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连环画林海雪原下(经典连环画林海雪原第一集奇袭奶头山罗兴)
连环画《奇袭奶头山》分两部分发布,本集为第一部分(本连环画共计六册,谨请欣赏。)
1957年9月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后不久,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广大读者为书中所展示的惊险、曲折的传奇性的剿匪英雄故事所倾倒。《林海雪原》这部小说出版后不久就很快被改编为话剧、京剧、电影、连环画,并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尤其是在文革中将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个片断,改编为京剧《智取威虎山》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英雄人物杨子荣形象至今为人们所传颂。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发表后不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对小说《林海雪原》进行了改编,当时上美社里十分重视对这套书的改编,最后确定由资深编辑王星北先生担纲对原小说进行统一改编,王先生在通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对小说的原脉络进行规划整理,最终确定将原小说改编为六集一套的连环画册。由连环画家罗兴和王亦秋共同绘画,该书是所有《林海雪原》连环画册中公认的最多册数和绘画最精良的一种。
罗兴(1922.5-1994.10) ,别名罗孝莘,上海人。擅长连环画、装潢。作品有《库楚别依》、《林海雪原》等。1942年毕业于上海沪大建筑学科。曾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1949年在上海从事连环画及插图创作。曾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造型专业组教研组长。
王亦秋1925年出生,浙江镇海人,又名王野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著名连环画家。1991年12月被中国新闻出版署授予“连环画优秀编辑”荣誉。王亦秋先生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连环画创作,1955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连环画创作人员,共出版连环画百余种,被人们尊称为“百变画叟”。他的《杨门女将》、《兰亭传奇》分别获一届、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和二等奖,《林海雪原》《清兵入关》《西门豹》《小刀会》等也都风行一时。
1节气刚交重阳,东北地区的严寒已来临了。这天黑夜,一股逃窜在深山密林里的国民党残匪,突然从无边无际的林海里窜出来,扑奔杉岚站。
2这正是一九四六年东北解放区开始实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杉岚站是林边土改的重点,国民党残敌企图破坏土改,便偷袭这个村庄。
3两个首领男的叫许大马棒,是国民党保安第三旅旅长;女的绰号叫蝴蝶迷。两人在村里指挥匪徒,捉拿干部。
4民兵队长见敌情严重,屯子里的武装抵挡不了,便奋勇突出包围,去报告主力部队。
5土改工作队和村干部们没防备,被匪徒们捉住,押到屯中央的广场上,广场上升起了一堆大火,许大马棒嘿嘿冷笑说:“共产党,穷棒子!你们分我的地,我要你们的命!”
6突然,呸的一声,一口唾沫直射到许大马棒的脸上。接着,一个站在前面的工作队员对他厉声喝骂。
7土改队中忽然有人高呼:“和敌人拚了!”话刚落音,二十几个人一涌上前,赤手空拳的和匪徒们搏斗起来。
8同志们被敌人用绳索缚住,村民们拚着命扑上云救护。匪徒们用马鞭乱抽,抢托乱打,还开枪打死了几个人。
9这时,许大马棒的大儿子许福和惯匪郑三炮,提着枪,饿狠狠地窜上来,准备杀土改工作队员和干部。蝴蝶迷却歪着瘦长脑袋,拦住了他们。
10这个侯专员,就是国民党滨绥图佳党务专员侯殿坤,他很赏识许大马棒。许大马棒听了蝴蝶迷的话,连连头头,指挥匪徒押着同志们回去,一面放火烧屋。
11大火熊熊,哭声动地。这时,被俘的同志们,压不住心头愤怒,不约而同的大吼一声,冲向匪徒,头撞脚踢,跟匪徒拚起来。
12被俘的同志们壮烈牺牲了。许大马棒和蝴蝶迷带着一批匪徒回到老爷岭巢穴里去。
