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挖开一座夫妻合葬古墓 2005年湖北重大发现
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大墓,从1998年起至今竟发生了九起盗墓未遂,这就是朱元璋第24子郢靖王朱栋与其王妃郭氏的合葬墓。
2005年湖北省文物局终于作出对郢靖王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的重大决定,盘旋于历史长河上团团迷雾终于得到解答。
开墓困难重重
郢靖王之墓历经中国风云变幻,饱受各式摧残。
据《兴都志.卷之七》记载:“郢靖王墓享殿七间、东西厢十间、神厨五间、宰牲房三间、鼓楼一座,碑亭一座、柩星门三间、劵门三间、红墙周回一百二十七丈、内功住宅一所。”
然而这史料中所记载的如此宏伟的地上规模如今却只剩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因为1937年日军侵华时,残忍日寇将地上的陵园建筑尽数摧毁,令人扼腕叹息。
不仅如此,受盗墓团伙猖獗活动影响,郢靖王之墓经历数次盗墓,仅盗洞就深达8米,地下建筑损毁更是难以估量。
2005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了以2001年参与梁庄王墓发掘的钟祥博物馆副馆长刘卫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院文清等专家为主的“湖北省明代郢靖王墓考古发掘工作队”。
以对遭受数次破坏的郢靖王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伊始,专家们需要先对陵墓进行初步的地质勘察与文献查找等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封土层规模与查阅史籍,专家们一致认为郢靖王墓的规模要大于与其相邻的梁庄王墓,并且大致明确了墓道的大致走向与长度。
有先前同一时代梁庄王墓的发掘经验,考古队队员以为郢靖王墓工作应该开展得异常顺利,哪知仅是开启墓门便困难重重。
2005年11月21日,郢靖王墓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首先需要清理出墓道,根据以往经验,郢靖王墓这种岩状墓顶,大掀顶的挖掘方式是最为理想的,然而,施工队在挖掘时却并没有那么轻松。
民工们用镐重重地砸在地上,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但是挖掘效果甚微,这土地不知为何竟异常干硬,好不容易翻出来的泥土还夹杂着许多不知为何物的细小颗粒,这就导致原本计划一个星期完成的墓道清理工作延长至一个月才结束。
这还只是第一重考验。
好不容易完成艰难的墓道清理工作,三块巨石首先出现在众人眼中,三块巨石呈倒“品”字型结构,两块巨石严丝合缝的立于一块平躺的巨石之上,形成一道浑然天成的“铜墙铁壁”,想必这就是郢靖王墓经历那么多次盗墓活动仍能完好无损的原因之一。
怎样才能打开这石障呢?炸药肯定是不能用的,一是因为不明确石头到底有多厚,炸药的量就无法精准安置,二是因为石头倒塌方向不受控制,万一向室内倒塌后果不可设想。
经过一番讨论后,施工队决定用笨办法:
他们先是运来了一堆轮胎并将它们摞至与底层巨石一样的高度,然后工人们站在轮胎上对准石缝人工撬门,随着石屑“簌、簌”落下,石门终于在不懈努力下轰然倒塌。
石门后是金刚门,与石门不同,郢靖王墓的金刚门看上去竟歪歪扭扭的,一般来说金刚门是墓室大门外极其重要的一道关卡,非常坚固,故被专家们成为金刚门,而这个像是随意垒成,与郢靖王身份极其不符。
怪事还不止这一件。
施工队刚把金刚门的砖撬开一道缝,众目睽睽之下瞬间就有股白气从缝中泄出。
“快撤!”
