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有个黄成珍这个人吗(汪万英石柱你没去过的重庆中益乡)
来源:中山日报
栏目:文棚
再识重庆中益乡(纪实)
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说了几年再去游览,都未果,今年国庆节终得成行。
从桥头到中益,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井然有序。
想起四年前那次家访,我还心有余悸。那次从桥头前往中益,土公路泥泞不堪。在一个叫“汪二岩”的地方,公路塌方,没垮的部分积了一汪水,上方一块巨石摇摇欲坠,塌方处是几十米高且光秃秃的悬崖,悬崖下面河水湍急,让人不敢俯视。我赶紧下车,先生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慢慢向前蠕动,我心悬到了嗓子眼儿,生怕一不小心上方的巨石掉下来,或者公路继续塌方。我们过了那段惊险的烂路不远,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上方悬着的巨石“啪”的一声深深砸在公路上,溅起高高的水花,仅剩的半边公路完全被堵死。好险呐!我和先生吓得魂飞魄散。
沿途的河水清清,两岸是陡峭的山崖,半山腰上一幢幢有着低矮吊脚楼和高大银杏树的村落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我们到了一处房屋相对集中的地方,听人说那是中益场镇却只有十几户人家。此时正是午饭时间,我们在街上来回搜寻,没找到一家饭店。后来经当地老乡指引,终于找到了一家面馆。说是面馆,只卖素面,什么肥肠面、牛肉面、炸酱面等一概没有。
家访的学生小罗住在中益乡华溪村。我们沿着陡峭、狭窄的水泥公路往上行驶,突然前方弯道冲出一辆皮卡车,双方一个急刹,差点撞上。道路非常窄,根本无法会车,先生便将车子小心翼翼地往后倒了很远才找到一个稍宽的地方,也只是勉强能会车通过。
而今的中益乡场镇,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统一规格、统一风貌,三层、四层或五层楼房,湛蓝、玫瑰红或浅灰的瓦屋面,泥黄色或白色的外墙,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漂亮。场镇规模比四年前扩大了四五倍。
而今,通往华溪村的柏油路宽畅整洁,公路边上绿色的人行道特别醒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车辆宛如长龙,在机动车道上有序行进。一批批游客在写有“初心”“使命”的石头旁挥舞国旗、歌唱祖国。通往各家门口的水泥人行便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我们从北京赶过来,重走书记走过的路,就是要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几位从北京来的游客高兴地说,他们参观了书记视察过的贫困户谭登周家,听谭登周讲述书记到他家的情景。在书记开过院坝会议的地方,有的游客与老党员马培清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马培清家是三层楼的砖瓦房,泥黄色的外墙分外好看。吊脚楼的廊檐上分别挂着干豇豆、花生和辣椒,写着“丰收中国 甜蜜华溪”“向祖国报喜 向祖国献礼”的大字;院坝里摆放着书写有“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爱你祖国”“我和国旗同框”“中国梦”字样的造型。游客们纷纷走到国旗下,与国旗合影留念。
院坝外,是上百亩的“黄精 木瓜”种植示范基地。“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字牌分外耀眼,几个村民有说有笑地在地里除草。
小罗家,三层吊脚楼粉刷一新,院坝和室内都浇筑了水泥地坪,有崭新的灶台、独立的卫生间。四年前,我家访的时候,小罗家的土坯墙裂开了拳头大的缝隙,屋顶下雨时还漏水,地面相当潮湿。
还记得那次家访,让我最难堪的是上厕所。厕所是用树枝围起来的,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粪坑上面是猪圈,养着两头猪,边上有一个粪口用来如厕;地上一堆柴灰,蚊子嗡嗡飞舞,仿佛要把人赶走似的。
小罗的爷爷说,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他们把屋顶拆了重新翻盖,粉刷了外墙,厨房也改造了,屋里屋外全部浇筑了水泥地坪,还修了独立的卫生间,上厕所又安全又卫生。以前主要种玉米、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价格低,干活累收入却不高。现在政府牵线将土地全部流转,打造“黄精 木瓜”种植示范基地,每亩每年给付固定流转金。他每个月到基地上务工十几天,每天能挣100元。“我们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政府正在打造‘缺门’旅游景点。今年4月15日书记到这里视察,我们备受鼓舞。现在不断有外地游客到这里旅游,相信今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小罗的爷爷指着对面的缺门山信心满满地说。
下午从中益到沙子再上高速路回家。途经中益乡盐井村,宽敞的两车道柏油公路旁,一栋栋三层、四层或五层统一泥黄色外墙、灰瓦的吊脚楼随处可见,很多门前有“农家乐”“民宿”招牌,每间隔一段距离,公路旁就有十几个车位的露天停车场。
公路右侧外一块“书记来到中益乡土家山寨喜洋洋”的宣传标语牌吸引我们停车驻足观看。“石柱县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基地”的蓝色标识牌立在金属护栏外,“盐井村前胡种植示范基地”标识牌立在地边,翠绿的前胡地里套种着李子树,田间整齐地插着一排排黄色或蓝色小旗子,据介绍是用来物理杀虫的。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进屋坐嘛。”慈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位婆婆站在一栋三层泥黄色吊脚楼的嵌花金属双开门前,笑盈盈地招呼我们进屋。
老人家头系白色帕子,身穿红花秋衣、灰色裤子,脚穿一双黑色布鞋,地上堆着新掰回来的玉米棒子。她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卡住玉米棒子,用左手的大拇指一颗颗将玉米粒剥下来。老人的背驼得很厉害,端凳子笑着招呼我们坐下。
我们在交流中得知,老人名叫刘帮碧,今年78岁,三级残疾;老伴梅永荣今年80岁,患有哮喘,经常住院;儿子梅太富今年47岁,二级残疾,单身。刘帮碧老人给我们讲起了她曲折的人生。
刘帮碧的母亲一共生了6个女儿3个儿子,她是最小的一个。她2岁时不幸掉进火炉,额头、身子、手、腿、脚,大面积烧伤。右手拇指和小指被烧得贴在手心上,背也烧驼了。母亲在她4岁那年不幸去世,父亲嫌她是个女孩不要她,她成了事实孤儿,只能乞讨求生存。她说,那时大家都穷,饭也要不到,她几次被狗扑倒,差点饿死。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每年给她救济138斤大米。她说,是毛主席救了她的命!
1962年,刘帮碧嫁给中益乡沟口村(现在的盐井村沟口组)的梅永荣。没有房子,他们先后在新屋、檀香坝(当地小地名)等地租房居住。1978年搬到淘米坝(当地小地名),花了160元修了2间伸手可触到屋顶的土墙房子。去年县交通局修S417公路,刘帮碧夫妇获得拆迁补偿50万元,其中25万元分给了居住在外地的另一个儿子。
老房子拆除后,梅太富无房居住,两位老人拿出剩下的25万元,给儿子重新修了两间三层的吊脚楼。由于去年建材、工价高涨,房子修好后,25万元所剩无几。所幸党的政策好,政府扶助粉刷了外墙,浇筑了水泥地坪,修好了厨房和厕所,还安装了自来水。
“还是新中国好啊!毛主席救了我的命,让我们脱了贫。要不是共产党,我哪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环境卫生也搞好了,我们生活也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了。”老人指着旧房的屋基和房前的公路感激地说。
秋风送爽,阡陌飘香,丰收的歌声在飞扬,放眼望去,一派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景象。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