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的美文(热评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更要燃出奋斗的焰火
37年前,电影《人到中年》热映,轰动一时,当时大约有1.5亿人看了这部电影。12月22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播出第十期,在节目中,戏剧总导演田沁鑫联袂左小青、郭晓东等演员,重新演绎这部融入中国人记忆的影片;电影导演之一孙羽的夫人杨幸媛以及主演潘虹、达式常,则共同回忆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而现实版“陆文婷”宋广瑶大夫和其丈夫谭天秩大夫的事迹,更是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医者仁心”。
电影《人到中年》改编自作家谌容的同名中篇小说,该小说1980年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后,有的读者看得“枕巾都哭湿了”。小说以眼科医生陆文婷为主人公,塑造了新旧时代交替中中年知识分子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的艺术形象,引人共鸣,感人肺腑。比如著名作家巴金表示,到处都有陆大夫,她(他)们就在我们的四周。她(他)们工作、受苦、奋斗、前进,或者作出成绩,或者憔悴死去……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
《光明日报》不久前披露的一段往事,让人震撼。1982年年底,《人到中年》完成送审,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了一场中青年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观看影片的座谈会,大家观影时激动不已,一片唏嘘,舞蹈家陈爱莲哭湿了三块手绢,女排主教练袁伟民这么一个硬汉也忍不住掉泪。去医学院放专场,大家在看时就喊起口号,泪眼模糊地喊着:“我们就是这样的啊!”
“什么时候再有半间房就好了,哪怕六平方米、五平方也行啊,只要能放下一张桌子……”影片中的台词,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居住条件逼仄的真实写照。影片中达式常饰演的科技人员一脱衣服,露出T恤上面的几个破洞,这个细节,更是让一些观众眼泪“哗哗而出”。
在这期《故事里的中国》中,戏剧总导演田沁鑫认为:“我们这次选择的这部《人到中年》,不单是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这种双重压力和人到中年的困惑。”人到中年,确有迷茫,现实中有人说“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有人感叹“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更多的中年人则有一种“回眸是春,望眼是秋”的苍凉。殊不知,人生是用来奋斗的,中年是人生的成熟期,更有理由也更有能力奋斗不息,正如《故事里的中国》所传达的基调:奉献与坚守。
无论电影《人到中年》,还是《故事里的中国》中的经典重现,都值得激赏。“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这样的告白与吟哦打动人;潘虹饰演的医生定义了何谓医者仁心,这样的医生让人心生敬意;知识分子负重前行,全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中,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感动……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道出了知识分子群体在那个年代渴望振兴中华的集体心声。
有个背景不能不提。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向大会作了题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发言,切中了知识分子所思所想。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则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发言:“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更是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崭新气象,鼓舞人心。
那是科学的春天,也是知识分子的春天。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百废待兴的年代,知识分子有了用武之地,哪怕身居陋室,哪怕报酬微薄,也干劲十足,矢志当好单位的骨干、各条战线的支柱。
三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知识分子待遇大有好转,社会地位高,最关键的是处在大有所为的优越环境中。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开启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新篇章,正如有人评价,这是新时代的科学春天,这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春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不正因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陆文婷”吗?不正因为知识分子埋头苦干发挥了巨大作用吗?谌容说过,“有的同志把陆文婷比作天上的一颗星星,说她在我们的生活中静悄悄地放着光芒。我同意这个比喻。我认为,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星星,组成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灿烂的夜空。”正是因为陆文婷身上那种风范在一代代知识分子身上传承,我们才更有底气畅想未来。
“多好啊,生活!”热爱生活,忘我奋斗,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人生都要燃出明亮的焰火,都把奋斗与家国命运融洽一起,这也许正是本期《故事里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文丨秦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