大家第一时间就想到这可能是郢靖王墓的一种防盗措施,极有可能是有毒气体,在场的媒体、警察、考古队都迅速捂紧了口鼻。
考古队专家都有着丰富的地上考古经验,这飘满白雾的陵墓却是第一次见,本着尽职的想法,专家还是决定研究清楚这气体究竟是什么,他们随即用橡胶管伸进缝隙抽取空气灌入矿泉水瓶,紧急送往研究中心进行成分分析。
尽管怪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发掘工作还是需要正常继续下去。
等到白雾散尽后,施工队才敢小心翼翼地上前,确定没有危险后十分轻松的拆除了歪歪斜斜的金刚门。
金刚门后,是两扇用朱红涂抹的通红大门,因着石门和砖制的金刚门的保护,木门保存极好,颜色鲜艳,也没有腐烂的迹象,考古专家们大喜过望,郢靖王墓的阵容终于要见天日了。
一般陵墓的大门后都放置有顶门石,而郢靖王墓朱红色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合拢,中间留有缝隙,黑洞洞的。
而且即使眼前木门保存良好,专家们也不敢轻易推开,因为陵墓至今已经历600多年风霜,木门的门轴极有可能已经腐朽或者不能承受门转开的力度,同时木门若是太脆弱向内倒塌的话,极有可能会损伤门后放置的文物。
专家们只能另想它法,他们对着当地农户家的门轴仔细研究,突然脑袋一拍想出了个好主意,既然大家因为不知道门后有什么而不敢轻易行动,那么第一步应该搞清楚门后的空间。
于是他们用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和一截导管制成了一个简易“探视眼”:把摄像机从门缝伸进去,人们在门外通过笔记本电脑观察摄像机传来的影像。
用了这个方法,郢靖王墓的墓室内部终于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屏幕大家看见不仅门后了无一物,同时墓顶铁制的门轴保存极为完好,具备推开的条件,这无异于给专家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但为了保险起见,大家还是决定留一扇门,即只打开一扇门以减少一切可能的损失。
这一波三折疑点重重的开墓工作终于看到了终点。
腐烂的木箱与七具女尸
“吱呀”一声,红色大门被成功推开,考察队长舒一口气,然而眼前的情形又让大家的心紧紧揪成了一团,之间地上全是坑坑洼洼排列有序的小坑,这里之前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存在的。
“不会是盗墓贼没从大门进,而是从其他地方进来把东西都给偷走了吧!”专家们面面相觑,心里不禁泄气地想。
幸好事件出现了转机。
“看这里!”一名队员蹲下身仔细查看时发现有一个坑中尚存一个木俑,再仔细一看,地上的小坑似乎都尚有些木头渣显示着木头存在痕迹。
结合规模一想,事情有了答案,这地上应该原是一批木制的礼器,只是因为某种原因都被腐蚀了。
可是这墓室地面十分干燥,而且郢靖王墓地处高地,理应不会有什么液体进入,而且大门门轴保存完好,没有被腐蚀的迹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地礼器都被腐蚀呢?
没有办法,专家们只能再继续观察周围环境看是否还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果不其然,考古队专家从四周的墙面找到了答案,研究员发现墙上有多处水浸线,最高处达到1.7米之高,这说明墓室遭遇了不止一次的水浸,而门轴在2米高的墓顶,自然没有受到水的侵蚀。
当下这是最好的解释了,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专家们只能先放下疑惑继续探索。
通过初步调查,郢靖王墓的内部由东西两个耳室、面积较小的前室、长方形的中室以及面积最大的后室组成,总体呈现“亚”字型结构,面积超过90平方米。
前室地面一片狼藉,主要放置一些木制的礼器,已经全部损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仅需施工队做清理工作即可。
考古队专家们继续深入,经过前室便是中室,两室中间有一石门槛,据推测,这里原先应该有一道木门起到屏风作用,只是随墓室多次进水导致木门倒塌腐朽。
中室比起前室显得非常空旷,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地上有几口大箱子留下的痕迹,可惜的是,同样受洪水的影响,箱子已经全部腐烂,里面的东西也荡然无存,从仅剩的残渣只能大致推测这几口箱子是装衣物字画等有机物用的。
中室清理工作很快结束,专家们下一步来到两个耳室,耳室终于不再那么空荡,地上撒满了棺木碎片,模样已经辨认不出来。
但是通过仔细发掘,专家分别在两个耳室找到了属于不同六人的牙齿,通过分析推断这六人皆为未成年少女,三名为一组对称安置在东西两室作为殉葬。
除六名少女遗骸外,还有六个青瓷梅瓶散落在两个耳室,刘卫东等人推测:“这应该是六名少女的魂器,意为收纳灵魂,古人讲究魂有归处,这梅瓶便有此用。”
