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么回答小儿辩日问题的(让孔子懵圈的两小儿辩日)
#科学#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文言文,名字叫做《两小儿辩日》。一直到现在,很惭愧,还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就像当年孔子一样懵圈,虽然语文老师有解释,但细想起来好像没听清楚谁对谁错,反正这属于物理学的知识,期末语文考试也不会考两个小儿谁对谁错,只要明白学无止境、知识无穷的中心思想就行。
两小儿辩日插图
据说现在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这篇文言文了,不禁有些替六年级的小朋友捏把汗,这个孔子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不知道现在小学老师能不能有个靠谱的说法。
先看看原文,《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的一篇散文,放在现在来讲就是一篇关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提问,在当时如果谁能回答正确的话,绝对需要有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智商,也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出东方
原文如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也就说,两个小孩采取不同的论据,得出了两个相反的论点,不仅让孔子当场懵圈,这个天体物理学的知识点,几千年来也为难了无数人,一直到现在。
中午的太阳
直到如今,我还是对一些科学解释存在着一些疑惑,中午时分明显是离太阳比较近,根据地球的自转,地球在中午时分要比早上距离太阳要近上一个地球半径,差不多就是6000多公里,然而温度却相差了很多度(在晴天10度以上总有吧),然而就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之远,其实这点距离完全可以四舍五入掉......
地球和太阳
至于早上看太阳比较大,中午看太阳比较小,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有科学家解释,说这是一种“光渗作用”。之所以在早晨的太阳肉眼看上去要比中午大,这与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后折射角度有关,我们肉眼看到的是被大气层折射放大后的太阳像,看上去确实比中午的太阳要大很多。
引力透镜效应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大气层应该是越接近地球表面,密度就越大。又因为地球的曲率,大气层就构成一个凸透镜:大气引力透镜,透过它看到的物体会放大。
那根据这种解释,第二个小儿的观点就是正确的。那为什么看上去太阳反而不如造成大呢?那是因为太阳光直射到大气层中,已经没有了折射角度,无法放大太阳像,地面人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本来面目,那么就会出现“太阳离地球近,而太阳看上去比早晨要小”的悖论。
薛定谔的演讲
以上的这种解释是基于经典的光学理论来解释,似乎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一般人也很难挑出毛病,语文课老师讲到这篇课文大概率也会如是说。然而放在量子力学上面,这种说法却很难自圆其说。
薛定谔当初在获得在诺贝尔物理奖后,在颁奖典礼致辞中,曾经用费马原理解释过两小儿辩日争论的问题,他认为两小儿辩日的问题并不是经典光学上折射角或者大气引力透镜的作用,而可能是量子力学上的时空弯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