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俄友谊(中乌全方位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中乌俄友谊(中乌全方位合作结出累累硕果)(1)

三月二十六日,塔什干孔子学院的学生学写毛笔字。

施 健摄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文明古国,伟大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

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和30年的互利合作表明,中乌加强全面合作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对中乌关系的明天充满信心,也满怀期待。

心有所向,路必不远。中方愿同乌方一道,牢记建交初心,把握历史机遇,在国家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朝着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和目标共同努力。

——摘自中国国家主席9月1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等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携手开创中乌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条隧道

“隧道附近建起了车站和维护站,村里一些年轻人当上了铁路工人,收入很不错……”

电话这头,乌兹别克斯坦小伙加亨兴奋地说着家附近的变化。电话那头,千里之外的沙尔贡煤矿项目,中国员工邓伟的思绪飞到了9年前他与加亨并肩工作过的地方——卡姆奇克隧道。

卡姆奇克隧道位于纳曼干州,长度约19.2公里,穿越一系列复杂地质环境,是“安格连—帕普”电气化铁路的“咽喉”。住在附近的加亨记得,隧道贯通前,当地人从费尔干纳、安集延、纳曼干等东部3州坐火车去内地城市,还得绕道邻国。

2013年9月,卡姆奇克隧道开挖,由中铁隧道集团负责设计和施工。邓伟担任工区项目经理,加亨毛遂自荐,当上了工地司机。

隧道有两个“900”,令当地民众连连惊叹——克服重重困难,中方仅用900天就完成了隧道项目;群山变为通途,列车仅需900秒就可穿越大山。

2016年6月,卡姆奇克隧道正式通车。6年来,得益于这条隧道,越来越多当地人与中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交通改善了,费尔干纳州的商业被“激活”了,大批中国商人和产品汇聚于此。当年在工地上学得一口流利汉语的加亨,找到了新工作——为中国商人提供翻译、交通及接待服务。

从只会切钢筋的零工,到独当一面的夜班领队,乌兹别克斯坦员工谢拉里也在隧道项目上学到一身“硬本领”。项目完工后,他组建了一支施工团队,“加盟”另一家中资企业。

隧道项目完工前夕,乌方主动提出将另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交给中国建设者。如今,苏尔汉河州北部,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沙尔贡煤矿现代化改造项目施工正酣。邓伟有了一个新角色——煤矿改造项目的副经理,而他身边的许多同事,都是曾经一起“挖”过隧道的老搭档。

闲暇时候,沙尔贡项目上的中乌工友们常常聊起一段甜蜜的爱情故事——2021年3月,中国技术人员纵艮鹏和乌兹别克斯坦姑娘迪娜岛纳喜结良缘。纵艮鹏对迪娜岛纳的深情表白令人动容:“相识于沙尔贡煤矿,结缘于‘一带一路’,我们的姻缘将如中乌友谊般绵长。”

一座工业园

早晨7时,锡尔河畔,几辆专线公交车停在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大门口,工人们鱼贯步入园区内的各个工厂,开启一天的工作。

鹏盛工业园负责人季求海走进园区第12家入驻工厂——真皮鞋厂,仔细查看生产线建设进度。

“等新生产线建好,新招的乌方员工和中方技术人员到位,鞋厂就能开工投产,给当地和周边市场输出产品。”季求海说。

作为中国企业最早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建设的工业园,鹏盛工业园就像一座大型能量泵。每天,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各地的矿产、建材、皮革等原材料源源不断地汇入园区,在高标准的技术车间加工、生产,“变身”为数以千计的阀门、铜制水龙头、皮鞋,再经从园区穿行而过的铁路专用线,销往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市场。

鹏盛工业园制鞋厂负责人林莉莉,仍记得2017年2月第一次走进工业园时的场景——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厂房整齐划一,每个工人的脸上都神采飞扬。眼前的一切让她觉得,在这里,有奔头,有希望。

说起这些年来工业园里的变化,林莉莉感慨不已。园区内的工厂多了,生产线扩大了,产业链延长了,产量增加了,“鹏盛”的名字在当地越叫越响。如今,塔什干市内时常可以看到工业园的产品标志和广告,当地工人都以在工业园工作为荣。

