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啥民族(金庸绝)

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身穿白衣、黑衣的"侠客"纵身飞下,只听剑在风中潇潇擦过,《射雕英雄传》乐曲隐隐响起。

金庸啥民族(金庸绝)(1)

金庸啥民族(金庸绝)(2)

动可刀光剑影,静可长笛悠扬,侠之大义,尽在胸怀天下。阿里巴巴2017年年会视频截图。

——这是淘宝小二在2017年阿里年会上演出的节目,也是阿里人向金庸先生的致敬。

一年后的今天,金庸先生离世了。我知道,金庸先生早就已经在医院治疗很久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刚出版后,我委托阿里香港的同学请他写推荐,回复说,已经拿不动笔了,不成想,这么快就与我们这些金庸迷永别了。

据我所知,金庸与阿里巴巴的主要交集只有两次,一次是参加阿里组织的"西湖论剑",一次是为淘宝题字:"宝可不淘,信不能弃。"

但是,金庸先生在阿里人心中的江湖地位无人取代,武侠文化早已融入阿里园区各个角落和各个工作场景。

《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等老歌,时常会在阿里园区唱起,这是阿里人18年来青春奋斗的风雨伴随。

很久以前,在地摊上买书,10元钱一斤,里面有一本《金庸传》,那是第一次全面了解金庸,到了阿里之后,越发喜欢他。

小时候,班里很多同学因为金庸和琼瑶小说挨老师打,一个是武侠,打打杀杀,弄得同学看了直想打架;一个是言情,卿卿我我,弄得幼小得心灵心潮彭湃。

金庸小说的确害了我的同学,打架被退学,我恰恰太穷,没钱买书,没看成,歪打正着没退学。

可是,一个场景至今挥之不去,老师没收金庸小说后,回到办公室读得津津有味。

我当时理解,莫非此乃成人读物?

长大之后,对金庸的了解主要是他担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士以及王朔对他的一些争论。直到看了这本传记,才逐渐把他的形象复原起来。

其实,相对逆境,顺境更能出人才。

金庸便是。

查姓,在江南啥地位——康熙同志亲笔为他家族几次题字。

被称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查家,几百年来,出了很多名臣、学者、诗人、画家,明代查氏中进士7人,中举人17人;清代,进士14人,举人59人,仅康熙年间就出了10个进士,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赫赫有名的徐志摩和查家也有联系,他是金庸的表哥,徐志摩飞机失事,金庸为他手捧骨灰下葬。

到金庸父亲这一辈,家境日衰,祖上土地"只剩"3600亩,金庸生在"一个五进院的大宅里,院内有90多间房子和一个大花园",想来比我们村还大。

在这个大院,有无尽的中外书籍,还有英文原版,他自然看了不少。

如果一个人一直生活在顺境,经历难免单纯,日后,中国可能出不了这个文学大家,就像普鲁斯特不突经变故,难说能写出《追忆似水年华》,街上可能只会多一个混混而已。

金庸从无忧无虑的童年一下过度到日本侵略中国,家境彻底败落,外出流浪求学,两次被学校开除,几次易地读书,并到湘西农场打过工。湘西,乃真神奇之地,沈从文还在这里当一段时间土匪。

金庸就像一个侠客,游历四方,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无疑给他日后创作提供了无尽素材。

纵观金庸成名,首先是偶然的。

第一,想当年,鼠疫流行,他的很多同学都死了,他送一个患鼠疫的同学上船等死,却没有被传染,非常幸运;

第二,如果当初从上海《大公报》准备派往香港的同事要不是恰恰儿子降生,金庸就不可能顶替同事南下香港,不到香港,他这种地主成分,在文革中不像他父亲一样被斗死,就烧高香了,很难谈成名;

第三,如果不是1954年香港发生轰动一时的比武决斗,报纸可能不知道中国人潜意识中那么爱好武侠,也就不会有金庸的同事梁羽生《龙虎斗京华》问世,如果不是梁羽生忙不过来,也就不会有领导让金庸顶上去,一顶顶到了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巅峰。

金庸成名也是必然的。

创办《明报》,一手写社评,一手写小说,一干就是30年,30年的持之以恒,谁能坚持?

金庸不像其他名人,要么"打"出名,如成吉思汗;要么"骂"出名,如李敖;要么"骗"成名,如旁氏;要么靠"贪"成名,这就多了去了。

在中国近现代史,靠笔将报人和小说家集于大成者,寥寥几人。我看来,金庸之"四绝",恐怕多少年后难出其右者:

一绝:就像领到老师作业一样,随手开写《书剑恩仇录》,每天写一段,连载一年零七个月,这是何等洒脱?洒脱背后源于他渊博的知识以及复杂的人生经历。

多少年后,马云专赴澳大利亚去看望在那里过年的金庸,"满屋子的书"。金庸谦虚地说,不太看。随后回答了马云问他的一个问题。

你咋知道有桃花岛?

