指的汉二年。而“太尉长安侯卢绾”,则是指的长安侯卢绾担任太尉一职。
所以说,卢绾才是秦汉时期第一个真正被史书明确记载为担任太尉的人。
另外在史书中虽然也曾有记录过“(刘邦)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但这里的韩太尉只是作为刘邦派遣去征服韩国的一支军队,算是汉国的仆从军,并且也是在汉二年之后。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卢绾仍然是秦汉时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位太尉。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卢绾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他可以担任这秦汉第一任太尉呢?
在名将辈出的秦末楚汉时代里,卢绾确实并不是其中最优秀的将领,但卢绾的这个太尉,却也是真正为当时之人所认可的。
正如后来汉高祖刘邦想要封赐卢绾为王时,当时的汉臣们是这样评价卢绾的:
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汉书·卢绾传》
这里的一句“功最多”,便说明了当时人对于卢绾功绩的肯定。
所以太史公才会亲自为卢绾列传,并明确说明卢绾在楚汉时期的功绩:
楚、汉相距巩、洛,而韩信为填颍川,卢绾绝籍粮饷。作《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里太史公是将(韩王)韩信与卢绾合为一传,并明确说明在楚汉相争之时,卢绾做到了“绝籍粮饷”,也就是断绝项羽军队的粮草供应,因此才为他列传记载。
通过当时之人的评价,以及太史公的描述,相信大家对于卢绾此人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下面就让我们真正走入卢绾的过往人生中,来体味一下这位秦汉第一任太尉的宦海沉浮。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史记·卢绾列传》
这里的丰,便是丰邑,在秦时为“乡”级行政单位,属泗水郡沛县下辖。
而“与高祖同里”,便说明卢绾也是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显然这里的记载至少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卢绾和刘邦为同乡同里之人。
再从史书中记载的“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中可以知道,卢绾的父辈和刘邦的父辈不仅相熟,而且关系非常亲密。
之后,卢绾与刘邦又在同日出生。
可以说,这样的巧合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极为少见的。毕竟在父辈关系已经如此亲密的情况下,他们二位又能同时出生,不得不说确实有一种应运而生的感觉。
因此在父辈的影响下,再加上这二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便注定了他们从小就会产生出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
用史书中的话说就是“俱学书,又相爱也”,他们二人同时开始学习文化,互相之间又是非常亲密。
其实怎么说呢,纵然是有父辈的影响,但他们二人如果不是真正的志趣相投,也很难会有这般亲密的关系。以至于当刘邦因为“吏事”要躲避官府抓捕的时候,卢绾居然敢于“随(刘邦)出入上下”,完全不顾忌个人安危。因此这种几乎是过命的关系,便注定了他们二人在之后的人生中,就会如同左右手一般协力前进,很难会因为一些困苦而放弃彼此。
所以当刘邦于沛县起义之后,卢绾便“以客从”,顺理成章的加入到了刘邦的麾下。
而在那个战争不断的年代里,自然是会遇到很多意外的。那么当刘邦遇到各种危机的时候,试问他会更相信谁呢?纵然有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这样的人跟随,但或许刘邦更信任的还是那位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卢绾吧。
在一般的励志故事中,总会看到这种情况,那就是当主角的能力和地位不断提升的时候,曾经围绕在主角身边的亲密伙伴就会因为无法跟上主角的脚步而被疏远。
但在刘邦和卢绾的故事中,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相反的是,随着刘邦的能力越来越强之后,卢绾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甚至于不但没有拖累刘邦,反而成为了刘邦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所以当刘邦成为汉王之后,卢绾便如同史书中记载的“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接着到汉二年,卢绾便顺利的当上了汉军中的最高武官,太尉。
而在当上太尉之后的卢绾,又是如何与已经成为诸侯王的刘邦相处呢?
史书中用了这么一段非常细致的描述: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史记·卢绾列传》
在刘邦率领大军与项羽作战期间,卢绾则是以太尉的身份一直追随在刘邦身边,并可以任意出入刘邦的卧房。以至于史家都明确的记载道,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论和刘邦的亲密关系也是不如卢绾的。
从以上内容至少能够看出一点,那就是汉王刘邦对于卢绾这位汉政权的最高武官报以极大的信任。
是啊,如果不是这般的信任,刘邦又何以敢用卢绾为太尉呢?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难道卢绾当太尉就只是一个摆设吗?毕竟当时身处乱世,如大将军韩信都率军出征了,而卢绾这位汉政权的最高武官就要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吗?
