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

正月初七人日节,牢记“1不拜2不洗3要吃4不做”,虎年福气满满!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1)

正月初七“人日节”,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生日”,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类的生日”——“人日”。据民间传说,女娲在造人之时,正月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到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这天是人类的生日,也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2)

古代的“人日”,是新春佳节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唐代,民间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在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流传至今日,远方工作的人们,都在年前回家团聚,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所以,人日节这天也有许多许多习俗和禁忌,比如戴人胜,赠花胜,捞鱼生等,这些传统现在已经渐渐消失了,在我们老家流传下来的就有“1不拜2不洗3要吃4不做”的习俗,寓意虎年顺利安康,福气满满。

一不拜不拜年。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3)

正月初七这天是不能拜年的,尤其是不能去新丧人家拜年,因为新丧人家有三年服丧期,过年的一切习俗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不要到丧家去拜年,有事一定要去的话,不进屋内,站在门外说完话就走。

二不洗不洗衣服,不洗床单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4)

初七这天,第一不洗衣服,第二不洗床单,因为初七这天是“送火神”的日子,水与火是势不两立的,所以这天最好不要洗衣服,也不要更换衣服、床单,不吉利。就连门窗都不要洗,否则认为是不吉利的。

三要吃

1,吃面条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5)

现在的单位放年假一般都是到年初八上班,很多出门打工的人,过了初七都要上班了,所以在初七这天要在家团聚,因为这天是最后一天团聚日,过了人日节要远走他方了。初七要吃的面条,也叫拉魂面,寓意思念亲人。

2,吃煎饼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6)

在老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这天有吃摊煎饼的说法。古代的人们会在庭院里,搭好餐具摊煎饼,有“熏天”的说法。薄薄的煎饼里面,卷上自己喜欢的蔬菜、肉类,鸡蛋等等,它可以包罗一切美味,也寓意着包罗万象,财源广进,这是人们期待好运进财的一种愿望。

3,吃七宝羹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7)

正月初七这天,人们讲究要吃“七宝羹”。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入米粉做成羹食用,据说在人日食用“七宝羹”,可以除去污浊之气、医治百病,取吉祥之意,七宝羹在各地用料都不同,寓意也不同,我们这里用韭菜、大蒜、胡萝卜,豆芽菜,葱,黑木耳,莴笋,白菜,鸡蛋等食材,寓意聪明,有财运。

四不做

1,不出远门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8)

因为初七这天是最后一天团聚日,所以这天大家都不会出门,珍惜这一天的团聚日,不走亲串友,更不会出远门,在家做好吃的。有的地方,在正月里不能遇到殡葬事,遇上则认为是不吉,意味着此年有灾祸降临,所以不出门也是有原因的。

2,不吵架、骂人。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9)

老的习俗中,正月里是忌吵架、骂人的。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这是一个好的传统,是要流传下去,真是有了这样的习俗,现在的人已经文明很多了。

3,不请医生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10)

旧时的习俗,正月里不能请医生看病,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象征,意味着一年到头都要生病。这是老人们希望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但是如果是急病,不管是不是新年,我认为还是要看医生的。

4,不训小孩

壬寅虎年正月二十民俗讲究禁忌(正月初七人日节)(11)

初七是人的生日,是人都要尊敬,小孩也不例外。在古代,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就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所以家长要牢记,这一天一定不要教训孩子哦,要好好说话,循循善诱。

明天初七了,“人日节”的讲究要牢记,做好了虎年福气满满,财运亨通!

关于人日节的习俗和禁忌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人日节”有什么讲究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这就是年味##冬日美食季##红红火火过大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