东耳室的一口大缸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按理说,这缸应该是有长明灯之用,但东西耳室既为对称,为何西耳室没有大缸?东耳室本是殉葬用,为何还需高规格的长明灯?这又成了大家心目中一大疑惑。
剩下似乎便只剩安置郢靖王夫妻的后室能够解答了。
在后室,郢靖王与其王妃郭氏的棺木也不出所料地面目全非,只剩一些棺木上的金漆诉说着墓主的往日繁华。
在两口棺木中间,院文清等人也发现了几口木箱的痕迹,据推测应该装有他们夫妻二人的衣物等,加上中室发现的木箱,整个郢靖王墓总共发现十口木箱,都已损坏,无法估计其价值,不免让人扼腕叹息,而这些,可谓是“黄金”无数。
虽然洪水让整个郢靖王墓不少文物尽数损毁,但专家们还是发现了不少传世珍宝。
后室一角,也摆放有东耳室相同的一个大缸,结合墓里进水的事实,东耳室的那个缸便有了解释,那个应该原先也是摆于后室,只是由于进水,它受力移动,顺水漂到了东耳室。
夫妻二人的棺头同样各摆有一件瓷瓶作为魂器,与耳室六枚简单青瓶不同,后室的这两件瓷瓶,一瓶绘有龙纹,另一瓶则画有四爱图,笔触细腻,釉色剔透,实属釉中极品,后经检测,发现这竟是元代青花瓷,应是朱元璋赏赐,其价值自是无法估量。
除梅瓶外,专家还在后室发现了诸如玛瑙御兽、水晶器件等金、银、玉等珍贵文物,收获颇丰。
种种疑团相继解答
这后室不仅葬有丰富文物,专家在这里也找到了从发掘开始积累的种种疑团的答案。
一切的线索来自于郢靖王与其王妃两棺之间的瓦灰堆。
这郢靖王身份尊贵,陵墓自是精心修葺,为何还会如此突兀地出现这灰堆呢?
考古队还怕是他们推测错误,因此特地咨询了当地的泥瓦匠,经证实,这确实是当地常用的砌墙修补原料。
得到确定答案后,考古队又重新考察了整个墓室,发现墙上有多处重新修补的痕迹,许多砖块上还伴有裂痕。
起初院文清认为这裂痕只是新建结构发生沉降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可难道工匠们提前预知到这墓室会有裂痕所以来修补吗?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把地上的灰清理干净再走呢?所以,这个想法不能解释为何室内有多处修补痕迹。
此时,结合发掘以来的种种蛛丝马迹,来自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的陈官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这里以前会不会发生过什么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墓室出现倒塌所以工匠又重新修补?
这个设想乍一听似乎有些异想天开,可细细一想,似乎又不无道理。
在郢靖王年仅27岁突然暴毙,王妃时隔一段时间后也与世长辞,在安置好夫妻二人后突然发生了地震,于是工匠带着瓦灰、糯米浆等材料重新进入墓室修补,在修补还未完成时地震又一次发生,工匠们便仓促而逃,瓦灰便散落在原地没有清理,就连门后的顶门石也没有安置。
这样一来,歪斜的封墓门与莫名其妙的洪水也得到了解答,郢靖王墓位置高,本来没有水淹之忧故修建时并没有下水设施,因突然的地震导致地下水涌入墓室而造成文物损坏。
至于为什么这样的地震没有被记录在册,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当时亲王王妃相继离世,紧急修建陵墓,事务繁杂从而疏忽漏记。
当然,不管是地震还是自然沉降,都属于后来人的推测,真实事实究竟是什么,我们便不得而知了。
至于那开墓门时散出的白雾又是什么呢?
这一点,其实专家们在推测出墓室曾经发生过洪水后便有了几分明白,在检测出白雾只是水蒸气后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推测。
当专家们在中室进行清理工作时,渐渐发现室内外温差极大,据院文清回忆,当时室外有零下十几度,然而室内却热到可以只穿单衬衣工作。
水漫入墓室,又因室内气温高,水分受热蒸发从而形成水蒸气,整个郢靖王墓便浸在漫漫白雾之中。
十口腐烂的木箱,一对夫妻,六名陪葬少女、传世金银玉器,湖北郢靖王墓究竟诉说了郢靖王夫妻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掩埋了人殉的残忍恶俗,答案只有斑驳的墓砖与沉默的青苔才能知道,但郢靖王墓的发掘毫无疑问是考古史上的又一次传奇。
参考文献:
张云宽,杨可夫. 郢靖王墓地宫之门打开[N]. 湖北日报,2005/12/30(A02).
院文清,龙永芳,周代玮. 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发掘收获重大[N]. 中国文物报,2007-08-08(002).
郢靖王墓[J].文物,2016(01):7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