虽然从战争指挥的角度来说,太尉作为汉军的最高统帅之一,确实应该在刘邦身边。
但是从汉三年的楚汉战争的战况来看,很显然在刘邦身边的太尉卢绾并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作用。
正如史书中曾对那段时间发生的事进行的记录:
六月,羽已破走彭越,闻汉复军成皋,乃引兵西拔荥阳城,生得周苛。羽亨周苛,并杀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汉书·高帝纪》
当时是汉三年六月,项羽先是率军向东击破彭越军,接着又向西攻破荥阳城,并一举活捉了汉政权中的三号人物御史大夫周苛。其实按照史书中的记载,荥阳一战中汉军损失的不仅仅是周苛这位领袖人物,还有诸如孙赤等征战多年的大将也在此战中被楚军活捉了。
所以有人曾对荥阳之战中汉军的惨败做过这样一个论断,那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西楚一举将汉政权中近乎三分之一的领导人物给歼灭了。
接着之后项羽又率军向西进攻成皋,期间不仅活捉了韩王韩信,还差点连刘邦也活捉了。
从史书中记载的“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就能看出,当时的刘邦是有多么狼狈,几乎是落荒而逃。
因此在七月刘邦去赵国,收回大将军韩信的军队后,便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击败项羽?
因此在八月,刘邦便听从郎中郑忠的建议,决心换一种方式对楚作战。
那就是在荥阳战场和北方诸侯战场外,另外新开辟一个战场,从而进一步牵制项羽的军队。
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汉书·高帝纪》
如上所述,新的战场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敌后作战。
虽然一直以来在敌后作战的都是彭越,但之前彭越的失败便证明了,仅仅靠彭越是无法真正破坏掉西楚后方的。毕竟彭越是别国诸侯,他也不可能真正为了汉军的胜利去尽力拼搏的。
因此在当时,刘邦只能重新派遣一只远征军,深入西楚后方展开作战,从而真正完成破坏西楚后方的重要任务。
但是对于当时的楚汉总体情况而言,尤其是在汉军刚刚惨败于荥阳的情况下,如果在那时派遣一支军队前去西楚后方作战,很显然是九死一生的。毕竟一旦进入敌后作战,就注定了这支军队不会有援兵,也不会有补给,更不可能得到地方的支持,只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存活。
所以对于派谁去领导这支远征军,相信对于当时的刘邦而言应该是一个很难的抉择。毕竟这样的将领一则要有足够的威望,二则是要有足够的军事指挥才能,三则就是要对汉政权有着绝对的忠心,否则这支军队即使能在西楚后方存活下去,也会成为第二个彭越,无法真正完成敌后作战的重要使命。
于是,太尉卢绾便是当仁不让了。
虽然在史书中并没有记录刘邦当时的抉择,但从当时刘邦麾下的将领人选来看,也就只有卢绾最合适了。一则卢绾是太尉,威望什么的自然不用说,足以震慑彭越;二则卢绾长期跟随刘邦作战,指挥才能定然是不错的;三则卢绾是不可能背叛汉政权的。
所以史书中便很自然的记载道,汉三年八月,太尉卢绾和将军刘贾率领两万人的军队,渡过白马津,直插西楚腹地。
这里的将军刘贾,是刘邦家族旁系的一名子弟,其人能力也是非常杰出,算是刘邦家族中少有的能堪大用之人。因此刘邦同时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卢绾和自己的族弟去领导这支军队,便说明了刘邦也算是破釜沉舟了。毕竟他已经将自己最亲近的得力助手都派出去了,如果还是失败了,那便将再无胜利的可能了。
对于这场影响深远的对楚敌后作战,史书中只是简单的用了一句“佐彭越烧楚积聚,复击破楚军燕郭西,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来描述,所以历来不为人所知。
甚至因为史书中记载的“佐彭越”三字,便让很多人误以为卢绾领导的这支军队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毕竟他只是辅佐彭越。
但试问之前的彭越又是如何被项羽军给击破的呢?何以卢绾军一到,彭越便能打出如此辉煌的战果呢?
再结合太史公对卢绾功绩所总结的“绝籍粮饷”,便可以断定,那场对楚敌后作战中卢绾的贡献应该是非常突出的。
只是可惜了,因为当时参与这场对楚敌后作战的主要将领在之后都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权势,所以关于这场对楚敌后作战更具体的内容,史家也无能记载更多了。
目前对于这场敌后作战能够知道的就是,从汉三年末到汉五年初差不多整整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卢绾军不仅顺利完成了断绝西楚主力粮草供应的战略目标,还有惊无险的走了出来。
到汉五年初,随着项羽败亡,卢绾便又带着这支军队南下,进攻当时仅存的一个还在反抗汉军的临江国。
汉五年,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七月还。《史记·卢绾列传》
如果说敌后作战是卢绾这一生经历的最为惨烈和艰难的战斗,毕竟面对的是最强的西楚军队,那么之后的这场临江国之战,就可以说是非常轻松了。
不过数月的时间,卢绾军便成功击破临江军,活捉临江王共尉。
然而还没有等卢绾休息,紧随其后的便又是一场新的战斗。
原来刚刚被封赐为燕王的臧荼因为率军进入代地的缘故,被皇帝刘邦定性为了谋反,于是随即便又令还没有修整的卢绾军迅速北上,进行攻燕之战。
很显然,连西楚都挡不住的卢绾军,又岂是一个燕国能够挡得住的,所以在卢绾的功绩簿上便又填上了这么一笔:
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史记·卢绾列传》
到这场战争结束,则已经是汉六年了。
从汉三年末到汉六年,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卢绾虽然是汉政权中的最高武官,却单独率领一支军队参与作战。从深入西楚腹地打最艰难的敌后战,到南征临江国,以及最后的北讨燕国,可以说卢绾能够取得这一系列胜利,都能说明其人的军事才华确实很卓越,也许还比不上项羽、韩信等人,但卢绾也用他的赫赫战功证明了他的能力。
那么到这时的卢绾,刘邦又该如何奖赏他呢?
