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凯利的一生(从奥斯卡影后蜕变为倾世皇妃)
电影《摩纳哥王妃》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如果世上只可能有一个灰姑娘,能够获得幸福,那就是格蕾丝·凯利。”
她是谁呢?
冠军之女。
好莱坞影后。
摩纳哥最著名王妃。
她身上承载了很多荣耀,让人毕生都无法触及。
仿佛上帝将一切幸运、荣誉、名望都给了她。
她也确实享有这些。
50年代的好莱坞,人们一提及特色美女,一定会说到两位女神。
其一,是以性感闻名世界的玛丽莲·梦露。
第二,必然是以高贵蜚声全球的格蕾丝·凯利。
这一点,从她的名字,便能窥探一二。
格蕾丝,在英文里的含义,是优雅、高贵。
而她本人,如其名,宛若白天鹅。
有多高贵呢?
美国总统肯尼迪年少时,在游轮上与格蕾丝相见。
只是第一眼,就被她的高贵气质吸引,想要展开追求,只可惜那时格蕾丝太小,还在读高中,便婉拒了。
后来格蕾丝大婚,肯尼迪看到报道后,脱口而出:“与她结婚的,原本可能是我!”
伊朗国王巴列维曾向她求过婚。
那时,她刚满20岁,刚刚进入好莱坞,也不想改变信仰,便拒绝了。
名人倾慕她,导演也一样。
稍微了解好莱坞的人都知道,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对待女演员,是非常苛刻的。
连琼·克劳馥也不放在眼里。
可他,唯独对格蕾丝·凯利情有独钟。
总是喋喋不休地对媒体说:“格蕾丝的美非常微妙,对于我来说,那更像是一种洋溢着高雅的性感。”
他沉迷在她的气质下,极力邀请格蕾丝出演自己的片子,多达3部。
这在好莱坞,是很少见的。
要知道,一般女星亲自来找他,他都爱搭不理。
他回绝说:“我只认准格蕾丝,她是不需要化妆的演员,在她冰一般的外表下,蕴藏着火一样的激情。”
后来,格蕾丝息影,希区柯克及家人伤心了好久。
有传言,他郁闷过度,一度患上了忧郁症。
导演喜欢她,合作的男演员,也偏爱她。
传言,只要是与格蕾丝合作过的男演员,没有一个不拜倒在她高贵外表下的。
《后窗》里的詹姆斯·斯图尔特。
《电话谋杀案》里的雷·米兰德。
《正午》里的加里·库柏。
《捉贼记》里的加里·格兰特。
……
俨然是“异性收割机”。
她有这样的好福气。
世界上,不是谁都可以用“高贵”来赞誉的。
格蕾丝可以,而这一切,与她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她出身名门,父亲是富商,曾经是奥运冠军。
母亲是模特,也是位游泳冠军。
其他家族成员呢,都身份显赫。
叔叔是明星,大伯是编剧。
从小,父亲对她十分严苛。
用上层名媛教育来要求格蕾丝。
格蕾丝在父亲的培养下,变得温婉、优雅,还带了点克制、温顺。
在家,她从不敢反抗。
也不会诉说自己的心意,一切以父亲的原则为原则,用父亲的爱好为爱好。
她怕。
父亲在外是个温良绅士,回家又变得歇斯底里。
特别是对母亲,从不温软细雨。
从被人嘴里,她若有若无地听见,父亲好像出轨了。
他们说,他在外面有女人。
小格蕾丝不明白,有女人是什么意思?不是已经有妈妈了吗?为什么会有女人呢?
父亲从来不曾解释。
只是,从母亲哭红的眼睛里,她大致明白,妈妈很愤怒,很不开心。
但是,父亲不说,母亲也沉默。
这个家,像一个支离破碎的花园,外表光鲜,推开一看,满目苍夷。
所幸,她不是一个人在承受。
她还有哥哥、姐姐、妹妹,在家排老三。
因为他们,她明暗夹杂的童年,有了一丝光亮。
但是,父亲很偏心。
言语之间,尽是偏袒姐姐的意思。
很多年后,格蕾丝凭借《乡下姑娘》斩获奥斯卡奖,本是普天同乐的喜事。
有记者给格蕾丝父亲打电话,询问他作为父亲,有何感想?
