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待春归(一场战疫两地书)

从大年初一第一批医疗队出征,目前已有十二批山东医疗队驰援湖北,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千里之外,千万声叮嘱,一纸云笺致远方。

佳人:莫笑女儿情长,爱你品格高尚

吴鹏是临沂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大年初一随临沂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支援黄冈。

分别的近一个月里,妻子张赛赛总是用手机搜山东医疗队的新闻,生怕错过关于吴鹏和他同事的任何消息。

结婚七年,像这样写一封信,张赛赛还是头一次:

“不少人说七年之痒,但我们的感情却有增无减,你我作为同行,在一个单位,却总是聚少离多,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有时候我们共同值夜班,你来我们科室会诊,我们甚至说不上一句关心的话语。你作为一名医生,践行着对医学事业的誓言,不忘初心,我理解你,支持你!”

张赛赛说自己和丈夫很少说情话,这次特意写上了两句:“初心难忘,做你心上人,余生就很暖!”

写完后她又觉得,这哪里是情话,这只是一句心里话。

“窗外的灯光幽幽洒落进来,深深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都老夫老妻了,其实怪不好意思在电话里头说那些想念你的话的。索性拿起笔,用最传统的方式给你写一封家书吧。”

深夜十一点,张艾丽给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务部副主任于晓东写了一封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健康地归来;我相信你,一定会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医护人员信心和力量;我相信你,一定会和所有前去的战友们并肩战胜病毒!”

在信里,张艾丽给丈夫说,“家里,不用惦记;爸妈,不用担心;孩子,不用牵挂;家里有我!”

同心战疫待春归(一场战疫两地书)(1)

于晓东的儿子于铠维画的《中国加油》(受访者提供)

纸短情长,不尽依依,我知道你懂。

家园:那逆行的英雄,是我的亲人

“妈妈,我想你的时候爸爸让我看你的照片,你穿着黄色的衣服只露着眼睛,我都认不出你来了。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可你无法吃蛋糕,我要给你唱首生日歌,让爸爸录好视频给你发过去。妈妈,等我长大了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去保护别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第一手术室段广娟32岁生日的那天,收到了儿子李梓伊的来信。

“孩子,此时已是凌晨了,我没能入睡,提笔给你说几句话。此时此刻,也许你在接受培训,也许你在休息,无论如何,我明天再发给你,让你择期阅读,不必回复,等精力允许时,给妈报个平安就行。”这是李桂兰在老家菏泽市郓城县写给女儿房柏瑜的一封信。

房柏瑜是山东省第九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菏泽市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的一位护师,出发前她对妈妈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以免他们担心。

“妈妈答应你,妈妈能承担一切,但唯独不能参加你的出征仪式,妈妈怕哭,放心吧,孩子,家里有妈,一切安好!”这几句话,李桂兰在心中反复打过草稿,才敢提笔写上去。

山川相隔,血脉相连。这些想念,会穿越时间和空间抵达。

家国:遍身着“盔甲”,热血报家国

大年初八,郝春文特地赶到村委会,要了几张信纸,他要给没有提前告知便奔赴一线的儿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员郝学喜写封信。

“你没有忘记医学生的誓言,没有忘记咱们是一个有三名共产党员的家庭。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都能亲临一线。当打之年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呢?这是你对我最好的解释,我释怀。”

那孝顺的儿子,在这封信里被唤作“前线的勇士”,“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前线的勇士!在总攻的冲锋号声中加油吧!”两页纸,郝春文写得工工整整。

“亲爱的悠然宝贝,妈妈经常和你探讨学习的意义,希望你能拥有自由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安身立命的本领,妈妈现在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尽一份力了。”这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刘海英出发前给孩子写的信。

一封封信,一句句话,一个个“见字如面”“展信佳”“爱你的爸爸妈妈”“为你骄傲的妻”“想你的宝宝”,每一个字里都刻着深深的牵挂,和那个共同的心愿——盼春来,盼团圆。

(新华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