13再说民兵队长一口气跑了二十乡里,赶到主力军驻地,向田副司令员报告了匪徒恰袭杉岚站的情况。
14田副司令得到报告,随即拿起话筒,命令王团长、刘政委马上准备一个营和骑兵连,全部轻装,立即行动,驰援杉岚站。
15田王团长和刘政蚕接到命令,便命团参谋长少剑波先带骑兵出发,去切断敌人的归路。
16少剑波心急如火,急步出门,正要命令警卫员高波备马,谁知高波已经牵着马迎上来了。
17剑波上马到了操场,命令部队马上行动。紧接着,马蹄声象暴雨样响了起来,全连二百多骑在尘土飞扬中,向杉岚站急驰而去。
18上了西山,只见杉岚站一片大火,浓利冲天。剑波率领着战士们急冲下山,奔过黄草大甸子,向杉岚站猛袭。
19可是匪徒已经速得无影无踪,草垛、房屋还在燃烧,被害者的遗体倒在地上,情景悲惨。剑波翻身下马,命令战士们救火。
20火被扑灭了。战士们解下了自己的军毯,把遗体裹了起来。满村的人,没有一个嚎哭,他们咬着牙,瞪着眼,心里充满着怒火。
21战士们围绕着死难者,整齐地站了一个圆圈,肃立致哀,一会,少剑波举起手,紧握铁拳,激动地喊了起来。
22剑波烈写了一个报告给团长和政委。上级立即派出大队人马,会合了剑波的骑兵连,搜了几次山,但没有发现敌人,只在另一处地方拾到了一只胶鞋。
23这天,田副司令召开干部会议,听取搜山部队的汇报,并研究怎祥消灭敌人。
24何政委站了起来说:“现在我们要下最大决心,迅速彻底消灭敌人,保护土改,巩固后方,支援前线。”
25接着,田副司令直截了当增说:“我们应当以精悍的小分队,边伤察边打,直到消灭敌人。现在决定:由少剑波同志组成一个能侦察能打的小分队,来完成这个任务。”
26散会以后,何政委留住了少剑波,说敌人狡滑、毒辣,人数又比小分队多,要消灭他们,光凭勇敢是不够的,还要用智谋。说着,紧紧握住剑波的手,再三叮嘱。
27晚上,少剑波思考了一会,拟定了小分队的组成人员、装备,并提出了作战计划。他感到这次任务既重大,又光荣。
28第二天早晨,少剑波正和团首长在研究小分队的战术,忽见田副司令跨进门来,笑着对剑波说:“准备得怎么祥?现在离出发还有一个钟点,你汇报一下吧。”
29剑波把小分队的组成人员、装备和他拟定的计划,向田副司令汇告。
30剑波自以为准备周到,谁知田副司令突然收住笑容,提出一个问题来。
31这时,田副司令的脸色更加严肃了。他说在无边无际的林海里作战,一定要有个长久计划,仅仅带了几个急救包,如遇上重伤号的话,那只有让战士牺牲生命了。
32剑波红着脸,答不上话来。田副司令看看表,对剑波叮嘱说:“主观马虎要不得,快准备卫生兵?”便走出房去看望小分队的战士们。
33可是卫生员全到军区卫生处学习防冻去了,路又远,不能马上调回来,王团长正在着急,忽然一个年轻的女兵快步进来,要求跟小分队出发,当卫生员。
34剑波抬头一看,见是卫生队的护土长白茹,也不等王团长说话,连忙把手一摇,干脆拒绝了。王团长朝她笑了笑,也不答应。
35白茹一歪头,从启上摘下了一个大药包,边说边摊:“我什么都准备好了,请首长检查检查!我体格好,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话也越说越急。
36剑波还是说她身体象只鸽子,力气小,不成。恰巧田副同司令走进来,向白茹一打量,点点头说:“好!她有资格参加小分队,让她去吧!”剑波才没话说。
37田副司令见小分队的出发时间已到,便握着剑波的手,问他第一个目标在哪里。剑波说是九龙汇。因为上次搜山时,杨子荣在那里捡到一只胶鞋,剑波认为那是唯一的目标。
38少剑波别了首长,都领着由三十五个人组成的“二0三”小分队,向无边无际的老爷岭出发。这老爷岭山峰又高又多,小分队爬了两天山,才翻过十几个山头。
39一天晚上,小分队在森林里宿营,剑波看看地图,计算路程,明就可到达九龙汇。这是老爷岭中心地带的一个小屯落,四周有九条大岭象九条巨龙,所以叫做九龙汇。
40全屯共有三十六户人家。除投机商人到这里来收买山货外,没有外来的人,剑波一面看着地图,一面和战士们研究找寻胶鞋的线索。杨子荣首先提出一个办法来。
41杨子荣是个侦察能手,剑波同意他的意见,并派熟悉山林生活的长腿孙达得和他同去执行任务。另外,又派刘勋苍带两个战士去附近探寻匪踪。
42第二天清早,刘勋苍带着两个战士首先出发了。杨子荣扮做山货庄的掌柜,孙达得扮做他的挑夫,两人辞别剑波前去侦察。
43“二0三”小分队进了屯,住了下来。剑波反复思考:林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寻匪徒呢?一天晚上,他带着高波和李鸿义两个小战士,走上了九龙汇的西山上。
44忽然发现山半腰有颗红光,老不移动。他断定有人住在那里,便带着两个小战士朝火光走去。走近一看,是个窑润,红光就是从这里透出来的。
45剑波推门进去,炕上坐着一个银须白发的老人,怒目瞪着他们。他不等剑波开口,便没头没脑的叫嚷起来。剑波再三解说,那老人越加恼怒,像要拼命。
46高波连忙摘下皮帽,掀开大衣,高声重复着剑波的话。那老人叹口气,嘟噜着说:“官兵?哎!乱世年间不是兵祸就是匪患,还不是老百姓遭殃?”
