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西门思想核心是(法国圣西门的思想)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所有真诚的思考都通往真理,

所有健康的花终会开放。

清末民初,圣西门的思想传入中国并产生深刻影响。与之有着血脉联系的俄国虚无党的理论也主要基于此。

摒弃私产,避免金钱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天下资财不患寡患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均是掠夺,财富是偷盗。分配不公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都是一个盗取他人的鄙陋本相。贫富分化分离出奢侈浪费与贫困疾病,进而引起难以治愈的失业、饥饿、犯罪的社会病。

废除政府(废除国家、军备),以避免权力集中带来政治的专制、官员的腐败、国家机器对民众的压迫。

废除姓氏、家庭、婚姻,是因这些是引起为各自小单位争夺利益、产生诉讼的原因。

废除国家,而国家的存在、国家之间争夺利益(土地、殖民地),是引起战争的根源,故国家最终也须废除。

这些思想,虽如后来纠正民族主义而产生的世界主义一样,有些过于理想化与不切实际,在晚清那个腐败透了的末世中国,确曾有过巨大影响,一时振醒了萎靡几乎欲挽救沦亡于边缘。

蔡元培

蔡元培在《俄事警闻》上连载白话小说《新年梦》,假托"中国一民"的梦境,宣传建立一个废政府、废私财、废军备、废姓氏、废家庭、废婚姻、废法律、统一语言文字、最后废除国家的理想社会,提倡暴力革命和政治暗杀。革命党人对俄国虚无党暗杀活动的宣传,在当时风靡一时。

圣西门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年),法国人,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同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1789年,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这场革命运动对于圣西门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恩格斯说:"圣西门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革命之初,圣西门曾热情地投身革命运动,主动向新制度靠拢,成为一个爱国者。他公开放弃伯爵头衔和贵族称号,积极参加群众团体的活动。他还四处奔走,组织沙龙,广为结识著名学者与社会名流。

无论圣西门在大革命中的个人遭遇怎样,他毕竟亲眼看到这样的事实: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只给少数富有者和大资产阶级带来了利益。他认为三权分立的实行并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法国革命"这一争取自由的伟大事业只是产生了新的奴役形式", "现有政治体系的三个主要弊端,即专横无端、腐败无能和玩弄权术",他认为在法国的社会结构完全是金字塔形式: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仍旧过着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广大无产者和劳动群众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仍旧遭受苦难。因此,他终于对资本主义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对它进行激烈的抨击和揭露。他批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它弊病百出,极不合理,需要以一个"旨在改善占人口大多数的穷苦阶级命运"的新社会取而代之。

圣西门晚年的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他的社会主义倾向越来越显著,对无产阶级的评价有明显改变。他认为在实业家阶级中,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不断增长。它在大革命中就曾表现出极大的管理才干。他不再相信议会制度,更加强调加强整个社会的计划经济、科学技术和才能等级制度。他认为,应该把为人数最众多的阶级谋最大的福利的原则放在首位。

圣西门思想核心是(法国圣西门的思想)(1)

圣西门

圣西门十分关注法国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他指出,"劳动力的价格十分低廉","穷人没有工作",非熟练工人在革命以前尚能维持生计,"而在今天,这些非熟练工人已被实业阶级中一切有实力的人所抛弃……而目前,他们最愤恨的是:他们没有工作,他们坐待饿死",他们的物质生活十分悲惨,精神生活更加悲惨。圣西门认为,造成工人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小撮统治者为了豢养大批官员,对人民征收更重的苛捐杂税。他说:"国家把穷人应对富人作了一条基本原则,结果不得温饱的人,每天还要省出一部分生活资料,来为阔老们锦上添花。"

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冷酷的利己主义。圣西门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已占据着支配地位,这个人类的坏蛆侵害着一切政治肌体,使人们道德沦丧,精神低下,贪得无厌,对公益事业毫不关心。"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病,也应当归因于这种利己主义"。它驱使统治者千方百计地获得特权和掠夺穷人的劳动果实,驱使他们产生非法统治其他民族的野心而发动侵略战争。