父亲接到电话,幽幽地说:“我大女儿会做得更好,在四个子女中,她是最少有可能,对晚年的我进行赡养的人。”
这句话,像一碗冰水,湮灭了格蕾丝火一样的热情。
她一直无法走出父亲的偏心,很多年后,她对好友说:“那一晚,我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有多难过,就像没有人清楚,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伤害到底有多深。
但是,哪有小孩不喜欢被爱呢?
天真无暇的孩童,渴求爱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屈服。
屈服大人一切的要求。
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赏,她开始对他的话言从计听。
交男朋友,必须父亲把关,他不喜爱,她就拒绝。
穿什么衣服,也让父亲看看,她讨厌,她便丢弃。
她就像一只眼巴巴渴望爱的金丝雀,打不开牢笼,找不到自己。
看不清未来,也回不到过去。
可以说,她的童年,都是在“顺从”里度过的。
只是,她拼命“顺从”的人,却从不回头看望她。
如果要问,这一生,格蕾丝有反叛过吗?
有的。
她爱演戏,爱电影,爱镜头。
唯一的叛逆,就是坚持考戏剧艺术学院。
并一举拿下。
父亲见了,又是大怒。
要她听从自己的。
这一次,格蕾丝没有退让。
她就要演戏。
因为这件事,她与父亲的关系更淡漠了。
心理学家说:“人生有2次重生,一次是出生,一次是成年。20多岁是一个人脱胎换骨的年纪。”
20多岁的格蕾丝在做什么呢?
她做模特、拍广告、演电影。
大学期间,凭借《14小时》一鸣惊人。
虽然只是个小配角,短短2分多钟镜头,但无形中,还是俘获了一批粉丝。
尤其是男性。
他们钦慕她的容颜,在美国,专门成立格蕾丝粉丝后援会。
粉丝数量与日俱增。
不到一年,遍布全国。
希区柯克就是这时发现了她,邀请她参演《电话谋杀案》、《后窗》、《捉贼记》。
拍《捉贼记》需要到摩纳哥取景,有个路段很崎岖,格蕾丝很讨厌。
悻悻地对导演说:“这里早晚有一天,会发生一场可怕的车祸。”
在这些电影里,她表现得非常出色。
凭借独特的气质,精湛的演技,很快挤进一线女星名列。
人们都说:格蕾丝的好莱坞之路走得很顺,简直是步步高升。
这话有歧义。
她不是步步高升,是直冲云端啊。
不久后,她拍了部《乡下姑娘》。
一举拿下奥斯卡王冠。
年仅26岁。
是当时最年轻的影后。
希区柯克激动地说:“格蕾丝的表演,使胶片变得辉煌夺目。”
不可否认,她是一个幸运地好演员。
《人物》里,主持人评价格蕾丝说:“如果说奥斯卡影后,是格蕾丝人生最闪耀的时刻,那成为摩纳哥王妃,就是她另一闪光点。”
《乡下姑娘》带来了不仅是荣耀,还有爱情。
那一年,格蕾丝领完奖,一位法国记者极力邀请她参加一个聚会。
聚会里有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
记者原本只是写了爆文,例如“影后遇到王子”,却不曾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王子看上了影后。
亲王极力邀请格蕾丝参观各个名胜古迹。
一边参观,一边讲解。
怕格蕾丝觉得自己庸常无趣,在参观动物园时,他伸手去摸老虎。
以显示自己勇敢。
亲子撩妹技巧太过特别,不过确实,格蕾丝被撩到了。
聚会结束后,她回了美国。
与亲王书信传情半年之久。
情义正浓之际,亲王直接飞到了美国,进了格蕾丝家。
他对格蕾丝家人说,他要求婚。
格蕾丝的父亲当然高兴了。
多光宗耀祖啊。
要是女儿这一嫁,他们就从名门望族变为皇亲国戚了。
多有面子。
几番商议后,格蕾丝与摩纳哥亲王成婚的消息,从美国传到了摩纳哥,更是传遍了欧洲。
那一天,她成了星光闪耀的王妃。
被万人瞩目。
据说,这次婚礼,格蕾丝带了200万美元嫁妆。
成婚当日,摩纳哥万人空巷,很多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跑来目睹王妃身影。
他们说:如果不是格蕾丝王妃,摩纳哥被世人熟知,怕是还要等上100年。
很多人来了,好莱坞巨星大卫·尼文,葛洛丽亚,伊斯兰教领袖阿迦汗三世。
米高梅甚至全程直播。
他们在庆祝,在瞻仰,在憧憬。
像很多童话故事结局一样:最后,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童话没有写后续,结婚后,王子和公主真的幸福吗?
