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

都市轻喜剧《小大夫》即将于今晚迎来大结局。虽然知道有情人终会成眷属,但对追完40集的观众来说,没有比郭靖(董子健 饰)、黄蓉(张嘉倪 饰)深情相拥更好的结局了。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1)

这部于国庆节当天在央视八套播出的电视剧,以欢脱俏皮的风格、天马行空的气质以及剑走偏锋的姿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的0.916%的平均收视率,也见证着观众持续上涨的关注度。可以说,这部形式创新的类型剧总体是成功的。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2)

收官之际,影视独舌对话《小大夫》出品人、制片人张海东,和她聊了聊这部剧的操盘经历,以及剧集播出后的具体看法。据悉,她的新戏现代谍战剧《对手》即将于厦门开机。

是“小大夫”,也是“大温暖”

张海东与编剧王小枪关于《小大夫》的首次畅谈,在三年之前。当时,谍战剧《面具》刚刚杀青。《面具》反响不错,两人随即萌生了再次合作的念头。这一次,张海东想做一部轻松点的电视剧。几经商议,这部剧的背景就被张海东定在了医院里,拍医生的故事。

对王小枪而言,写一部忠于行业的医疗剧算不得什么难事。他本就是放射科出身,父母也是医生,自然对医院的日常颇为熟悉。再加之,他虽然以谍战剧成名,但最早却以现实题材创作入行,可以轻松做到“强情节”与“轻写意”之间的转换。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3)

但张海东不想做一部纯粹的行业剧。于某种程度而言,如今的行业剧已经写得很多了,不需要她再去费尽心力拍一部大同小异的作品。同时,严肃的行业剧也不能拍得太过直白,否则多多少少会遭逢一些问题。两人一商量,决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拍一部医院戏。

《小大夫》以郭靖、黄蓉的相爱之旅为叙事线索,讲述了援非归来的边缘医生为追求医院里年轻漂亮的当红主任,不懈努力、勇敢奔爱的故事。在追爱的过程中,他们破解了重重障碍,渡过了种种难关,也温暖着身边的病人与亲人。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4)

“我们拍的是生活温情。只是编剧对医院比较熟悉,所以背景是医院。医院只是个标签,郭靖恰巧是个‘小大夫’。我们不想拍‘小大夫是怎样炼成的’,也不想拍‘医院的故事’。”

不过,在张海东看来,观众有落差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看剧之前都会产生自己的期待,比如有人看到了《小大夫》的片名,是怀揣着看职场剧的期待而来的。

他看了两集,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有点失望在所难免。然而,从近期的收视率来看,“大家看了剧后,觉得虽然这不是一部纯粹的职场剧,但这个剧挺好看。这就契合了我们的创作宗旨——拍一部让人喜闻乐见的剧。”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5)

行业剧有行业剧的看头,轻喜剧有轻喜剧的味道。严肃纵然值得推崇,但清奇也不应当被认为是胡闹。更何况,《小大夫》不止做到了有趣。“虽然主人公是是个‘小大夫’,可故事讲的是‘大温暖’。郭靖是人微言轻的,但他总是用一种不激进、不犀利的方式来化解身边的矛盾。给予病患、给予家人,甚至给予身边的所有人他力所能及的、无限的温暖。”

这种无限的温暖,体现在郭靖对病患的情感开解上,体现在郭立业(李立群 饰)对子女的关照上,更体现在剧中所有人物的线性成长上。这种温暖,见证着王小枪的编剧功底。当然,相比起他之前的作品,如今的《小大夫》无疑是他于剧作、美学层面的新尝试。

把“血淋淋”的现实笑着讲出来

在张海东看来,《小大夫》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喜剧。自己也不愿意只拍一部闹剧。虽然它的人物是稍显夸张的。 比如,常年蹬着自行车“盯梢”黄蓉的郭靖,动不动就以“自杀”威胁女儿分手的郭立业,走的明明是冷艳范却总是一惊一乍的黄彩云(刘敏涛 饰)。

它的情节也是天马行空的。援非归来的边缘医生始终对爱情矢志不渝,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了颇多无厘头的“折腾”;说好的追爱之旅,结果第三集俩人就想“偷本结婚”,等到临近结尾反倒又离;辛苦半生的郭老爷子以为迎来了第二春,没成想对方有老伴……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6)

《小大夫》是一部画风清奇的情感喜剧。不论打开哪一集,观众几乎都能被轻松逗笑。这种笑,不是“隔靴搔痒”般强行刺挠你,也不用密集的段子造出罐头笑声。它是金句频出的层层堆积,也是情绪宣泄的水到渠成。随着剧情的发展,该笑的地方你就会心一笑了。

高级的喜剧往往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王小枪也在《小大夫》里埋藏了很多东西。

医院是一个窗户,透过这个窗户你会发现人生百态。比如,情侣之间的信任危机、沟通障碍,不同家庭环境带来的“门当户不对”式观念冲突,以及长辈逼迫造成的婚姻悲剧等等。这即是“悲剧内核”。只要看进去,你就会为剧中人或心酸或流泪,所谓“笑着哭来着”。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7)