圣西门提出:在实业制度中应建立新的道德风尚,必须反对利己主义,努力提高集体主义思想,真正的幸福就是抛弃满足私人欲望的动机,抛弃功名心,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大多数人服务。圣西门坚信未来社会这一"文明的王国即将出现"。

案:

圣西门最闪光的思想:(一个政府)应该把为人数最众多的阶级谋最大的福利的原则放在首位。

圣西门、俄国虚无党在晚清小说《孽海花》中有所映射

圣西门思想核心是(法国圣西门的思想)(2)

雯青又问起:"这姑娘到底在什么会?"毕叶道:"讲起这会,话长哩。这会发源于法兰西人圣西门,乃是平等主义的极端。他的宗旨,说世人侈言平等,终是表面的话,若说内情,世界的真权利,总归富贵人得的多,贫贱人得的少;资本家占的大,劳动的人占的小,哪里算得真平等!他立过会的宗旨,就要把假平等弄成一个真平等:无国家思想,无人种思想,无家族思想,无宗教思想;废币制,禁遗产,冲决种种网罗,打破种种桎梏; 皇帝是仇敌,政府是盗贼,国里有事,全国人公议公办;国土是个大公园,货物是个大公司,国里的利,全国人共享共用。一万个人,合成一个灵魂; 一万个灵魂,共抱一个目的。现在的政府,他一概要推翻; 现在的法律,他一概要破坏。掷可惊可怖之代价,要购一完全平等的新世界。他的会派,也分着许多,最激烈的叫做'虚无党,又叫做无政府党'。这会起源于英、法, 现在却盛行到敝国了。也因敝国的政治,实在专制; 又兼我国有一班大文家叫做赫尔岑及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以冰雪聪明的文章, 写雷霆精锐的思想,这种议论,就容易动人听闻了,就是王公大人,也有入会的。这会的势力,自然越发张大了。"

巴枯宁

(以下资料摘自《经验主义,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编者对巴枯宁持批判态度,此处仅取其中事件,未有立场。)

巴枯宁从圣西门那里剽窃了废除继承权的思想(案:给人们一个平等的起点),似乎继承权的废除应该成为社会变革的出发点。在这种杂乱的思想中,巴枯宁还加进了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平等的思想。

巴枯宁从蒲鲁东那里抄袭来的主要东西,就是否定国家和政治斗爭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恩格斯写道:“巴枯宁有其独特的理论,即蒲鲁东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混合物,而在其蒲鲁东主义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他认为应当消灭的主要祸害不是资本,因而也不是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而是国家。”(《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2卷第468页)

《理想国》中柏拉图录其师苏格拉底的言论

圣西门思想核心是(法国圣西门的思想)(3)

柏拉图《理想国》

苏格拉底: 朋友,你又忘了,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

(案:反对个人主义,崇尚集体主义。)

是能确保他们成为更名副其实的保卫者,防止他们把国家弄得四分五裂,把公有的东西各各说成"这是我的",各人把他所能从公家弄到手的东西拖到自己家里去,把妇女儿童看作私产,各家有各家的悲欢苦乐呢? 他们最好还是对什么叫自己的有同一看法,行动有同一目标,尽量团结一致,甘苦与共。

(案:支持公有制,反对私产。)

格: 完全对。

苏: 那么,彼此涉讼彼此互控的事情,在他们那里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因为他们一切公有,一身之外别无长物,这使他们之间不会发生纠纷。因为人们之间的纠纷,都是由于财产,儿女与亲属的私有造成的。

格: 他们之间将不会发生诉讼。

苏: 好,请考虑一下,如果要他们做优秀的护卫者,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下述这种生活方式,这种住处能行吗? 第一, 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以外,他们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第二,任何人不应该有不是大家所公有的房屋或仓库。至于他们的食粮则由其他公民供应,作为能够打仗既智且勇的护卫者职务的报酬,按照需要,每年定量分给,既不让多余,亦不使短缺。他们必须同住同吃,象士兵在战场上一样。

(案:杜绝财物私有,必需品按需分配)

他们更好的或同样好的人来担当这个责任。假如全国都是好人,大家会争着不当官,象现在大家争着要当官一样热烈。那时候才会看得出来, 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

(案:城邦由公正廉洁之人来治理)

圣西门思想核心是(法国圣西门的思想)(4)

苏格拉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