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贯通和校企合作(盘锦职教对接德国)

高本贯通和校企合作(盘锦职教对接德国)(1)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到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本报记者/刘永安摄

3月24日,历时五天的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双元培育项目规划研讨会完美落幕。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各位专家同盘锦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企业相关代表、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共同研究了德国双元培育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2017年的任务时间节点。

据了解,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开展周期为39个月的合作,包含化工类、老年护理类、机电类三个专业的双元培育项目。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念、标准与模式,将三个试点专业打造成为具有德国标准、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铭说:“我们盘锦职院要通过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合作,植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模式及标准,尤其是要更新教师的观念,为盘锦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支撑。”

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资、引智,引入国际“双元制”合作办学理念,对标国际标准,培育管用、好用的技能型人才。

去年7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项目主任易昊峰来学校参观、考察。今年1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签订了双元培育协议,达成了双方实质性合作。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合作的同时,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德国工商总会、德国国际教育机构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交流。

目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通过德国国际教育机构,选派机电类、化工类专业九名教师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学院还与德国工商总会上海代表处达成了基本合作意向,确立加入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致力于获取具有德国资质的资格证书及考试标准。目前,学校正通过德国工商总会,申请挂牌成立“AHK(德国工商总会)中德(东北)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

双元制在德国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工学交替学徒模式,为德国培养了数不清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更被认为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主任何迪说:“通过双方合作,我们将按照德国双元制的理念,结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2016年4月,盘锦市成功获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训改革试点城市。在此契机下,盘锦市加快推动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合作,致力于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促进学院化工类、老年护理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全方位改革。

按照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双元制理念进行教改后,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将参加德国工商总会组织的考试,通过的学生将获得德国工商总会颁发的AHK证书。AHK证书是职业能力认证,在德国乃至欧洲享有极高声誉,是欧盟企业通用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开展化工类、老年护理类、机电类三个专业领域六个模块的合作,既考量了盘锦产业发展与职院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在双元培育项目中的优势与特色,致力于将试点专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标准、盘锦特色的一流品牌专业,培养符合德国标准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