我们不得而知。
可童话主角格蕾丝知道,她不幸福。
童话都是骗人的。
英国BBC作家温迪·利丝做过专访,直面王妃格蕾丝的生活。
他采访了很多人,做了很多笔记,走过很多地方。
发现一切光鲜,皆是假象。
亲王娶她,她嫁亲王,不过是利益与利益的交换。
你有所得,我有所需。
觥筹交错后,各自荒凉。
格蕾丝嫁入皇室不久,顺利生下小王子和公主,亲王就出轨了。
他在外面养了个女人。
保护得很好,没有人知道是谁。
纸再厚,也包不住火。
很快,这些风言风语传到了格蕾丝耳边。
她做了什么呢?
又能做些什么呢?
只能忍。
一入王室深似海,再也寻不到回头路。
戴上王冠那刻,她就一清二楚。
亲王限制了她很多活动,不准接见陌生人,不准和以往好莱坞的人来往,最重要的,不准拍电影。
不准演戏。
这可要了她的命。
当初,可是冒着与父亲决裂的消息考的戏剧学校,今日,又被禁止了。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还是忍。
据BBC传记里介绍,亲王为了掌控王妃,专门请侍女盯着她的言行举止,时刻提醒她注意王妃身份。
也许是累极了,她跑到美国,咨询离婚事项。
律师答复,如若离婚,就没有孩子抚养权。
这是她的软肋,她不想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人生。
她要亲自给她们很多很多爱。
她又屈服了。
有朋友问过她:“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嫁给王室?”
她回答说:“我从来不想嫁一个丈夫,我迄今为止,唯一的追求是某人的妻子,我需要某个人格强劲,足以与女演员的显赫相抗衡的人物。”
快乐也好,苦闷也罢,可这样喜乐参半的日子,她也没过多久。
1982年,格蕾丝带着女儿史蒂芬妮外出。
归来时,她开着车,与叛逆的女儿刚大吵一架,车辆经过一个“u型”转弯,当年《捉贼记》的崎岖路段,一下子冲进了悬崖,车毁人亡。
她死了。
很突然,很惨烈。
像是当年预言成真般。
还未享受天伦之乐,就已黯然离世。
一代王妃终是香消玉殒了。
葬礼那天,很多人来了。
戴安娜王妃来了,南西·里根来了,摩纳哥大多数居民也来了。
一如她的婚礼,人山人海,繁花似锦。
只是,前者喜笑颜开,后者痛哭流涕。
那个手捧王冠的女孩,终是在王冠的光环里,飘然而去。
陡然间,整个欧洲陷入悲鸣里,特别是格蕾丝的丈夫兰尼埃三世。
有位美国作家说:“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当时的神情,像丢了魂似的。”
可是,有人做过调查,发现王妃的直接死因不是车祸,而是兰尼埃三世。
他亲手拔掉了王妃被抢救时的仪器,足足有15分钟,看着她生命归零。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这是一个谜,至今无人破解。
王妃死后,他终生没有再娶。
有人出过一本王妃纪念书,拿去给亲王提名,亲王看了看书面,在扉页写到: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做到了完美。
这是他对王妃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很多人说她是童话,如梦、似幻。
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光鲜,就得承受黑暗。
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童话之所以是童话,是因为它只能是童话。
若戳破,必定横尸遍野,满目苍夷。
格蕾丝懂得。
所以她慌张,她寂寞,她颓唐,她悲愤。
但,不反抗。
人生就是一片又一片雪花,有人看到了繁华,有人看到沧桑,有人看到了明媚,有人看到了冰冷。
至于怎么走,还是看你自己。
好生活,坏生活,能过下去的,都是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