47剑波微笑着走近老人身旁,说明共产党军队是老百姓自己的兵,跟国民党军队完全不一样。他见老人满面通红,呼呼发喘,象在害病,模了一下老人的手,果然在发烧,便叫高波去叫白茹来。
48不多久,高波领着白茹进来了。白茹忙给老人诊查,服侍他吃药,又用温水给他洗手擦脸,象亲闺女一样,口口声声叫着“老爷爷”。老人这才谈起他的身世。
49老人说,他今年六十六岁了,一辈子光杆,无妻无子。从祖父起就在老爷岭采蘑菇,住在山上的蜡烛台,人家都称他“蘑菇老人”。
50剑波一想,老人世居山上,是老爷岭的一张活地图,对小分队的工作会有帮助的。便安慰了他一番,带着白茹、高波和李鸿义回村去了。
51再说杨子荣和孙达得两人来到捡鞋的地点,寻遍了四周的山头、小沟,一连几天,没有头绪。孙达得要求杨子荣另找线索,杨子荣却不同意。
52杨子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从腰里掏出那只破胶鞋,一边打量,一边和孙达得说话。但是孙达得两眼只朝前面啾,不答理。
53忽然,孙达得跳了起来,跑到前面一棵大树下,指着树干回头高叫。杨子荣过去一看,见树干被刀子刮掉了一块皮,露出一片白碴。
54杨子荣满心欢喜,拍了一下孙达得的肩膀说:“达得,这是一个发现。不管是谁砍的,猎人也好,土匪也好,咱们得耐点性子,再找!”
55他们便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棵树。果然,在不远的一棵树上,又发现同样刀削的白碴。一路寻去,接着发现了第三棵,第四棵,第五棵….
56孙达得满身是劲,跨开长腿和杨子荣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一边侦察了共两天。这天傍晚,他们登上一个陡立的山头,刚一喘息,忽见脚下的山洞里有一缕炊烟,袅袅上升。
57两人立时忘了疲倦,张大了眼晴看去,影影绰绰发现了十几所小木屋。杨子荣便掏出指北针,仔细推测,判断它的位置在九龙汇北面,距离九龙汇不过三十里。
58两人就顺坡下山,进了屯,天已昏黑,屯中十几户人家,家家点上了大松树明子。杨子荣仔细观察一下,招呼孙达得向屯西头一家小马架房走去。
59敲开门。只见房内坐着一个老汉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吃饭。杨子荣见主人有点惊慌,连忙笑着说:“我们是牲丹江德成山货庄的老客,刚从九龙汇到这里,求大爷大娘留个宿,方便方便。”
60老汉一听子荣他们是从九龙汇来,突然一楞神,说九龙汇来了兵,不知是真是假?杨子荣心里一惊。一面拉开话题,一面探问虚实。
61子荣和老汉扯了一阵,在他家过了宿。第二天,他们挨户打听山货价钱,暗中侦察动静,屯里的大人孩子,见了两个山外人,都围了拢来。
62杨子荣正在问长问短,突然孙达得失口惊叫,眼光盯住一个孩子的脚上。子荣把眼一斜,见这孩子十岁左右,右脚穿一只木底鞋,左聊穿一只胶鞋,鞋比脚要大一倍。
63这只胶鞋跟扬子荣捡到的那只一样。子荣转弯抹角地一问,知道这孩子家里有父亲和母亲,父亲在害病。前几天来了一个舅舅,年纪近四十岁,是个小炉匠,到他家来探亲。
64当天深夜,杨子荣命令孙达得留下监视这个孩子的家,他自己悄悄地奔向九龙汇,跟小分队联系去了。
65杨子翻过大岗,赶到九龙汇,找到小分队驻地。这时剑波正在灯下写日记,听到杨子荣的声音,一下蹦下炕,紧紧地拉住子荣的手。
66子荣喝过水,汇报了经过,并说小炉匠是个疑点,主张捉住审问。剑波想了想说,还是把赶跑,看他往哪里去,这比审讯更有效。剑波还决定带一个小队连夜赶到那里去。
67杨子荣别了剑波回屯去。天亮时,剑波带着栾超家小队赶到了,把那个自称小炉匠的人捉住,顺便也将那个德成山货庄的“老客”和“挑夫”一起捉了来。
68在屯东头的一个小屋里,剑波先审问“山货商”和“挑夫”。杨子荣说自己是牡丹江市德成山货庄的外柜,名叫杨锡铭,外号杨腮胡子。
69接着,剑波回头问那自称小炉匠的人。只见他挤眉弄眼,说是在山外千活,到这里来探访他姐姐的。
70剑波正要再问,从外面来了个有病的男人和一个女人,后面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进门,那个男人连连向剑波鞠躬,一口替小炉匠担保。
