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教师:掌握概念才能做对题

小学五年级第五单元学的是简易方程,也就是说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方程了。小学生才接触方程,所以一定要打下牢固的基础,因为六年级还有初中会经常用到方程。小学生学的简易方程,到了初中就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一起看看都学了哪些知识点,一起看看吧,这是做题的基础。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1)

学习方程之前首先要学的是用字母来表示数。我们赋予一些字母一定的含义,比如长方形的周长,还有圆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用字母表示面积的公式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2)

方程的定义要清楚,两要素:等式和未知数。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关键,不能记错。解方程的步骤,缺一不可。四步:先写解和冒号,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写在等号的左边,每一步的等号要对齐,最后需要检验。这四步全部完成才可以,不能丢三落四。

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3)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三个步骤:先确定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然后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不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先审题,把题中的意思弄清楚,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已知的量根据等量关系求出未知的。

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4)

一起看几道题。填空题:1、用字母表示数,2、等式的性质1,3、这个先求出x的值,然后再把所得的值代入式子中求出结果。4、实际问题。

第二题,这是一道经典的规律题。一个桌子可以做6个人,两个桌子可以做6 4个人,因为中间的两个人没有办法坐,每增加一个桌子就可以增加四个人,那么m张桌子,就相当于增加了m-1个桌子,那么一共是6 4(m-1)=4m 2。当m=15时,直接代入上式求出结果。

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五年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梳理)(5)

第三题,解方程:1、根据等式性质1和性质2来解。2、根据等式性质2来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1来解。

第四题是一道开放性应用题。有两个选项,比如我们选择①和③,提出的问题是亮亮踢毽子的个数是多少?

等量关系:亮亮踢毽子个数的2倍-6=丽丽踢毽子的个数

列出方程:2x-6=48,解方程:x=27

答:亮亮踢了27个。这样才算完整。数学每学一单元都要对本单元进行知识梳理,看看是否都已经掌握了,再做一些习题巩固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