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购物乱象(告别买买买旅游消费账单变了)

旅游购物乱象(告别买买买旅游消费账单变了)(1)

从背奶粉回国,到爆买马桶盖,再到抢购电饭煲和指甲钳,国内消费者在旅游的同时总是不忘“买买买”。然而,随着国内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品类的增多和价格的下调,消费者的购物场景更加丰富,他们的旅游消费账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据自由行服务平台蚂蜂窝旅行网联合银联智惠发布的《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7》显示,2017年1—4月,我国游客在境内外的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1.5%和37.2%。旅客们正在从盲目购买产品转变为重视旅游体验和产品质量与价格。

□ 本报记者 王 洋

旅游“买买买”退热

“以前每次出国旅游,都会在当地各种‘买买买’,感觉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便宜。不过,现在很多进口产品在电商平台和海淘网站都有卖的,而且价格也比较合适。所以,我现在旅行购物时,都会登陆各种APP进行比价。如果价格非常便宜再购买。不然千里迢迢背一大推化妆品或者生活用品也很累。”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陈莹还是个热爱旅行的自由行达人。曾经一度沉迷在国外“买买买”的她,每次回国都要再临时买一个大号旅行箱才够用。“以前总觉得国外的产品质量会更好,价格更便宜。现在国内的也不差。我就不再那么热衷‘剁手’了,反而希望把每次血拼的时间用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哪怕去逛逛公园或者博物馆也是好的。”陈莹笑着说起了自己近年来的改变。

曾经,陈莹在旅行中的消费习惯代表了一大部分旅客的心态,也让不少外国人见识到了国人的旅游购物能力。然而,如今在陈莹身上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当前我国旅游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转型的一个缩影。“更愿意货比三家”“注重产品品质”“不再盲目购买”……综合《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全球旅游消费报告2017》的数据,记者得出了以上关键词。由于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具有先天优势,也让他们比中老年游客在“旅购”时更加精明。

通过手机APP登陆电商平台比价、登陆什么值得买等导购网站提前做功课,查询产品细节等都成为他们减少盲目购物的基本手段。据蚂蜂窝大数据显示,68%的年轻消费者会在出国前提前查好目的地什么值得买,会参考他人的推荐和使用体验。还有32%的年轻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当地购买的同时,通过手机查看国内电商平台上的价格。

“重体验”成旅游新增长点

那么,当国内旅客的“抢购潮”偃旗息鼓后,他们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呢?记者了解到,和旅游消费下降成反比的是旅客们精神享受开销的上涨。有数据显示,2017年1—4月,我国游客在境内外文化体育娱乐的支出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334%和83.6%,出现大幅上涨。“水秀真的很壮观,卡秀也很好看。”到了拉斯维加斯后,高爽并没有忙着去寻找当地奥特莱斯的位置,而是几乎将当地所有有名的秀场演出看了一个遍。连她自己也笑称,自己从疯狂购物转变成更爱“买体验”。“去剧场看一场演出,听一次偶像的演唱会,或者到美术馆和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这一切都比埋头购物更像一场旅行。”作为一个“90后”,张媛媛也说起了自己的转变,她更希望在旅游中充实自己的见闻,而不是花大把时间逛免税店。“毕竟东西哪儿都能买,我花了大把机票钱,可不是为了逛商场。”她说道。

和消费者旅游态度一同转变的还有各大旅游在线平台和旅行社推出的产品。记者了解到,携程、飞猪、途牛等旅游在线平台目前均推出了定制游,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路线,让他们体验到只有当地人才了解的美食和被埋没的景点攻略。而这其中,购物并非定制游中的重点。自由度高、避开同质化路线、满足游客和旅游地的互动才是吸引旅客的卖点。

国际电商平台发展减少“搬运工”

“我不卖化妆品,我只是化妆品的搬运工。”曾经,爱旅行的王曦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每次她出国游玩,总会有朋友拜托她代购当地美妆产品。因为不好意思开口拒绝,“人肉运货”成为她几年前旅行中避不开的一环。但随着国际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备货愈发丰富,王曦也从“搬运工”的身份中解脱出来。“目前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国际购物频道,有很多进口产品可供选择。以前我可能会为了买一个限量版背包而出国,但现在可以在网上一键搞定。”王曦说道。以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为例。天猫在进口日销量暴涨300%。而京东仅进口纸尿裤就卖出了一亿片。由此可见,电商平台在进口商品上的发力,同样对高成本的购物旅游造成了冲击。

此外,随着“三品”战略的持续发酵,也有很多的国货正在崛起,让买买买转向国内。记者了解到,网易严选、什么值得买等平台就精选出国外品牌在国内的代加工厂,把与进口产品拥有同一标准、同一生产链条、同一品质的“三同”产品,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国人的旅行消费账单产生了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旅游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转型,越来越多的游行者更懂得如何在旅行中理性购物,同时也更懂得把钱花在什么领域更能“值回票价”。曾经的抢马桶盖、奶粉等一味“买买买”的场景将逐渐成为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