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普遍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以说,这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劝学警句,是国学精粹之一。中华文明绵绵几千年,无数的国学精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时刻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奋勇向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普遍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

学无止境

这句话出自孔子所著的《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是孔子所说的。大致意思是告知人们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把所见、所闻、所学都默默记于心间,千万不要嫌学到的知识过多而产生厌学情绪,要有永不知足的精神。而对于教授他人学习而言,则一定要耐心,不要厌倦。而后孔子说:我自己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这就是圣人不同于常人之处,学问愈深,愈加谦虚。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普遍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

虚心学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然而,其义依然生机勃勃,催人奋进。时刻告诫人们,在学业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教书时,则要表现出一定的耐心,不要急躁,即使反反复复,也不要厌倦。其实,这句话就是让大家明白一个关于“学与教”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普遍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可以说,在现实的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学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增强技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我们每个人又都是“诲者”,即对身边需要接受教育指导的人,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讲解,不要有厌倦的情绪。只有如此,才能受到人们的敬仰与爱戴。

目前,在学校里,个别师生关系并非很融洽,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主要就是学与教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学生被丰富多彩的生活遮住了“眼睛”,没有远大的目标,满足于现状,把枯燥的学习与游戏、利益等相比较,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二是个别教师,所谓的“诲者”,也被各种条条框框以及利益所限制,其表现很难与“诲人不倦”挂钩。这样一来,学者厌其学,教者倦其教,就很难达成共识,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从而使学校恢复应有的学风、教风,让整个教育行业,刮起倡学重教的清风。唯有如此,校园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天堂,而非是非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