封列侯吗?卢绾已经是长安侯了,所以除了长安之外还能怎么封呢?
加官爵吗?卢绾也已经是汉军中的最高武官了,所以除了转丞相外还能怎么加呢?
因此不得不说,这时的卢绾确实已经到了一种封无可封的境地了。
所以在史书中便很巧妙的记录了刘邦当时的心思,那就是在灭掉燕王臧荼后,刘邦“欲王卢绾”,也就是想封卢绾为燕王。
然而因为“群臣觖望”的原因,刘邦担心群臣们不同意,所以便下诏书,让群臣们自己去选举。
欲王绾,为群臣觖望。及虏觖望。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上乃立绾为燕王。诸侯得幸莫如燕王者。《汉书·卢绾传》
接着诡异的一幕便出现了,刘邦自己都担心群臣们不同意,然后群臣们居然就因为刘邦“欲王绾”,便主动上书为卢绾请封燕王。
并且群臣们为刘邦请封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卢绾“功最多”,所以卢绾“可王”。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刘邦真的对卢绾没信心吗?还是说刘邦对群臣们的看法确实不了解?
以至于会发生这样的偏差,刘邦前面还担心群臣不同意,结果群臣们居然全票通过。
所以便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那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刘邦想封卢绾为燕王,其实不仅仅只是为了嘉奖卢绾,而是因为封卢绾为燕王确实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汉政权自建立以来,武官中除了将军职务外,最高的就是太尉和大将军了。
而在楚汉时期比较巧合的是,汉军的三大主要战场中,除了荥阳战场是刘邦负责外,另外的两大战场中大将军韩信负责北方诸侯战场,而太尉卢绾则是负责敌后战场。之后的更巧的是,在大将军韩信与太尉卢绾封王后,汉政权之后的几年里都没有任何人能担任太尉和大将军。
也就是之后刘邦晚年才又将周勃提升为了太尉,但这时的太尉和战乱时期的第一任太尉能是一回事吗?
因此当时刘邦想封卢绾为燕王,究竟是单纯为了封赏卢绾呢,还是要通过明升暗降之法褫夺卢绾军权呢?
的确,刘邦曾经是非常信任卢绾,但汉帝国建立之时的刘邦和卢绾还是曾经的他们吗?一个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个是有着灭国之功的最高武官。
若卢绾一直就只是刘邦身边的一个亲随也就罢了,但那时的卢绾历经数年血战,其麾下更是有着一批能够对其效死力的嫡系部属,正如卢绾叛逃东胡时也有着数千人愿意抛家舍业的追随他。
所以面对这样的卢绾,刘邦又怎么可能还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呢?
并且更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的天下已经基本太平了,连大将军韩信都放弃军权去当诸侯王了,那么卢绾这位汉初的第一任太尉还有必要继续当下去吗?
而如果刘邦真的不封卢绾为王,那么刘邦就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去除卢绾的太尉之职。之后的周勃仅仅是当一个被架空的太尉都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拿到兵符后调动北军发动兵变,若是再让卢绾当个十几年的太尉,那恐怕到时候就会引发更大的问题了。
当然了,也不一定就是卢绾彻底倾覆汉帝国,但至少也会存在比吕氏夺权更大的危机。
至于能不能让其他人制衡卢绾,自然是可以的,但请问该怎么制衡?除了刘邦之外谁又能制衡的了太尉卢绾呢?
哪怕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郡守,都是要隔一段时间就换人的,更何况是位居中枢执掌全国军权的太尉了?若是稍微处理不好,便是一场无法想象的叛乱。
再看看萧何,即使是从未掌握兵权,后来不也是有着一个都尉亲自带兵护卫着他吗?说好听点这是为了保护萧何,可到底是保护还是监护,谁又能拿的准呢?
