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古文30篇(每天一篇小古文2)

短篇小古文30篇(每天一篇小古文2)(1)

短篇小古文30篇(每天一篇小古文2)(2)

断句、注释及译文: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虚妄不实。竽:一种古代乐器,像现代的笙。充数:凑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

必:一定,必须

齐宣王让人吹笙,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处士: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请:请求。

说:通“悦”,高兴。廪食:官府供给的粮米;食:供养。以:用,享。

有个南郭先生也请求给齐宣王吹笙,宣王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立:继承王位。好:喜欢。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作品赏析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オ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这则故事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生活启示

那些弄虛作假的人虽然能蒙混一时,但却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出身韩国宗室贵族,与李斯均是荀子学生,后因其学识渊博,被秦始召唤入秦,正欲重用,却被妒忌的同窗李斯害死。韩非子死后,秦始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帝业。

韩非子其学出于荀子,源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推究老子思想,归本于道家。司马迁指出韩非子喜好“刑名法术”且归本于道家的“黄老之学”。他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韩非子著有《孤愤》《五蠢》《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