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

翻拍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屡见不鲜,美剧中也有很多改编翻拍的。比如,科幻迷你剧《真实的人类》改编自瑞典剧集《Real Humans》、医疗剧《良医》是翻拍自韩剧《Good Doctor》、《死亡笔记》和《Skam》分别翻拍的日本和挪威的同名剧等。

观众对于翻拍剧的要求和期待值天然要高一些,想要独树一帜且超越前作并非易事,剧版《雪国列车》受到期待、质疑和差评都在意料之中。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1)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2)

原创情节落入俗套

和绝大多数翻拍剧一样,剧版《雪国列车》不甘心完全复制影版的剧情模式,它试图通过原创剧情的介入自成一派。既能保留反乌托邦的精神内核,又能增加戏剧化,引起观众兴趣,于是它选择以连环凶杀案破局。

和影版一样,为了应对地球变暖,人类发射冷冻剂,却将地球变成了极寒深渊。人类迎来灭亡危机,威尔福德工业开发的列车成了唯一的庇护所,同时,这辆沿着铁轨一直行驶,没有终点的“雪国列车”也成了人类信仰的牢笼。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3)

上层阶级为了保持人口平衡、资源限度,无视底层人的生命和尊严,用秩序压制他们,用廉价的蛋白块圈养他们。底层人迫于食物需求屈服压制,但是随着食物无法满足末层车厢人的温饱,他们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发动革命,改变现状。

但是剧版只是在开头交代了一下背景设定,便将重头戏放到了谋杀案上,男主作为列车上唯一一名侦探,被任命调查真相。作为末层车厢的他以答应调查为筹码,换取对暴动者的从轻发落,并且在调查过程中一步步揭开上级车厢的梦幻生活,试图探清路线,为之后末层车厢再次革命夺取列车引擎,获得控制权做准备。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4)

对于一些观众来说,悬疑元素的介入的确能第一时间把人带入剧情,但就如某剧评人所说:“(美国)电视剧现在有一个怪异的传统,如果一个剧不知道如何开始,那就引入一桩凶杀案,《沉睡谷》《路西法》《胡迪尼与道尔》等皆是如此。”在他看来,这是主创团队毫无新意的偷懒。

况且,该剧的导演团队曾经分别执导过《黑镜》、《西部世界》、《傲骨之战》等经典剧集,如今聚在一起却没有给出更大的惊喜,反而落入俗套,令人失望。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5)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6)

影版的经典靠剧版衬托

原著漫画曾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相比较影版和剧版,更加残酷、绝望。故事中的男主角并没有领导任何革命,上层阶级并没有平衡的诉求,他们会轻易将尾部车厢割裂放弃,底层人的生活更加黑暗,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主义作品。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7)

影版虽然主创绝大多数是欧美人,却没有沦为一部普通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保持了奉俊昊一贯的风格,将商业和艺术很好的兼容。以升级闯关的革命为主线,却没有拘泥于“善良正派打到邪恶反派”的传统模式,在结尾揭开真相,剧情反转。使得出发点正面的革命变得模棱两可,难以定义。

奉俊昊延续了漫画不断前进的精神内涵,却着重表现了对韩国上流社会的抨击,以一场基调暗沉的寓言故事,揭开人性的假面。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8)

剧版在两者的基础上再次创作,从时长上来看,有了更多呈现火车场景以及表达世界观的空间。比如交代了末层车厢的人是因为买不起车票挤上车的;不再单方面侧重展示末层车厢的阴暗生活,对于上层阶级的生活状态以及利益诉求有了刻画。在了解了两个阶级的生态环境后,观众还会清一色偏向末层车厢吗?显然不会。

六年前,影版《雪国列车》上映后也受到了很多质疑,漫画原著党对于奉俊昊在电影中的夹带私货,以及将1001节车厢调整为100节的调整等嗤之以鼻。但是剧版播出后,影版地位立刻水涨船,被奉为经典。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9)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10)

反乌托邦题材经久不衰

乔治·奥威尔的《1984》出版后,反乌托邦题材开始被大众广泛关注。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绝大多数反乌托邦电影一般都是用科幻外壳,以超现实的手法反映现实的问题。比如,《V字仇杀队》、《第九区》、《人类之子》、《冲出宁静号》等。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11)

《雪国列车》也是如此,只是它又不是那么纯粹的反乌托邦。在影版的结尾,奉俊昊让两个小孩手挽手踏出了雪国列出,对他们来说,一片纯白的冰雪天地便是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乌托邦。这样留有一丝希望的柔软结局,使得《雪国列车》被一部分观众打上“反乌托邦的乌托邦”的标签。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12)

剧版在前四集谋杀案后,也会进入革命暴动的主线,以男主为代表的底层试图推翻以威尔福德为代表的“乌托邦”。最大的不同在于,从首集可以看出威尔福德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象征,他本人很有可能已经逝去,詹妮弗·康奈利饰演的名义上的列车播报员已经成为了下一个“威尔福德”。

男女主之间处于对立面,却又有情感纠葛,使得剧情的走向更加复杂化。目前剧版《雪国列车》已经预定了第二季,观众可能会看到末层车厢的人革命成功,建立属于他们的秩序,却诞生又一个充满压迫的乌托邦。

剧版雪国列车第二季(剧版雪国列车收视登顶)(13)

事实上,近年来反乌托邦主题的电影越来越多,这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分化明显,不仅科幻反乌托邦影片在批判和反思,在诸如《寄生虫》、《燃烧》一类的现实主义向作品中也有着隐喻。

反乌托邦影片戳破表面和谐的社会的脓疮,让弊病无处可藏,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