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浅析这场由谎言和语言暴力所引发的悲剧及其现实思考)

作者丨小朋《驴得水》这部电影,我是奔着任素汐去看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浅析这场由谎言和语言暴力所引发的悲剧及其现实思考)

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

作者丨小朋

《驴得水》这部电影,我是奔着任素汐去看的。

该片上映于2016年10月,由任素汐主演,是开心麻花制作的第2部电影,被网友评为国产好剧,且被定义为喜剧。但《驴得水》的上映海报的宣传语是“讲个笑话,你可别哭”,从这句话里,就能看出其喜中带悲的情感色彩。

《驴得水》电影海报

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偏远山村学校三民小学,一个从神窑洞改造的校舍里,一个校长,三个老师坚守着乡村教育最后的阵地。

听着悠扬的口琴和张一曼(任素汐饰)哼唱的《我要你》,我想大多数人会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电影,但随着剧情往后发展,谎言不断升级,真相也随之揭开,同时被撕开的还有人性,一份悲情油然而生。

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还有理想主义,在偏远山区里,4位老师,学生总数才6个人,这4位教师,可以说都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他们把要做好乡村教育当成是自己的人生使命。

有着浪漫情怀的张一曼老师

但在这个学校里,却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他们以为可以一直隐瞒下去的谎言。仿佛只要内心高尚就可以泯灭所有的罪行。可是他们却不知道,理想主义的坍塌就是从说谎一点点开始的。

在《驴得水》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三个元素:说谎、语言暴力和理想主义的破灭。接下来我会就这三个元素逐一分析这部电影。

一个因谎言而起的悲剧

故事要从一头驴说起,因偏远山区资源匮乏,几位老师不得不用一头驴去挑水,作为全村最聪明的几位教师,他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用这头驴的名字来领薪水,不仅解决了水的问题,还顺便可以用这一笔经费捞点好处用于自身。

看似合情合理的谎言,是这场悲剧的开始。

驴得水

虽然山区条件不好,他们倒也活得快乐自在,如果事情就这样继续下去该多好。

然而一通电话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平静,教育部特派员要来检查,重点检查对象就是这位“吕得水”老师。

他们找来了给学校修下课铃的铜匠来顶替驴得水,以化解这次谎言可能会被拆穿的危机。

一个谎言诞生,就要用一百个谎言来补,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是淋漓尽致,他们试图用更多的谎言来捂住一个谎言,却把事情搞得越来越无法收场。

最后的结局是谎言还是被拆穿了,谎言拆穿自然要有人承担后果,虽然最终教育部没有惩罚任何一位老师,但张一曼却自杀了。

特派员要来听吕得水讲课

语言暴力在这部电影里所起的作用

初看这部电影,第一感觉是谎言导致了悲剧发生,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还和语言暴力有直接关系。

为了让铜匠继续装吕得水老师,张一曼选择了“睡服”这样的方式。看似为了学校,为了学生,有着高尚品格的老师,演绎着放荡女人的戏码。就这样,老实的铜匠被折服了,还获得了性启蒙。

张一曼出主意要睡服铜匠

对于张一曼来说,她的目的实现了,她就是要利用铜匠,以防谎言被识破,到此交易结束。

但铜匠却动了真情,他舍不得离开张一曼,在临走的时候还唱起了情歌。他看着张一曼的头发对她说你的卷卷真好看,在那一刻,你会看到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觉,张一曼还剪了一缕发丝送给铜匠。

铜匠的妻子,一个平凡的妇人,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看上去有些蛮横,她很快发现了端倪,仅仅是因为她发现丈夫学会了咬耳朵之类的新花样。

铜匠妻拉着铜匠要找到诱惑丈夫的女人

她找到了学校,要揪出那个和他丈夫有一腿的女人,找不到便誓不罢休的姿态,让张一曼不得不承认那个人就是自己。

接下来的一幕炸了,张一曼为了劝铜匠跟妻子回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在我心里就是个牲口”。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铜匠的心。

张一曼的这句话中伤了铜匠

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原本要为了张一曼和妻子抗衡,不跟妻子过了,农奴要翻身的那股劲简直是男子气爆棚,可是在这个软弱的男人刚刚站起来的时候,却被自己心爱的女人一句话再次打趴到了地上,铜匠被打回了原形。

对于一个人来讲,最大的伤害莫过于你将心交给了对方,却又被对方踩到了地上蹂躏,昨夜还是温柔乡,今日却是一把刺刀扎在心上。语言暴力在这部影片里就是那把刺刀,只是连张一曼都不知道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

