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

导读:本期内容主题仰卧起坐的是与非。看似普通的仰卧起坐,在不同人眼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国外已经全面废弃,国内我们还在坚持,孰是孰非?通过阅读以下内容,你将会有清晰的答案。除此之外,你也能学到标准的仰卧起坐动作指导,以及认识常见的错误和危害。

国外反对仰卧起坐的声音

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健身动作。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需要有较好的上肢力量,否则你可能一个也做不了。而相比俯卧撑和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的难度就小一些,大多数人连续做10几个都不成问题。

但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反对做仰卧起坐呢?甚至国外的一些专家建议全面废弃这项运动。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2)

图片来源于 NavyTimes 官网

2010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脊柱生物力学教授斯图亚特·麦克希尔,曾公开表示过仰卧起坐的弊大于利。他声称做仰卧起坐就像折一根电线,如果反复地折弯掰直,最终会在某一点上出现破损。同理坚持做仰卧起坐会对腰椎造成相当大的压力,长此以往腰椎必会劳损受伤。

2016年7月,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网站也发布过相关建议取消仰卧起坐的文章,他们的理由是仰卧起坐极大可能造成背部腰椎的损伤,而且他们觉得平板支撑会是更好的锻炼核心肌肉的动作。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3)

图片来源于 NavyTimes 官网

同时我也在美国《海军时报》官网看到了,关于美国海军体测将废除掉仰卧起坐,并引入平板支撑动作的报道。

国内对待仰卧起坐的态度

对比国外人们似乎都在“嫌弃”仰卧起坐的态度,我们国内对其态度好像有些不同。

家里有小孩上小学的人可能都知道,我们国内的小学教育要求,小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要仰卧起坐单项考试。以小学三年级男生为例,1分钟坐16个算及格,做36个得80分,做48个才是满分。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单项指标评分表

同时我们也会经常在学校的操场边,公园的健身区域看到很多仰卧起坐的设施,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经常用它来锻炼身体。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代表我们的媒体和专家就支持这项运动,他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为此小开专门查阅了国内比较权威的媒体《科普中国》官网,并且找到了很多相关的科普介绍。

来自人民网编辑的一篇《仰卧起坐这么危险 还要不要做》告诉我们,“不是仰卧起坐运动本身有问题,而是传统的仰卧起坐动作出了问题”。由于我们从小接受的仰卧起坐动作很多就是错的,比如我们从小教的动作规范是屈腿、双手抱头使上肢下压,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是错的。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5)

图片来源于《科普中国》官网

据《科技日报》报道,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健康与恢复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鹏表示,在进行仰卧起坐时,很多人会双手抱头,但是对于髂腰肌或腹直肌力量不足的人,采用这种动作就会使颈部肌肉代偿发力,增加颈椎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或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脊髓休克。

至于“仰卧起坐导致瘫痪”的谣传,赵鹏主任表示,仰卧起坐时动作不正确确实会损伤腰椎,但是导致瘫痪的可能性很小。

仰卧起坐动作解析

虽然仰卧起坐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它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毕竟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专家告诉我们,经常做仰卧起坐可以锻炼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方肌等腹部肌群,并且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有保健的作用。

当然这些好处是建立在标准的动作基础之上,那么标准的仰卧起坐该如何做呢?小开参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将仰卧起坐总结为以下3个动作:

动作一:起始动作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6)

起始动作-图片素材来源于 wikihow.com

平躺在瑜伽垫上,膝盖自然弯曲呈90度,全脚掌接触地面,如果核心力量不够的话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固定双脚,然后双手手指放在耳朵后面,手肘弯曲并指向身体两侧

动作二:仰起动作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7)

仰起动作-图片素材来源于 wikihow.com

用腹部发力,感受腹部肌肉收缩,把你的躯干向上抬起尽量靠近你的大腿,动作要平稳。当你抬起你的躯干时,你的下背部应该离开地板,此过程保持呼气状态。

动作三:下卧动作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8)

下卧动作-图片素材来源于 wikihow.com

同样是腹部发力,缓慢降低你的躯干到地板上,回到起始动作的位置,此过程腹部肌肉处于收缩,保持吸气状态。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9)

