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

皇冠版《流言》的装帧

在张爱玲逝世二十一周年前夕,我得到了一本她亲自设计装帧的台湾皇冠出版社版散文集《流言》。

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张爱玲为上海版中短篇小说集《传奇》设计了三个装帧,初版本封面是她独自设计,再版本和增订本封面是与好友炎樱合作设计,也为上海版《流言》设计了封面,这早已为张爱玲研究界所共知。但她又为台湾版《流言》设计了装帧?至今无人提及。

张爱玲作品正式进入台湾是1968年。根据版权页显示:第一批两种,即《秧歌》和《流言》,出版时间均为1968年6月;第二批也是两种,即《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传奇》增订本改名)和《怨女》,出版时间均为同年7月。这是现在所知的张爱玲作品最早的四种台湾版,封面设计均由夏祖明担任,四种书前勒口均印有“封面设计夏祖明”字样。夏祖明显然认真读过张爱玲小说,对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印象深刻,所以这四种书的封面均出现了皎洁的大月亮,或在树梢,或在田野上,而《流言》初版本封面是安谧的夜晚,天空出现了一轮明月,使读者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1)

1968年6月台湾皇冠初版《流言》@废纸帮

那么,既然《流言》台湾皇冠初版封面由夏祖明设计,何时又改由张爱玲自己设计封面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张爱玲何时开始为皇冠设计自己作品的封面。上述四种作品集出版之后,台湾皇冠1969年推出的第五种张爱玲作品是长篇《半生缘》, 装帧从封面到封底,由男女主人公半身像组成一个别致的图案,但设计者不明。

1976年3月,张爱玲小说散文集《张看》由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装帧由张爱玲亲自设计,前勒口印上了“封面设计张爱玲”字样。封面图案由橘黄和粉红两色组成,书名竖排近书口,作者名为张爱玲签名式,而书名和作者名右侧上下贯穿一黑长条,内有一只眼睛,正暗合作者“张看”之意。同年5月,经宋淇安排,《张看》马上由皇冠推出台湾初版,装帧完全沿用香港初版的设计。也就是说,台湾初版《张看》的装帧是张爱玲本人设计的,时在1976年5月。

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2)

1976年3月 香港出版《张看》@废纸帮

一年多之后,1977年8月,张爱玲唯一的学术著作《红楼梦魇》 由台湾皇冠推出,前勒口在“张爱玲的作品”目录之上,还有两行字:“封面设计张爱玲”。这就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张爱玲为台湾皇冠设计封面的自己第二部作品是《红楼梦魇》。该书封面在深绿底色之上,纵横交错排列着大大小小七个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的京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张爱玲的封面设计勾连两者,可谓独出机杼。

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3)

1977年8月台湾皇冠初版《红楼梦魇》@废纸帮

除了皇冠的《张看》和《红楼梦魇》两本初版本的封面是张爱玲自己设计的之外,她还为《流言》1977年6月这一版设计了装帧,这一版《流言》前勒口清清楚楚地印着“封面设计张爱玲”。这个《流言》新装帧令人耳目一新,只有天蓝和嫩绿两种色彩,天蓝为底色,嫩绿泼墨般撒在其上,巧妙地组成封面封底互为颠倒的画面。在笔者看来,这是张爱玲设计的数个小说散文评论集装帧中最为抽象,也最为别致的。此后,《流言》1978年6月版和1979年6月版也都采用了她设计的这个颇有意思的装帧,只是封面封底图案色彩略有浓淡而已。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除了鲁迅,为自己作品设计装帧最多的是张爱玲。

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4)

1979年6月台湾皇冠版《流言》@废纸帮

2016年9月11日

本文摘选自

张爱玲思想主张 除了鲁迅谁也不服(5)

陈子善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耨勤而耕深,本书可视为其长年研究的一个缩影。所论多建基于第一手资料之上,不乏稀见版本、手稿、书信,既谈及鲁迅、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巴金等大家名作,也发掘了一些相对鲜为人知的作家作品,以拾文学史之遗。书中析述文辞,校释版本,品鉴装帧,漫说文人文事。如此挖掘考辨,摘抉隐微,显发文学史的多重面向,亦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延拓出更深层的阐释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