鹏盛工业园水龙头厂负责人杨昌彪也认为,入驻工业园是正确决定。

2013年底,水龙头厂与乌兹别克斯坦阿尔马雷克矿业公司达成合资协议,成立“AWP卫浴”品牌。乌方的矿产资源融合中方的制造能力,让小小的的纯铜水龙头闯出一片大天地。近年来,合资公司生产的纯铜水龙头、阀门等产品,热销俄罗斯、中亚及欧洲市场。近期,公司刚刚签下一笔俄罗斯客户的大订单,并计划将业务线扩展至整体卫浴。

最近,杨昌彪偶然发现,水龙头厂兴建时种下的一棵树苗,不知不觉间长成了一棵大树,如今已可以供人乘凉。他盼着,工业园和工厂的发展也如这棵大树,继续乘着中乌合作的东风,愈加枝繁叶茂。

一所孔子学院

9月5日,塔什干孔子学院打开大门,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中方教师施健惊喜地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17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男孩宋伟博,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即将启程赴上海财经大学学习。临行前,他决定回到孔子学院,再“打磨”一番自己的中文。

中方教师马兰同样惊喜地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消失了——41岁的学生蕾诺拉来电告知,她如愿找到一份在中国的工作机会,即将与在南京师范大学留学的儿子相聚。

“在乌兹别克斯坦,学习中文,到中国求学、发展,或进入当地中资企业工作,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塔什干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萨奥达特·纳西洛娃感慨,“一提到学中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来孔院。”

中方院长杨士虎介绍,学院成立17年来,发展特别快。尤其是近几年,年年都有新故事。2018年9月,学院迁入市中心的新校舍,教室增至10余间,占地面积850平方米;2019年以来,学院与当地多所中学、高校合作,新增7个教学点;2017年至2021年,学院连续5年主办乌兹别克斯坦汉学发展暨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为多国汉学家搭建交流平台……

30岁的阿力曾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3年。如今,他是一家中国纺织企业驻塔什干办事处的负责人。一口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让阿力在跟中国客户通话时,总被误认为是中国人。

乌兹别克斯坦人李小龙的微信签名“活到老,学到老”,是他13年前在孔子学院学会的第一句中文。从小因为喜欢功夫巨星李小龙而向往中国的他,给自己起了现在的中国名字。他用建房子形容自己学中文的过程——在孔子学院打好“地基”,后面的“房子”就盖得特别坚固。现在,李小龙的生意与中国密不可分,生活蒸蒸日上。

而今,在越来越多乌兹别克斯坦人眼中,学好中文意味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两年,李小龙把哥哥和朋友的孩子们都推荐去了孔子学院,还再三叮嘱孩子们:“学好中文,一定前途无量。”

一本图书

最近,经过一年多的翻译,30岁的乌兹别克斯坦译者康德完成了自己的第21本中译乌作品——《墨子公开课》。从事笔译工作10余年,这是康德感触最深的一次翻译。

此前,康德对墨子及其思想知之甚少。因此,尽管学习中文多年,也曾参与《论语》《孟子》等的翻译,康德依然做了很多“功课”。中国同事也帮他搜集了大量阐释墨家思想的资料。

从陌生,到了解;从理解,到认同;从喜爱,到敬佩。接触墨家思想越多,康德心中的共鸣越强烈。

最让康德钦佩的,是墨家崇尚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精神和主张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思想。“墨家思想能让全世界人民更和谐地生活。我欣赏墨学。”一想到自己的翻译可以架起一座桥梁,让更多乌兹别克斯坦人领略中国传统思想的魅力,康德便心生自豪。

这些年,在中乌两国,像这样的“搭桥者”还有许多。

201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臧红岩,与乌兹别克斯坦籍同学欧贝克携手,在塔什干共同创办了丝绸之路出版社,专注于将中国优秀书籍翻译成乌兹别克语、俄语等,在乌兹别克斯坦出版、推广。康德就是这家出版社的一员。

臧红岩和欧贝克有一个共同心愿——打开一扇窗户,推动中乌人文交流,让两国民众增进了解。他们精心挑选书籍,用心组建翻译团队。同康德一样,其他20多名受邀参与翻译、编辑工作的乌兹别克斯坦汉学家、翻译家,几乎都曾在中国学习、生活,精通中文,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

近年来,《骆驼祥子》《中国河西走廊》《中国工业遗产示例》等一大批有关中国历史、文学、科技、医学的书籍,在臧红岩、欧贝克、康德等人的努力下,被翻译成乌兹别克语,摆上当地书架。

时间的长河见证着两国情谊丝丝相连。如今,中乌人文合作更热,民众友好感情更深,两国互学互鉴的故事在更好地书写。

来源:海外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