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前的五个人现状(岳飞墓前原本跪着5个人)
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史·岳飞传》
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角有一处景点——杭州岳飞庙,去过西湖的人,想必也去过此地。
这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纪念庙。
对于岳飞,不少人也并不陌生,尤其是他背后刺字的故事,更是感染了无数人爱国的豪情,岳飞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但是岳飞却死得很冤当然也不值,他身为将军,没能死在战场上,反而被人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着实让无数人义愤填膺。
既然说到了岳飞的死,又不得不说秦桧,此人是陷害忠良的大奸臣的“最佳代言人”,而岳飞就是被他给害死的,不过害死岳飞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只有秦桧一个,细细算来,应该是一群人。
具体有谁呢,其实看看现在岳飞墓前跪的人就知道了。
现在的杭州岳飞庙,岳飞墓前一共跪着四个人: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
不过“跪”在岳飞坟前的人,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开始只有秦桧和王氏两人,后来又慢慢增加,最多的时候有6人,后来又减为了5人,而现在看到的则是在5人的基础上又减少了一个,那么最后少的这个人是谁呢?
是罗汝楫。
我们就来看看为何此人可以不用跪了,是人们误解了他,还是另有隐情?不过说此之前,我们还得先看看现在依然在岳飞墓前跪着的四个人,他们都做了什么事。
秦桧和王氏。秦桧很厉害,至少在当时做到了只手遮天,他是南宋初期最有实权的人物,曾前前后后担任朝廷的宰相十九年之多,这样一号人物,不思如何挽救朝廷面临的危局,而是一味的主和,割地、称臣、纳贡是秦桧对待金兵的三大法宝。
而岳飞刚好是和他相反的,岳飞认为求和就是妥协,而妥协却换不回和平,因为贪婪者总是不知道满足的,所以岳飞的态度就是战,只是可惜,岳飞有心而无权势,他的呐喊最终成为了被秦桧施加莫须有罪名的借口,最终秦桧冤杀了岳飞。
王氏是秦桧的妻子,那么他在秦桧冤杀岳飞这件事上又做了什么呢,其实是教唆和添油加醋,当秦桧拿下了岳飞父子把他们下狱之后,朝廷里很多人都为其鸣不平,有人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
秦桧支支吾吾,回答出了三个字“莫须有”,当众人斥责秦桧时,他的妻子王氏却在一边提醒众人,放虎易,擒虎难,就这样几个字,彻底把岳飞推向了悬崖,所以在全国各地,几乎有秦桧跪着的地方,那就一定少不了王氏。
张俊和万俟卨。张俊起初很有名,也是积极的主战派人物,一度被誉为南宋的名将,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曾经在对敌的战争中,也取得了几次胜利,使得自己有了些许名气,可是人总是会变的。
张俊也是这样,他在为政上,远远比岳飞来的更加圆滑,这让张俊在宋高宗和秦桧眼里异常“可爱”,当张俊看准了宋高宗和秦桧想收回兵权时,他就首请纳宣抚司兵权,以至于使得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当然也趁机收回了韩世忠和岳飞的兵权,之后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然后又积极帮助秦桧制造伪证冤杀岳飞。
万俟卨,这三个字读(mò qí xiè),此人如果不是和岳飞挂上点关系,历史上或许能知道他的人很少,他是秦桧的忠诚拥护者,后来也做到了丞相之位,不过此人却积极贪婪,原本只是依附秦桧,后来却与秦桧争权,结果遭到了罢黜。
而他在冤杀岳飞这件事上,也是“出力”颇多,岳飞的实际罪名,就是此人费尽心思“找”出来的,比如说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再比如说岳飞私自逗留淮西等等,所以万俟卨跪在岳飞面前也是应该的。
罗汝楫。罗汝楫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也不大,后来到了清朝之后,有人认为此人也是岳飞被冤杀的帮凶,于是就有人把罗汝楫的像也“跪”在了岳飞的墓前。
可是到了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岳飞墓前的这些“人”需要重新铸造,据说主持铸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卫,李卫就是电视剧中李卫当官的那个李卫,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大清官,而我们现在在西湖所见到的岳飞墓前跪着的人像,就是在那个时候重铸的。
李卫认为罗汝楫只是秦桧手下的一个办事员,让他跪在岳飞墓面前饱受人们的唾骂,还不够资格,如果把罗汝楫这样的人物都铸造出来,那人可就很多了,于是就在这次重铸中,就去掉了罗汝楫的人像。
其实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罗汝楫是依附秦桧的,在岳飞被冤杀一事中与中丞何铸交章论岳飞的“罪”,这就是他所做的,仔细想想,也确实,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受秦桧的指使,相比较上面说到的四人,他确实还不够“资格”。
结束语:杭州西湖岳飞墓前原本跪着5个人,现在少了罗汝楫,只剩下了秦桧夫妇、张俊、万俟卨4个人了,不过在其它的一些地方,跪着的人并不全是这四人,不过无论怎么少,秦桧夫妇都是少不了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秦桧是岳飞冤死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吗,当然是,不过还有一个更为可恶的人,他就是下令杀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所以最该跪下的人应该是赵构才对,作为一个皇帝不能任人唯贤,不能明辨忠奸,以奸臣为忠臣,以忠臣为佞臣,这样的宋朝又怎能不灭亡呢?
岳飞死得不值,却永远被人们敬重,秦桧等人虽然大多数得到了善终,但却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得动弹,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公正性吧,正所谓:正义和公道自在人心。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宋史》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