71那男人嘴里虽说全家担保,但表情却十分冷淡,还显出慌张害怕的样子。剑波也不追问,只限小炉匠明天就离开小屯。审问完毕,他便带着栾超家小队回九龙汇去了。
72杨子荣、孙达得和小炉匠一同回屯。第二天,只见那小炉匠慌张地走出门来,急勿勿的向正东去。杨子荣和孙达得便跟着他。
73走了一程,子荣加快脚步赶上了小炉匠,跟他攀谈。小炉匠有说有笑,一点不露破绽。子荣心想:不管匪徒的枝俩多么高明,自己的决心可不能丝亳动摇。
74天色暗了下来,小炉匠走得更快了,像要赶奔到一个目的地去。杨子荣和孙达得一再提出露宿,可是小归匠总是说野兽多,不安全,不肯停步。
75这祥走上半夜,走到一座高大的石峰根下,小炉匠却坚持要宿夜。他掠了一大抱荒草,独自躺下。子荣包们也便在离他十余步远的地方歇下来。
76小炉匠躺下不久,便发出呼呼的鼾声,和一次又一次的翻身声。杨子荣心里暗暗好笑,便触了孙达得一下,跟着他打起鼾来。
77不一会,忽听得小炉匠轻声的喊着杨掌柜。他见杨子荣只管打鼾,便偷偷的爬起身,向石峰那边摸去。杨子荣一触孙达得,叫他躺着别动,自己跟踪上去。
78小炉匠走出一段路,便跨开大步向石峰下边的一个小石洞奔去。杨子荣紧紧跟着他。
79杨子荣正在黑暗中张望,突然,那方闪了一下火柴的光亮,接着便闪出灯光来。子荣心里一亮,便抽出匕首,轻轻地在树上刮掉了一片树皮,又判定方向,观察了地形。
80然后他轻轻的走了过去。这是一个一尺见方的洞口,往里一望,石洞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小炉匠一个人在里面喘气。
81好一会,小炉匠才走出石洞,回到草窝里来睡觉。天一放亮,杨子荣和孙达得又跟着小炉匠上路,下午,到了梨树沟。杨子荣他们怕引起炉匠的怀疑,便和他分手。
82杨子荣和孙达得换上军装,奔上一个小丘,在一间破屋里掩蔽下来,观察动静。守到傍晚,只见小炉匠挑着一副炉匠担子,在街道上出现了。
83他贼头赈脑的向四面望了两眼,溜进村东一个四合院去。这是个地主的宅子。扬子荣和孙达得看得清清楚楚,等机会下手捉人。
84天黑了,山风刮的呜呜响。杨子荣和孙达得下了山丘,来到这大院墙外,翻墙爬进大院里去。
85他们掩进东廊房的夹道,只见东间一个窗子透出灯光,便摸到窗合下,用唾沫蘸在食指上,把窗户纸挖个小孔,向里探望。86里面小炉匠和一个胖老头躺在炕上抽大烟,身子弯得象一对大虾。一会,小炉匠过足了瘾,跳下炕,从挑子里拿出黑黑的十大块烟土来。
87那胖老头叹口气,没精打采的说:“你舅母和三个兄弟媳妇到牡丹江市你三姐家,你大兄弟假报了履历混进了铁路,贵重东西都搬走啦。叫他妈的穷棒子来吧!哼!”88不一会,灯熄了,里面传出了鼾睡声。杨子荣和孙达得跳墙出来,站在墙根下低声商量。孙达得很兴奋,要马上动手,子荣考了一会,不同意。
89孙达得点头赞成。两人就重回原路,赶奔昨夜露宿过的石峰。原来那个小石洞是匪徒接线和暗递消息的秘密处所,也是他们联络员必到的地方。90他们赶到石峰根下,找到小石洞,打开木栅,让孙达得守在洞里,又把木栅掩上。杨子荣隐伏在石洞附近望风。
作者: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的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进行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继小说《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山呼海啸》和《桥隆飙》。2002年去世。
未完待续 请关注欣赏 (二)《奇袭奶头山》
瀚大黎众为了广大连友的喜好,一直不懈努力搜集、整理各类题材连环画,并且为了连友更好的欣赏连环画,每篇连环画都对连环画图片进行文字说明。虽然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连环画,喜欢阅读。可以点击关注,欣赏更多有文字说明,不费眼睛的连环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