郭郭(王真儿 饰)和韩浩月(齐奎 饰)情感线的背后,就隐藏着真正的现实残酷。

韩浩月是妥妥的中年危机男,不年少也不多金,离过一次婚还带着一个孩子。他比郭郭大半轮,虽然是相声演员却不温不火,粉丝还不如郭郭多。郭立业不同意女儿嫁给他,家长每每希望子女过上好日子,就算不能跨越阶层,起码也得做到个门当户对。韩浩月的前妻袁媛(王婉娟饰)也频繁添乱,大闹婚礼、教唆孩子,好人不干的事她全干了。内忧外患,坎坷实多。

当然,社会残酷是现实主义的写法,《小大夫》走的是浪漫主义的路数。生活压力自然是大的,但在郭立业与郭郭的斗嘴中残酷就被消解了。同样写法的还有医院里病患的遭遇,虽然妇产科是生离死别的地方,但在郭靖的“花式俏皮”之下,生死的味道也趋暖了。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8)

“我们是想表达一些深度的东西,让你笑过之后能有反思、有领悟。但没必要强行把饭塞观众嘴里,我觉得一个剧能做到这样程度,就能说明一切了,不要再去掰开了。本来现实生活就很琐碎,要是揉碎了再去说局部怎么样,太血淋淋了。”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接受这种清奇味道,《小大夫》采用了两个技巧。

其一,就是打破第四堵墙。你会发现,剧中人经常跳出来直接与荧屏外的观众对话。这是戏剧家布莱希特的创作理论,在欧美剧中比较常见。该剧开篇郭靖介绍自己和黄蓉的关系时,就曾直接向观众讲解。再加上二人“罗生门式”的相异阐述,欢脱气息就跃出来了。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9)

其二,是将悬疑味道融入医疗情节。就像上文所说,医院只是一个背景,真正打动观众的,是医院里那些人物之间的戏剧张力。比如开篇动辄凭空从病房消失,盯着手机不断念念有词,疑似上天台自杀又放弃的病人王羽凝(佳琪 饰),就吓了不少人一跳。

“有人说我们像个大杂烩,又不像行业剧的严肃,又不像悬疑剧的极致,风格是穿插在一起的。其实说什么都无所谓,电视剧嘛,好看是第一位的。”张海东笑道。

新剧《对手》是一部反间谍故事

《小大夫》的定档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从接到通知到正式供带,只有一周的时间。

对于一部40集的都市戏来说,这俨然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导演卢伦常的带领下,通过剪辑和后期制作人员的全力配合,这件事居然不可思议地完成了。“不能说毫无准备,因为在平台没有定档时,我们就知道不能耗着,得早做准备。就自己一遍遍地顺片子。”不过通过这次的经历,也更让张海东意识到自己拥有一支扛打且有责任心的团队是多么值得欣慰!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10)

当然,过于仓促的定档也招致了些许问题出现。比如,没时间再去制定一个周密的宣传计划了。早期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张海东前期发愁的地方。剧播出了,别人却不知道,的确有点令人伤神。好在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自来水”越来越多,收视率也持续涨了起来。

就作品调性来看,《小大夫》明显不是一部快节奏的作品。比起那些激烈的、极致的快剧和短剧,这部着墨于世间百态与都市情感的医院戏,想要看得入迷大抵更需要些情感投入。

这也是最让张海东觉得惊喜的地方,“大家都说现在的观众没有耐心,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观众明显投入进来了。我还是挺欣慰的,因为对于创作者来讲,不论它是什么题材和类型,观众愿意看、喜欢看,它就达到了我们创作的本身目的。这就有意义了。”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11)

关于社交网站上提到的某些专业部分的错误,张海东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一部电视剧,从最初的组盘到最终的播出,纵然每一步都想尽善尽美,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一些细微疏漏。影视行业不是拧螺丝,它需要人与人的协同作战。这就是所谓的“求其上者得其中”。“没必要为自己开脱,理性的意见我们都能接受。”

《小大夫》刚刚收官,张海东又要踏上新的征程。她的新剧《对手》月底就要在厦门开机了。导演仍是卢伦常,编剧还是王小枪,但作品的类型却不再是一部都市轻喜剧。

《对手》的故事围绕着国安战士与境外间谍展开,镜头对准了一对间谍夫妻李唐与丁美兮。风平浪静多年后,李唐、丁美兮本想就此平凡度过一生,却不料19年前的老对手段迎九再次出现。她担纲反间谍专案调查组组长,向李唐等人一步步靠近。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12)

王小枪谍战作品

这是市场上非常罕见的现代谍战题材。之前,央视专门播出了反间谍相关新闻,提醒民众增强防谍意识。北京市国安局也随后实施了《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有段时间,小区里就贴着12339反间谍举报电话。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间谍就在我们身边。”

不过,纵然选择了反间谍这一强情节领域,《对手》展现的却是颇为真实的生活。

“间谍的日子是很惨的,提心吊胆不说,还常年没有经费。像李唐就是个出租车司机,他白天在城市里开着车,到了晚上就担心身份暴露。生活的压力也就罢了,段迎九还动不动过来露个头、吓自己一回。更重要的是,一旦自己被抓起来,还在上学的孩子怎么办?”

小大夫剧组张晓东(小大夫制片人张海东)(13)

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提高,谍战剧也逐渐从传统走向了多元。从张海东的角度来看,这一类型的确越来越难做了。尤其是像《对手》这般的现代谍战剧,想要拍好难度明显比张海东之前的年代谍战戏《面具》更大。但作为一个创作者,挑战不可完成的事本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创新。她把自己定位为手艺人:“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我就很满足了。”

【文/冯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