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咬文嚼字怎么办(每日咬文嚼字份内)

来源:《咬文嚼字》杂志作者:姚博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是咬文嚼字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是咬文嚼字怎么办(每日咬文嚼字份内)

老是咬文嚼字怎么办

来源:《咬文嚼字》杂志

作者:姚博士

问:前两天在一张报纸的一篇文章中见到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份内之事,不必客气。”直觉告诉我,句中的“份内”写成“分内”比较好,但道理在哪讲不清楚。到底是“份内”还是“分内”,原因在哪?

——上海中山北路 张春玲

答:推荐使用“分内”。“分”和“份”是汉语运用中的难点,经常让人分辨不清。

最早只有“分”。“分”读fēn,从八(象分别相背之形,义为“别”),从刀,本义是分开、分割。“分”的引申能力很强,义项众多,《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收有30多个。这显然会给理解、使用带来负担。

为了便于区分,“分”在运用中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另立门户,读成了fèn,比如成分、情分、本分。这个分化,无疑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分”分化为两个读音以后,各自的义项还是很多,理解、运用的负担还是很重。

后来,“分”读fèn时又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加单人旁写成了“份”。不过,读fēn时并未出现这种分化。所以,凡是读fēn,都写成“分”,不加单人旁。

那么,“分”的哪些义项分离出来写成了“份”呢?情况很复杂,甚至很“混乱”,时而“分”时而“份”,此人“分”彼人“份”,混用非常严重,并且产生了一批既用“分”也用“份”的异形词。不过,考察语用实际,不难发现一个大致的“分离”眉目。下列义项倾向用“份”。

第一,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等份、份额、份饭、份钱。第二,用在省、县、年、月等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第三,表示程度,如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第四,作量词,分两种用法: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一份饭、一份礼物、把蛋糕分成三份;用于报刊、文件等,如一份《人民日报》、合同一式两份。这些义项在意义上其实有关联,后几个义项都是从第一个义项引申或虚化而来。

除此以外,其他义项倾向用“分”。

第一,表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职责、权利等的限度,如“分内”“分外”“本分”“过分”“恰如其分”“非分之想”等。第二,表示情谊、机缘、资质等因素,如“情分”“缘分”“天分”“看在老师的分上”等。第三,表示成分,如“养分”“盐分”“水分”等。

可见,张女士所提到的那句话中用“分内”比较妥当。

还想指出的是,“身份”的“份”义同“分内”“分外”等词语中的“分”,按道理应该是“身分”而不是“身份”。用“份”,是历史造成的。1949年香港人开始使用“身份证”,现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但使用的还是“身份证”。可能受香港影响,1984年内地颁发的也是“身份证”,30年过去了,“身份”沿用至今。

社会上一直有争议,认为按学理应用“身分”才对。但把“身份证”改成“身分证”绝非易事,也不现实,只好承认现实,“将错就错”,维护“身份”的合法地位。工具书过去都一边倒地只收“身分”或以“身分”为首选词形,现在大都首选“身份”,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

责任编辑:杨娜

转发:魏淑静

审核:郝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