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书籍(食在有意思)


饮食滋味书籍(食在有意思)(1)


0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科学的时间制度,它调整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依据制作的各类菜肴。中国人会吃、也讲究吃。每一道菜品食材、配料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根据和原理,其中以时令为烹饪依据的最多见。

《节气厨房》的作者梅依旧,是位美食达人,美食专栏作家,拥有一千万人次点击量的新浪人气美食博主。被评为值得订阅的新浪美食二十大专栏作者之一。著有《幸福就是回家吃饭》《零基础乐享烘焙》《超人气家常菜》《素食小煮意》。中央电视台《回家吃饭》、北京电视台《食全食美》《北京时间》等栏目嘉宾。这本书可以说是她半生饮啜、研究的文化精粹,书中带你了解人体与时令变化的关系,学习烹制美食的技巧,变简真饮食为大雅学问。

书中讲故事,说节气,谈生活,从美食到具体的美食烹制,再配以满溢生活情调的精美插图,铺陈出一幅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美学盛景,展现摩登时代中国人文与饮食的精致和情怀。

饮食滋味书籍(食在有意思)(2)


02.

书中不乏有我们熟悉的家常菜,也有咱们不曾听过的菜肴制作方法。在生活中的小细节都透露着中国人的智慧,外婆、妈妈的手就是会变戏法,她们会把路边的野菜变上桌,成为唇齿留香的佳肴,也会把普通人家常吃的素食变成满嘴流油的“荤菜”……

正如文中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智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希望从回家过年、吃的春卷就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春卷这种应时食物,南北都有,正如粽子,南方多吃咸粽子,而北方常吃甜粽子。我家处于中部城市,咸和甜味都不抗拒。但作为孩子,吃的最多、爱得最深的还是包肉丝的咸味春卷。越南也有春卷,品尝过后还是觉得家乡的风味最好!

杜甫有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啥是春盘呢,清初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的是“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和合菜皮”,有饼有韭芽,也就是春卷的雏形。道光时人作《清嘉录》云,“春前一月,市上已插标供买春饼,卖者自署其标曰应时春饼”。

看,古人也爱吃呢!

春卷象征着吉祥如意,消灾去难。春卷的“春”,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饮食滋味书籍(食在有意思)(3)


而冬天作为一年的收尾,是一年里家人团聚,共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作为年夜饭的主角——饺子,在这里怎么可能不提到呢?

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它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由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过去,吃饺子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全家人都会参与进来,和面的,做馅的,擀皮的,烧火的,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儿时回老家,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上几大匾饺子,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都会边吃边看,那种气氛,现在真是怀念!

饺子皮薄馅嫩,味道鲜美,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象征着幸福美满、团团圆圆,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

长辈们有时候还会在饺子里包上一个硬币,寓意吉祥,看到时谁运气好吃到它。

现在的水饺,发展的越来越多样,除了颜色五彩缤纷,会用蔬菜汁把面粉染色来包,而且形状也多种多样。还有烹饪手法也不仅仅限于水煮。

无论怎样的做法,都会让吃的人觉得满口飘香,咬一口,全是妈妈的味道。

饮食滋味书籍(食在有意思)(4)


03.

美食对于我们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食物不仅仅只是食物,也不仅仅是进入口中那一瞬间的欢喜和赞叹,食物更是情怀,是慰藉,是回忆,是治愈,是太多的情感承载。

《节气厨房》向我们传达的意义不只在于普及节气和食物的关联,更多的是让我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遵循大自然的节奏,应时而食,以自然、健康、简单的形式,搭配相应的饮方和食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