萧何都如此,那留在长安的卢绾谁又敢管呢?毕竟都尉也是隶属于太尉管辖的,自己手下的人管自己,这怎么可能?再说汉政权从建立之初的太尉和后来那种直接提升为太尉的人能一样吗?
而且那时的刘邦和卢绾也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人了,他们的地位注定了他们的背后都是有着一群人在支持的,所以他们的行为也很难再受到曾经的情谊左右了,毕竟这是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并不是演义故事。
所以当时刘邦应该是假意让群臣推举,然后群臣就实话实说的推举卢绾为燕王,如此卢绾即使想推脱也是很难的,到时候刘邦便能顺理成章的封赏刘邦为燕王了。
因此卢绾顺利去燕国当王,成为一方之主;而刘邦则是顺利收回太尉职务,并全面掌握军权,这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政治斗争历来都是无比的残酷,而像刘邦和卢绾这样曾经的挚友,在功成之后还能以如此温和的方式共享胜利果实,也算是非常少见了。
而后的数年里,已经成为诸侯王的卢绾便和皇帝刘邦继续保持这般亲密的关系,所以史书中便也记载了“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这般温情的文字。
只是可惜后来的局势发展太快了,导致最终他们还是反目了。
虽然在汉高帝十一年爆发的陈豨叛乱中,燕王卢绾依旧是尽力协助汉军平叛,但是因为紧随其后的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叛乱,让汉军清剿异姓诸侯王的方针彻底摆上了明面。
短短不到数年,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接连被杀,再加上之前被废的楚王韩信和赵王张敖,以及反叛逃往匈奴的韩王韩信,当时仅存的异姓诸侯王中便就只剩下长沙王吴臣和燕王卢绾了。其中的长沙王因为比邻南越,并且该国内部设置了大量汉帝国封侯,因此当时完全不受汉庭控制的就只有燕王卢绾一人了。
所以一切问题便又都指向了燕王卢绾,尽管燕王卢绾是这期间汉军平叛时最得力的助手,但毕竟他们之间是存在根本分歧的,因此终究还是无法共存的。
不过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刘邦时日不多了,在之前平叛淮南王英布叛乱时刘邦身中一箭,导致伤情过于严重。所以这时的刘邦其实已经差不多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了,所以很多问题他已经很难再有精力弄清楚了。
因此当刘邦派去查看燕国问题的人们回来报告说燕王卢绾的问题时,再加上燕王卢绾又是一味的“称病”不来长安,所以刘邦再也等不了了,便以一句“卢绾果反矣”彻底结束了他和卢绾长达数十年的情谊。
之后,刘邦便令樊哙率领北境主力全面进攻燕国。
面对汉帝国的二十万虎狼之师,卢绾深知不敌,便主动率领一部分军队北退到长城一线以避锋芒。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史记·卢绾列传》
其实当时的卢绾并没有反,他也清楚刘邦病重,所以准备等到刘邦病情好转后,亲自去见刘邦。
到这里也能看出,卢绾自始至终信任的人只有刘邦,他之所以逃是因为他不信任刘邦的继承者,所以只要刘邦病情好转,他就不会叛逃。
只是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
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史记·卢绾列传》
汉高帝十二年四月,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同月,卢绾率众逃入东胡境内,之后被匈奴人封为了东胡卢王。
应该说,卢绾自始至终都没有真的反叛,只是可惜当时因为刘邦病重,导致无法判别真伪。再从卢绾当时的行动来看,恐怕此次诛杀卢绾并不仅仅是刘邦的意思,而是其他人想要卢绾死。
正如卢绾曾对他的宠臣说过这样一番话:“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从这段话中就能看到,卢绾更忌惮的人其实还是吕后。而当时领兵征讨燕国的正是吕后的妹夫樊哙,因此很多问题就很明显了。
虽然之后刘邦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急令陈平与周勃持符节去诛杀樊哙,但最终因为刘邦的病逝,一切还是无法挽回了。
而卢绾虽然逃去了东胡,但因为经常受到蛮夷的攻击,所以他最后的日子也是过的很艰难。因此史书中说那时的卢绾“常思复归”,但可惜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之后没过几年,卢绾便病逝了,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卢绾最后的病逝时间。
一代名臣,就此终结。
纵观卢绾的一生,从底层布衣到一国最高武官,再从一国诸侯到惨死他乡,他也算是历尽了人世间的荣辱。
虽然后世往往都将卢绾的成功全部建立在刘邦身上,但正如他们二人如同孪生兄弟一般从一起出生,到一起成长,再到一同共事,最终一同功成名就,他们谁成就了谁,又有谁能真的分清楚呢?
固然刘邦的能力更卓越一点,但试问卢绾若是不优秀,他又怎么可能一直跟着刘邦而不被疏远呢?
所以对于卢绾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成也刘邦,败也刘邦。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