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超声常见问题(超声仪基本构造)
超声仪基本构造(二)
成像模式
1.A模式 示波器在纵轴上显示返回的振幅信息,在水平轴上显示反射距离信息,常用于眼科检查。
2.B模式 利用显示器的灰阶显示声束扫描身体切面各个点的回波信号的振幅,最终形成二维图像,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模式(图1)。
图1B模式
3. M模式 探头在某一位置上反复发射、接收信号,用纵坐标表示目标结构的移动深度,横坐标表示时间,通常用于观察瓣膜运动或测量胎儿心脏活动(图2)。
图2 M模式
4. D模式 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在B模式图像上加以颜色实时显示血流(彩色多普勒,图3),或将目标血流信息以频谱形式表现(频谱多普勒)的模式。
图3 D模式
5. 频谱多普勒
(1)脉冲多普勒 (PW):探头间断发射与接收的超声波脉冲,所显示的是声束上某一深度的血流速度、方向和性质。其具有距离选通能力。可定点测定选定区域的瞬时血流频谱,但易受尼奎斯特频率的影响,出现频谱混叠现象,因此不能定量测定高速血流(图4)。
图4 脉冲多普勒模式
(2)连续多普勒(CW):探头连续发射与接收的超声波,显示整个声束通道上全部血流信号的总和,其速度分辨率强,可反映高速血流的速度。但连续多普勒无距离选通能力,声束所经的途径各点信息重叠,从而无法定位信号来源(图5)。
图5 连续多普勒模式
伪像分析
1. 常见B模式超声伪像形成原理
(1)外部混响:超声垂直照射到平整的高反射界面,如胸壁、 腹壁,超声波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发生多次反射。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依深度递减(图 6)。
图6 肺内气体所致的外部混响伪像(箭头示A线)
(3)内部混响:超声波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直至衰减,产生特征性的彗星尾征, 此现象称内部混响(图7)。
图7 胆囊附壁结晶所致的彗星尾征
(3)振铃效应:超声波在若干微气泡包裹的极少量液体中强烈地来回反射,产生很长的条状图像干扰,振铃效应在胃肠道内(含微气泡和黏液)相当多见(图8)。
图8 胃内气体所致的振铃效应
(4)部分容积效应:超声波形状特殊而且波束较宽,由超声断层扫描时断层较厚引起,例如:肝脏的小囊肿内可能表现为低回声(来自小囊肿旁的部分肝实质),或膀胱后壁因部分容积效应显示不清晰(图9)。
图9 膀胱后壁因部分容积效应边缘显示不清晰
(5)旁瓣伪像:由主声束以外的旁瓣反射造成,如在结石、肠气等强回声两侧出现“披纱征”或“狗耳征”图形(图10)。
图10 旁瓣伪像所致肾结石边缘模糊,如同“披纱”
(6)声影:在超声扫描成像中,当声束遇到强反射(如含气肺)或声衰减很高的物质(如瘢痕、结石、钙化)声束完全被遮挡时,其后方出现条带状无回声区即声影,若声影内部存在混杂回声,多为气体所致;若声影内部不存在混杂回声,多为结石、钙化灶和骨骼所致(图 11)。
图11胆囊结石后方声影
(7)后方回声增强:由于时间增益补偿(TGC)对于同等深度声衰减较小的目标进行作用时,目标后方回声增强的现象。后方回声增强效应对鉴别液性与实性病变有帮助(图12)。
图12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8)侧边声影和“回声失落”:超声在通过囊肿边缘或肾上、下极侧边时,可以由于折射而产生边缘声影或侧边“回声失落”(全反射)。侧边声影也见于细小血管和主胰管的横断面,呈小“=”征,而非小圆形(图13)。
图13如箭头所示,肝内胆管横断面呈现“=”征
(9)镜面伪像:声束斜射到声阻抗很大的界面时全反射会发生镜面伪像,当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膈肌时,若声束斜射到声阻抗差异很大的膈肺界面时全反射,会发生镜面伪像。通常在声像图中,膈下出现肝实质回声(实像)。膈上出现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像或伪像);若膈下肝内有一肿瘤或囊肿回声(实像),膈上对称部位也会出现一个相应的肿瘤或囊肿回声(虚像或伪像)(图14)。
图14 镜面伪像所致肝右叶血管瘤反射在右侧胸腔内
(10)声速失真:超声诊断仪显示屏上的厘米标志(电子尺)是按人体平均软组织声速1540m∕s设定的。通常,对肝、脾、子宫等进行测量不会产生明显的误差。但是,对声速过低的组织(如大的脂肪瘤)就会测值过大;对于声速很高的组织(如胎儿股骨长径测量),必须注意正确的超声测量技术(使声束垂直于胎儿股骨,不可使声束平行穿过股骨长轴测量),否则会引起测值过小的误差。
2.彩色多普勒超声伪像的形成原理
(1)有血流,彩色信号过少或缺失。
1)多普勒超声(频移)衰减伪像:彩色信号分布不均,即“浅表多血供,深方少血供或无血供”;深部器官血流如肾实质、股深静脉较难显示。
2)多普勒增益过低,频谱滤波设置过高。
3)测低速血流时,不适当地采用较低频探头;测高速血流时,不适当地采用高频探头。
(2)有血流,彩色信号过多。
1)多普勒增益过高(彩色外溢)。
2)仪器厂家故意设置“彩色优先”。
3)使用声学造影剂。
(3)无血流,出现彩色信号。
1)频谱滤波设置过低。
2)多普勒增益过高,出现背景噪声。
3)镜面反射伪像:在强反射界面深方出现对称性彩色信号。
4)闪烁伪像:心搏、呼吸、大血管搏动。
5)组织震颤(高速血流/被检者发音)。
6)快闪伪像见于尿路结石等(位于结石声影中)。
(4)血流方向、速度表达有误。
1)彩色混叠:彩色速度标尺(PRF)过低、测高速血流时采用过高频率探头或较高多普勒频率。
2)方向翻转键设置不当、探头倒置。
3)血管自然弯曲走行(仪器不会识别θ角度)。
4)入射声束与血流方向接近垂直。
本文摘自《协和简明急诊超声手册》(徐军 刘小禾主编,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