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宫为何不发掘(现代技术都无法挖掘的秦始皇陵地宫)
饶是现在科技再发达,人类仍旧不是无所不能的,不仅是对于为探索的领域还有许多的困惑,将时间调到以前,古人的某些精巧设计放到如今竟然都无法复刻。
按道理来说,人类在不断的进步,像从地方说到地圆说的转变,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变革,这些都是人类通过研究得到的成果,这就像是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竟被一道高中的题目所难住了一样,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在众多疑云之中,秦始皇的地宫便是其中一个。
秦始皇陵
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经历了数次朝代变更,也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和英雄儿女,嬴政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我国第一个皇帝,在实现了一统天下的伟业之后,不论他万年有多么的腐败昏庸,其建立的朝代有多么短暂,都注定了秦始皇一定会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人物。
当时为了突出皇帝的地位,集中自己的权力,秦始皇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变革,因此历史上第一座皇陵也是由秦始皇主张修建的。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其规模之宏大,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超过了后世所有陵墓的规格,前后共投入了72万人力,从他十三岁开始修建,直到去世都尚未完工,足足耗费了38年,光是陵寝就有56平方公里,其中供以后人的研究材料也可想而知的丰富。
陵墓的布局几乎按照当时咸阳城的结构一比一还原修建,大概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吧,死后也要当个皇帝,带领着数万兵马俑们实现自己的扩张之路。
陵墓的破坏
这原本应该是留给后世宝贵的研究资料,但是年代久远,古人可没有保护这些文物的意识,于是因为一系列的恩怨情仇,陵墓也是被破坏了数次,当年项羽攻占咸阳的时候,因为私仇一怒之下命人将陵墓凿开,随葬品也被烧毁了大半。
在历史典籍《汉书》中就曾对项羽破坏秦始皇陵的具体行径进行了详细描写,甚至包含了破坏时间和人数,郦道元的《水经》之中也记载了这样的事件,其真实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如此,那时候就盛行陪葬的制度,帝王的陪葬品定然是丰厚无比,因此一些盗墓贼就起了歹心,为钱财不知道破坏了多少珍贵文物。唐朝时期的某些典籍就记录了当时民间出现的盗墓贼对皇陵的破坏和偷盗行为。
看到这些,多少让后辈有些痛心,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保护陵墓不受侵害,还特地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政策。
按理说,经过了这么久的风风雨雨,以及在中国黑暗时期受到的入侵者的残害,秦始皇陵恐怕已经惨不忍睹了,可奇怪的是,这些却与考古学家看到的真是情况大相径庭。
陵墓结构基本完好无损的,工作人员的探索仍旧得到了不小的收获,各种瓷器玉器琳琅满目,根本不像是有过被偷的经历。如果真的有遭遇过破坏,我们无法想象,是否被破坏的另有区域,陵墓根本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么大。
难道是盗墓者“手下留情”了?还是说皇陵被破坏根本就是个谎言?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最神秘的应该是那个名叫地宫的地方,经历了这么多次破坏,仍然毫发无损,就连现代,考古学家都不曾将这里打开,我们不由得产生了好奇,地宫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
神秘的地宫
在司马迁的书籍中曾对秦始皇的地宫有过记载,里面有一盏不灭的鲛人烛,还有许多珍奇的草本药物,金银珠宝数不胜数在,这些激起了后人的好奇,想要一睹真容,可是实际难度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学者猜测,地宫之所以毫发无损,大概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被人真正的找到过。就在地宫附近有一条水银河,我们知道,水银拥有剧毒,且具有挥发性,而人一旦长时间吸入汞蒸气就会导致休克,甚至引发死亡。
根据计算,水银河的水银高达一百多吨,如此危险的地带,大概是来一个死一个。不过正是有水银的存在才减缓了了尸体和陪葬品腐蚀的速度。
地宫之中还蕴藏许多致命的机关,像流沙和弓弩等,根据《史记》记载,就连当时参与修建的工匠都在完工之后,为了避免秘密流传出去,都没能出得去,由此可见,地宫处处都充满了陷阱。
我们直到如今还没有决定打开地宫,就是因为没有万全的准备,害怕一个失误,不仅导致了人员的伤亡,还让水银失控,破坏文物。
另外,目前的情况对于这些文物来说才是最安全的,因为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有限,如果打开之后,里面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类没办法调控的话,这就意味着其中的文物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氧化。
刚开始开发秦始皇陵的时候,工作人员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兵马俑都出现了氧化反应,要知道原本的兵马俑实际可是彩色的。为了避免文物的损失,我们只好放弃对这里的探索了。
结语
人类目前对秦始皇陵的开发不过冰山一角,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其总量到底有多么的惊人。当然从这里我们也足以看出秦始皇的野心了,不然他也不会耗费如此国力,复刻一个热闹的咸阳城,也不会收集这么多陪葬品,还设计如此多的机关,谨防后人的破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