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又一个网红店的人气(调色师卖不动了)

现代快报讯(记者季雨 文/摄)曾几何时,各式各样的美妆集合店、潮流集合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吸引着年轻人。可是好景不长,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集合店,在经历了辉煌之后,接连“水土不服”,黯然退场。一条生活馆(以下简称“一条”)线下门店全关、WOWCOLOUR年关60店、调色师卖不动了……它们未来将何去何从,是卷土重来还是彻底退市?

见证一个又一个网红店的人气(调色师卖不动了)(1)

△美妆集合店KKV

【美妆集合店】

抢滩南京市场,高端、平价皆有涉及

2020年和2021年,是美妆集合店在南京爆发式增长的两年。这两年,除了传统的丝芙兰、屈臣氏,还有HAYDON黑洞、THECOLORIST调色师、WOWCOLOUR、KKV、H.E.A.T喜燃等新型美妆集合店品牌,在南京陆续开店。

见证一个又一个网红店的人气(调色师卖不动了)(2)

△KKV内售卖的美妆产品

8月2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新街口的数家美妆集合店。在一家高端美妆集合店内,商品售价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在环形的货架上摆放着欧美大牌,从护肤水乳、防晒隔离,到口红香水等,产品涵盖了美妆的各个门类。与专柜相比,这里的价格还是比较划算的。而在平价美妆集合店,店内美妆则以国产、日韩品牌为主,店内产品售价几十元至二三百元不等。

见证一个又一个网红店的人气(调色师卖不动了)(3)

△调色师内售卖的美妆产品

此外,一些以售卖大牌小样为特色的美妆集合店,人气也很旺。在一家美妆集合店内,除正常售卖的美妆产品外,商家还辟出了一块小样专区,雅诗兰黛、SK-II、科颜氏等大牌的小样琳琅满目。记者通过对比店内出售的小样和正装商品的价格后发现,按单位容量计算,小样价格仅为正装原价的5-7折。

这些美妆集合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客户主要是95后、00后这样的年轻人。在走访中,前来选购的90后南京姑娘小徐告诉记者:“我很喜欢逛美妆集合店,最主要是进一个门,就可以买齐所有需要的美妆产品。”不过小徐也发现,“之前南京有很多美妆店,但今年以来,好多店都关门了。”

一边融资一边亏损,多品牌陆续关店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统计,国内线下美妆集合店中,门店数量最多的是屈臣氏,其他集合店如丝芙兰、THECOLORIST调色师、WOWCOLOUR、研丽的店铺数量为第二梯队。

美妆集合店的崛起,一方面受到消费者追捧,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投来了青睐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新型美妆集合店的融资已经有4起以上。其中,融资最多的是KK集团,公司旗下包含KKV、THECOLORIST调色师等美妆集合店品牌。截至2021年7月,KK集团已累计融资达7轮,融资金额超40亿元。其中,今年7月份的F轮融资,融资金额最多,高达3亿美元。

不过,美妆集合店看似风光,内里却是在一边融资,一边亏损。据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KK集团净亏损分别为0.42亿、0.77亿、1.71亿、0.38亿元。除了KK集团外,WOWCOLOUR也先后历经多轮融资。公司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财年,公司分别亏损2.91亿元、2.62亿元、14.15亿元。

在这种形势下,2020年WOWCOLOUR新开的91家门店中,2021年关闭了60家。2021年上半年,调色师的加盟店也从170家缩水到111家,几乎减少三分之一。

【潮流集合店】

盲盒、手办来袭,掀起潮人打卡热潮

其实不只是美妆集合店,一些汇集了盲盒、手办、时尚单品等的潮流集合店,也在迎接着市场的考验。

号称“中国第一代大型生活集合店”的一条生活馆,曾是潮人们十分爱逛的店铺。2019年,一条在南京雨花台区某大型综合商场开业时,白领蒋女士第一时间前往打卡。“我家里的咖啡机、按摩仪都是在一条买的,它们家的咖啡也很好喝,我之前经常会过来逛一逛。”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后,一条就默默地关闭了。这样的场景不仅发生在南京,2022年上海最后一家一条闭店时,也引来了媒体的关注报道。

要说最近几年最火的潮流单品,非盲盒莫属。一些汇集着盲盒、手办的潮流集合店,开得风生水起。

见证一个又一个网红店的人气(调色师卖不动了)(4)

△X11南京门店

“X11在上海开业时我就有关注,没想到它现在真的来南京了。”从小就喜欢动漫的陈小姐,拉着闺蜜在X11店内玩得流连忘返,过足了瘾。在南京河西万达的X11门店内,记者看到这里有高达、手办、拼装模型、精品模型、二次元、盲盒以及艺术潮玩等十余种细分品类,不仅有年轻人到此消费,还有小朋友在店内畅游。价格也从几十块到上万块不等,能够满足不同等级玩家的需求。

据悉,2022年年初,X11开始在南京布局开店。跟此前在上海、成都、东莞、沈阳、武汉等城市的旗舰店一样,开放后带来大量年轻客流,成为二次元潮人打卡的天堂。和X11走着相同模式的还有TOPTOY,这家名创优品旗下新锐潮玩文化集合品牌,聚焦10至40岁的男女消费群体,产品线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高达、娃娃模型、潮流玩具、合金车等品类。

后续发力不足,只能转为线上经营

美妆集合店接连败走,潮流集合店会步其后尘吗?

2014年,抓住了短视频发展的红利期,一条围绕中产阶层,以短视频为核心开始创业,在短时间内聚拢了千万粉丝。公开资料显示,一条自创立之初至2018年,保持着每年一次至两次的融资步调,并陆续完成了8轮融资。

2018年9月,一条首家线下门店一条生活馆在上海落地,此后拓展至全国,陆续进驻北京、杭州、南京、苏州、天津、重庆等城市,高峰时期一共开出了18家门店。只是品牌初创时期的流量红利褪去后,一条的线下热度随即下降。短短三年多后,一条就全力回归线上,仅剩下北京门店一个“独苗”。

至于TOPTOY这类以盲盒为卖点的潮流店铺,虽然在南京尚未显示出颓势,但是在国内其他城市,已经发力不足。TOPTOY北京西单大悦城店于3月底正式关停,浙江宁波的两家店面,更是在半年前就已撤场。

【专家观点】

集合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美妆集合店行业研究报告》分析显示,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新型美妆集合店的长期盈利能力仍有待市场验证。比如,在新鲜感逐渐退潮之后,门店如何发挥选品优势,以保持客流量的可持续性;能否将低毛利产品及小样吸引的客流转化为高毛利产品的购买力仍具有不确定性;在费用支出上,新型美妆集合店为吸引客流、制造定位通常不计成本选址,为此投入的较高租金成本也是导致门店坪效低、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商场可谓瞬息万变。集合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浦正宁认为,集合店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一般来说,集合店的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单店面积均在上百平方米左右,且店铺选址都在人流量大、租金贵的商圈地段,开店成本高。”浦正宁觉得,各大集合店品牌在短时间内快速拓店,容易造成企业的负担加速亏损。不仅如此,“集合店的品牌太多,同质化现象很严重。这样的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性变大,但对于商家来说,如何能够创新,如何能够在一众品牌中杀出重围,变成迫在眉睫、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