完整动作-图片素材来源于 wikihow.com

在保证动作标准的情况下,重复以上三个动作尽量做更多个。一般情况下,建议做3组,每组做12~15个,组间歇30秒。

常见的错误动作以及危害

小开觉得,之所以有很多人建议废弃仰卧起坐,多数是因为他们有过错误的引导或者受伤的经历。

以下这5种常见错误的动作很容易损伤脊椎,如果你也存在需要及时纠正。

错误一:双手抱头过度前屈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0)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这可能是做仰卧起坐受伤的最主要原因。国家体育总局的专家告诉我们,采用双手抱头,会迫使头部过度前屈,颈部代偿发力,从而增加颈椎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此动作对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来说,伤害尤为明显。

正确的动作:双手交叉贴于脑后或者双手放在耳朵后面,不要双手用力托住后脑勺。

错误二:用颈部肌肉代偿发力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1)

仰卧起坐是锻炼腹部肌肉的动作,很多腰腹力量不够的人,在抬起躯干时会用颈部肌肉代偿发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颈部肌肉过度发力致使扭曲,自然就会压迫颈椎关节和神经,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拉伤。

正确的动作:除了腹部肌肉发力意外,其他部位自然放松。

错误三:仰起和下卧的动作过快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2)

仰起和下卧的动作过快会通过惯性减轻腹部的力量,从而对腹部肌肉的锻炼大打折扣,同时动作过快可能会增大动作幅度,从而增加脊椎受伤的风险。

正确的动作:仰起和下卧时动作尽量缓慢平和,动作与呼吸节奏保持一致。

错误四:仰起时脚离地

仰起时脚离地会牵动臀部肌肉发力,并且身体为了保持平衡,还会自然地弓背,伴随使劲抬头。这样的话完全就不是仰卧起坐的姿势了。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

正确的动作:双脚始终不离开地面,如果核心力量不够可以将脚固定在某个地方,或者让别人帮你压着。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3)

错误五:下卧回到地面时完全放松

如果下卧回到地面时身体完全放松,就会间歇地减少腹部的收缩,降低仰卧起坐难度,并且在此抬起躯干时会瞬间对腰椎施压,容易造成损伤。

正确的动作:腹部肌肉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收缩的状态,下卧回到地面时上身肌肉不能完全放松。、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4)

仰卧起坐是否应该废弃

了解了这么多,究竟仰卧起坐到底还要不要做呢?小开觉得,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说不好就觉得不好,也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仰卧起坐的产生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在保证动作标准的情况下,坚持做仰卧起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大多数腹部力量薄弱的人,和动作不标准的初学者,建议少做或者不做,可以用平板支撑,卷腹,或者半程仰卧起坐等动作代替。

但是对于很多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们,如何避免小朋友做仰卧起坐受伤呢?小开觉得既然非做不可,那么就一定要保证动作标准。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5)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人民网给出了判断仰卧起坐是否标准的依据是:如果仰卧起坐时,明显感觉只有腹部在发力,做完后腹部发胀,有刺痛感,那么说明你的动作是正确的。如果仰卧起坐时,感觉颈部肌肉明显收紧,颈椎劳累程度超过腹部,那就说明你的动作是错误的。

对于小开我来说,我其实很少做仰卧起坐,因为我觉得平板支撑,卷腹等动作会比仰卧起坐更高效。

总结

如今很多人对仰卧起坐持反对的态度,也有很多专家和媒体报道仰卧起坐的危害性。但是我们要弄清楚仰卧起坐的是与非,首先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动作十分标准。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的动作规范:做仰卧起坐时,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双手交轻轻贴于脑后,脚掌始终保持在地面。仰卧时只有腹部发力,躺下是两肩胛骨轻轻接触地面然后再仰起躯干。

为什么抱头仰卧起坐那么难(仰卧起坐是与非)(16)

容易导致颈椎和腰椎损伤的错误动作包括:

  1. 双手抱头过度前屈
  2. 用颈部肌肉代偿发力
  3. 仰起和下卧的动作过快
  4. 仰起时脚离地
  5. 下卧回到地面时完全放松

至于有“仰卧起坐导致瘫痪”的谣传,专家告诉我们致瘫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此,我们明白了仰卧起坐并不应该完全废弃掉,因为在掌握了标准动作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做仰卧起坐来锻炼腹部。但是针对大多数腹部力量薄弱的人和动作不标准的初学者,还是建议少做或不做为好。毕竟有平板支撑,卷腹这些更高效的锻炼方式。


开练吧,专注健身和跑步,坚持分享原创内容,有料更有心!你的点赞和转发是我创作的动力!

#运动课代表# #冬日甩肉大作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