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剧本研讨会西安举行(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剧本研讨会西安举行)

11月7日,由西演·西安易俗社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在陕西省文旅厅召开了剧本研讨会,多名来自省内乃至全国的戏曲文化界领域大咖汇聚一堂,为将《织梦人》打造为戏曲舞台的时代精品研讨把脉。

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剧本研讨会西安举行(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剧本研讨会西安举行)(1)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周育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薛若琳,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孙豹隐,上海越剧院原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胡筱坪,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原处长、著名文艺评论家胡安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覃彬,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西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王阿林,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副处长刘涛,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织梦人》编剧张泓,西演·西安易俗社总经理惠敏莉、副总经理何瑛、创作中心主任陈强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以“最美奋斗者”赵梦桃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百年易俗社希望以秦腔艺术形式,向以赵梦桃为代表的织梦人致敬,向为共和国事业奉献青春的英模人物致敬,将“梦桃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由此打造的秦腔《织梦人》,将讲述赵梦桃的感人故事——她是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1956年、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是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她的影响下,掀起了“人人学先进,个个争劳模”的热潮。赵梦桃倡导和表现出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

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分别从剧情、人物、时代背景等方面,对《织梦人》的剧本方向提出了创作与修改意见。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周育德表示,将赵梦桃搬上戏曲舞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赵梦桃不是李铁梅那样的人物,没有传奇性的行为,她是一个平常的纺织女工,做的工作没有戏剧舞台常见的惊心动魄,但正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所以这部剧对剧本的要求很高,要在平凡中写出张力,写出能吸引观众的戏剧矛盾的贯穿线,我希望剧组能践行这样一句老话:深入生活,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上,让戏曲舞台留下一部立得住,传的开的时代之作。”

胡筱坪则犀利指出,当今戏曲舞台对模范人物的塑造,有部分作品存在矫情、瞎编情感等不良现象,结果就是把真的事情弄假了,观众反而不信了,“希望我们这部《追梦人》能成为一部用真情实感,真正打动观众的作品。”胡筱坪建议,在《追梦人》中,不要把赵梦桃作为英雄去写,而是从塑造一个朴朴实实的女孩子开始,“她悄悄的来了,玩命的工作,然后悄悄的走了,但是她的伟大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汇入我们的时代精神中,继而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汹涌澎湃的洪涛。”

所有参会专家都不约而同表示,舞台需要英雄,需要模范。战争年代的戏剧舞台,写刘胡兰、董存瑞,和平年代,有焦裕禄、雷锋,今天的新时代里,各条战线同样有不少模范出现,他们应该是舞台的主角,因此西安易俗社对这个题材抓的非常好,“模范是国人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引导当代人向上向善。”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孙欢

所有参会专家都不约而同表示,舞台需要英雄,需要模范。战争年代的戏剧舞台,写刘胡兰、董存瑞,和平年代,有焦裕禄、雷锋,今天的新时代里,各条战线同样有不少模范出现,他们应该是舞台的主角,因此西安易俗社对这个题材抓的非常好,“模范是国人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引导当代人向上向善。”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孙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