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城宅院(天地悠悠观城址)
有“霸王城”之称的固镇县垓下遗址,伴随着考古不断深入,正次第揭开垓下古城面纱。考古工作者在秦汉时期的垓下古战场之下,还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填补了安徽史前城址的研究空白,并为中华文明溯源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散尽烽火的故事被重新打捞,失落的史前文明进入当代视野,数千年前古城再现风华,成为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
项羽怀抱虞姬雕塑。(图片由固镇县文旅局提供)
秦失其鹿,楚汉相争。一个量如海,一个力拔山,刘项在垓下一战定乾坤。 “四面楚歌”唱得十余万楚军军心离散,“霸王别姬”定格成末路枭雄的悲怆历史身影,垓下由此青史垂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还埋着淮河流域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
“五一”假期,固镇县垓下遗址风景区游人如织,散尽烽火的故事被重新打捞,失落的史前文明进入当代视野,千年古城再绽芳华,成为蚌埠及周边地区新晋网红打卡地。“风景区还在建设中,周末及节假日每天人流量都已在千余人次,大家迫不及待前来寻幽怀古览胜。 ”固镇县垓下遗址管理中心主任张艳梅说。
考古揭开面纱 古城重见天日
沿着固镇县城往东驱车行驶20多公里,记者来到毗邻沱河的濠城镇北,这里就是垓下遗址所在地。许慎《说文解字》中将“垓”字释为“河边高地”,形象地概括了垓下遗址地貌——考古勘探表明,遗址为不规则土筑四方城,地势北高南低,沱河由其西侧绕至北侧向东流去。城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南部为村庄,北部及城垣外围均为耕地或林地,包括护城河在内,整座遗址占地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
江山留胜迹,后人复登临,品楚汉故事,发历史幽思。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深堑防守,兵少粮尽。刘邦汉军及各路诸侯重兵重重包围,展开垓下决战,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垓下古战场遗址。在当地,垓下遗址又有“霸王城”的俗称,遗址上的村庄称为霸王城村。
据村内老人介绍,在上世纪30年代,霸王城的土城墙还有两人高。抗战初期,土城被推平,形成今日地貌。古人利用沱河半绕城垣西部、北部的自然形态,在城址四周开挖人工河,互相联通形成护城河。遗址内外还有“虞姬浣发池”“榆抱桑”“御花井”“许慎桥”等古迹。1986年,垓下遗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至200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垓下遗址进行了连续考古发掘。通过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局部试掘和发掘,考古工作人员在秦汉时期的垓下古战场之下,发现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内外发现壕沟、城墙、台基等遗迹,主体年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
城墙解剖是揭秘城址建筑年代的关键。考古人员在遗址东城墙中段开挖两条探沟,解剖结果显示,遗址地层分布较清晰,城墙墙体所在层位较明确。根据出土的遗物年代推断,城墙的修筑时期主要为史前和汉代。汉代城墙墙体斜压于史前墙体的内侧呈坡状,出土遗物主要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和零星汉代绳纹红陶片,墙体构筑方式以堆筑为主。
垓下遗址拥有淮河流域 “大汶口文化第一城”的美誉。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方合力探索 揭秘文明演变
根据垓下遗址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垓下遗址所处的淮河中下游地区,正是古代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带,垓下史前遗址的规模令人惊叹。它是淮河流域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史前城址,填补了安徽史前城址的研究空白,为探索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材料,为该区域与中原同时期文化交流提供了证明,为早期城址形态与筑城技术等的演变轨迹提供了线索。
垓下遗址是揭秘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发掘过程中,在遗址内出土的陶片,从质地来看,兼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从陶片颜色来看,有灰陶、黑陶和少数黄陶、白陶。可分辨的陶器有罐、鬶、盆、壶、杯、器盖以及鼎足等;除素面外,器物表面装饰的纹饰以篮纹为主,还包括附加堆纹、绳纹、方格纹、凹弦纹等。陶器本身既有本地特征,也受外来文化影响。
对照周边其他遗址的发展过程,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的出现并非孤立和偶然,但其源头、发展和最终去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从考古材料上看,垓下遗址从大汶口文化至秦汉时1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仍有缺环,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工作。
2021年,固镇垓下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年7月,山东大学垓下遗址考古实践基地成立,山东大学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镇县政府三方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目的在于通过科学严谨的发掘,进一步廓清整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布局、结构及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后期的多学科研究,深入研究垓下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为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固镇县垓下遗址风景区内的先民生活场景雕塑。
打造文化地标 让遗址“活起来”
“垓下古城和汉文化资源不仅是固镇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作为大汶口文化城址和垓下之战标志地的垓下遗址,对于研究、展示中华民族文明史和汉民族历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固镇县文旅局局长王中华说。
近些年,固镇县将文化旅游产业列入全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力实施文化立县、垓下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两大专项攻坚工程。按照“保护文物资源、挖掘文化底蕴、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旅游发展”原则,固镇县争取4亿元文化旅游专项债资金,在本级财政拨付1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再从本级财政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用于遗址保护利用。
“2019年,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启动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建设,全面提升垓下历史、文化、民俗魅力,打造固镇文化地标和旅游新名片。”张艳梅介绍,风景区规划设置文旅融合发展区、垓下古战场展示区、遗址保护展示区、综合服务区、滨河景观带等功能布局。
走进风景区,随处可见再现先民生产生活场景的钢丝人雕塑。考古展示馆还原垓下考古的艰辛历程,文物展陈室和修复室集观赏体验为一体。在文旅融合发展区,一个个仿古土坯房排列整齐,剪纸、陶艺、泗州戏、琴书等非遗项目进驻,《拾棉花》等经典剧目接连上演,引来游客喝彩叫好。
目前,垓下遗址展示馆、景观大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完成,虞姬浣发池等部分景点已改造提升,以虞美人、菊花、粉黛乱子草为主打造的四季花海基地初具规模。垓下遗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我们深入挖掘和阐释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新义,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力争将固镇垓下遗址打造成集考古科研、遗址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品牌景区,让千年古城既有‘说头’又有‘看头’。 ”王中华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