张一曼从未爱过铜匠,他只是被利用的,在所有人眼里他就是个工具,为了掩饰谎言而揪来的工具。

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因为美国慈善家罗斯先生要来看望人民教育家吕得水先生,老师们就再次找来了铜匠。

铜匠提了条件,要学校开除张一曼老师,原因是她被张一曼骂是牲口,他觉得受到了羞辱,而特派员想到了一个公平的主意,不开除张一曼,要所有人骂她,骂到铜匠满意为止。

曾经喜欢张一曼的裴魁山老师,因为张一曼的“移情别恋”对她怀恨在心,这下可算是找到了机会,他骂张一曼,带着一种得不到的就要毁掉她的恨意,火药味十足。

裴魁山用语言中伤张一曼泄愤

他说张一曼老师,实话实说,你就是个臭婊子,你原来在城里干的那些事谁不知道,你就是个过街老鼠,你还好意思挑三拣四,你真不要脸,你有什么资格挑别人,有人睡你那是给你脸,你就是个共同厕所,走到今天就是活该……

句句扎心。

骂完了,铜匠还是不满意,即便是张一曼自己扇了自己几耳光,他还是不满意,他要人把张一曼头发剪了。

张一曼的丑态暴露无疑,而揭开他丑恶面纱的竟是她没有放在心里的铜匠,以及整天和她嘻嘻哈哈志同道合的同事们。

之后的张一曼,疯了。

张一曼疯了

这个剧情让我想到《霸王别姬》里的一个场景,段小楼和程蝶衣为了自保而检举羞辱对方,呈现出人吃人般的景象,最后的矛头指向到菊仙身上,他们揭露菊仙的丑事,骂她,羞辱她,结果是菊仙自杀了,她承受不了丈夫对自己的羞辱。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就是用语言暴力来煽动剧情。

语言暴力,是对一个人人格上的侮辱,它的杀伤力能击碎一个人的底层自我认知,最终导致自我瓦解和崩溃,尤其是那些来自最亲近的人的语言暴力,更是令人心碎。无论是张一曼,还是菊仙都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

有一个词叫以牙还牙。可以说张一曼承受的折磨,正是铜匠承受的痛苦现实化的演绎。他的痛苦没办法言说,就只能借用他人之嘴,他人的行为来解气。况且,如果是他骂张一曼,远没有张一曼最在乎的人来骂更有火药味。

理想主义的破灭

张一曼在电影里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她追求浪漫和自由,她手里摘的花,嘴里唱着的歌,强上贴的画,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一点。

从张一曼的屋子里就可以看出她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气息

也正是这份理想主义和高尚的情怀,才使得这几位老师聚集在这个偏远山区里,不亦乐乎的做着教育这份工作。

而与之相反的人物就是铜匠妻,她是现实派人物的代表。

在听到张一曼说铜匠是牲口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你们才是牲口”,这句话极为讽刺。

在所有人都在为了一个谎言而演戏的时候,是她搅乱了局,破坏了铜匠和孙佳的婚礼。当士兵用枪指着她,她一巴掌把枪打到了地上。要抓老公的回家的她,轻松瓦解整场骗局。

铜匠妻子大闹婚礼现场,抓铜匠回家

大家都在在意利益,欲望越来越多,唯有她在意的是她的丈夫。

更为讽刺的是,孙校长是这个谎言的头子,他的口头禅是做大事要不拘小节,这也是理想主义的特点,他以为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就可以不拘小节,就可以说谎,其实是走偏了路。

“理想主义”就是一个气球,需要用力往里吹气,它才能飞得高远,但在遇到“现实”这根针的时候,它就会砰的一声炸掉。

结局就是张一曼死了,她的死也象征着理想主义的破灭。

张一曼是整个谎言一份子,也是谎言的牺牲品

这部剧带来的现实思考

谎言和理想主义有着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像是保护罩,把一个人隔绝在真相之外,它们同样有着自欺欺人的味道。

但谎言和理想主义最终都会被真实和现实戳破,虚幻的东西经不起现实的检验,唯有真实示人,才能减少麻烦。

另一点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确实解气,但它的毁灭性也会反噬到自己身上,最后导致引火上身。

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就像是一个回旋镖,你发出什么,就会收回什么,不要妄图欺骗和伤害他人,没有谁是可以被随意伤害的,所有选择最后还是要由自己来买单。

张一曼为大家制作的校服,让人想到两个词:青春和纯真

《驴得水》这部电影的主创周申说:

不能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去做错误的事,不能在你追求美好目的的过程中突破底线。

而我认为,真实和善良就是一个人的基本做人底线,也是最好的防护罩。


作者:小朋,二级心理咨询师,用简单的文字,书写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愿你好好生活,好好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