我在《东海地图》查到有这么个小岛。

二绝:对中国历史研究深透,看问题非常深刻。他能敏锐地判定,共产党能战胜强大的国民党,他还提前预测中国会提前15年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还坚信文革会结束。

三绝:中西合璧,在大公报任译员,每天听BBC等英文台,随手翻译成汉语,这是何等水平。

四绝:绝不放弃。《明报》从创刊就步履艰难,最困难的时候就靠着他的小说连载支撑,一直等到上世纪60年代大陆灾民偷渡香港,《明报》从人道主义出发,每天大面积报道灾民生活,呼吁港民关心同胞,《明报》从此声望大增,跻身香港主流报纸。

这种决不放弃的风格在深深烙在马云身上,烙在在阿里巴巴身上。

金庸的小说不是圆满的,甚至有不少漏洞,比如有些人物写着写着就没有了,因为是连载。王朔虽然十分瞧不上金庸,但他弄个连载试试,这就像电视录播和直播,再好的录播也不能像直播那样让人佩服。

金庸的主页是办报,《明报》至今在世界华人圈发行。在大陆,他以小说家出名,甚至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会办报。

办报和写小说是共通的:办报需要相当现实,一字一句不可失实,还要琢磨社会的承受能力;写小说则是十分浪漫,一个章节、一个故事都可天马行空。

越是现实的人越需要些许的理想和浪漫来冲击现实的呆板,否则他可能会觉得生活枯燥无味;越浪漫的人更需要现实生活磨练,来为浪漫提供魔幻实现素材。

金庸小说的人物,想来想去还是喜欢韦小宝。

《鹿鼎记》应是金庸小说集大成者,不同于其它武侠小说,也或者说,它整合了所有小说的精髓,自然凸显丰富复杂而敏感的人性,更能陈列多维思维交织糅合的社会情态。

如果说,《书剑恩仇录》是金庸为了应付领导差事,通过武侠的形式,一则吸引当时香港近乎全民性的武侠爱好者,二来表达了他对家乡以及他游历各地的回忆之伤感。《鹿鼎记》则能看出金庸日益成熟的文化思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此刻的金庸已经站在历史学、社会学、人文学等角度上审视中国几千年的人文社会了。

"鹿鼎"两字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肯定是广东话里的俚语。直到再后来,隐约悟到两个字透出的生生不息,来源于波澜壮阔、雄浑敦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显然不仅仅是指作品里面的鹿鼎山。

金庸一开篇就通过吕留良和儿子对话,不厌其烦地阐述鹿和鼎的关系,鹿虽庞大,性子却极为和平,只吃青草树叶,从来不伤害其他野兽。猛兽要伤它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只有被吃。

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百姓,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鼎,则象征着皇权、权力。"人为鼎镬,我为糜鹿"是也。

然而,鹿和鼎,正如水和舟,鼎可烹鹿,鹿逼急了不会干等被烹,会跑,甚至会反抗。最好的结果是,鼎看护着鹿,不让它跑,最终才能安心烹鹿。

更深一层意思,鼎为虚,自古只是皇权象征,即便九鼎至尊,其实也就是个九个铜做的炊具而已;鹿为实,不时为自己在危险的环境中找出路。

谁控制了鹿才是真正控制了权力,"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鹿才是真正的皇权象征。

《鹿鼎记》全文暗含无数条逻辑线,一个层次有一个层次的行文线,就如《尤利西斯》。

借韦小宝和康熙的关系,讲述了康熙杀鳌拜平三藩等功绩。康熙时代,大清朝"鹿死谁手"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南有三藩,北有准噶尔,台有郑氏,还有大大小小的"反清复明"人士。由此,"逐鹿"是整个小说的明线。角逐者有天地会,郑王府、神龙岛、平西王府、葛尔丹等等——这是明线。

第一条暗线是宏观线,"鹿"和"鼎"既然相辅相成,就应该相濡以沫。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国富民安。韦小宝是鹿,其母韦春花是妓女,他出生于扬州丽春院,不平凡之处是,作为鹿,他能成为康熙的"调鼎手"。一对好哥们,撇弃世俗偏见,成为鹿鼎搭档关系的最佳印证。

"鹿",显然有其柔弱一面,韦小宝在武林江湖中连三脚猫武功都不会,遇到困难拔腿就跑。同时,他又有着鹿的绝顶聪慧,屡屡化险为夷,即便遭遇桑结、葛尔丹之强敌,也能瞬间与其结为"兄弟"。

有了这些,《鹿鼎记》已经可以成为一部好作品,金庸用意显然不会这么简单,他要通过一个人物深刻描写和影响这个社会。

金庸自称写韦小宝受鲁迅笔下啊Q的影响。不同的是,阿Q代表广大平凡的中国人的劣根性;韦小宝则代表了少数"成功"中国人的劣根性。

第二条暗线是微观线,韦小宝是一个小流氓,爱听《十八摸》,爱摸女人屁股,强行亲女孩,满口"你爷爷的",整蛊涮人、整日赌钱,最擅长拍马屁。

他身上几乎聚集了中国人所有痞性,但是,惊奇的是,从烟花柳巷起步,磕磕碰碰,竟能飞黄腾达,反差巨大。

从文本优化上说,这样,增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和多面性,提升可读性;从社会意义上说,在属于韦小宝的江湖,没有任何家庭资本,大字不识一个,武功不懂一点,七个老婆开始没有一个喜欢他,阿珂几次想杀他,但是,小宝靠着至高的情商和意气情义,着黄马褂,赐鹿鼎公,终能行走江湖,抱得美人归。

这显然是我等平凡百姓都喜欢看到的结果,也是平凡人"努力奋斗"的榜样。

更让人动容的是,"婊子"养大的韦小宝,对母亲百般顺从,对义父尽职尽责,父爱母爱齐全,善莫大焉。面对阿珂架在脖子上的明月弯刀,眼不眨一下,为爱情视死如归,又是何等珍贵。

第三条暗线是,鹿和鼎终归不能持久交融。故事结尾,韦小宝只能携妻子远走高飞。鼎,怅然若失,鹿亦戚戚然。走过山山不说话,走过海海不说话。或许多少年后,才知道,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

或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逻辑线,年少时看到的是打打杀杀,随着阅历增加,越能感悟出金庸小说的无尽内涵。

乔峰是正义化身,是一个人们无限美化的人文载体,等着他的最终只有一个归宿——死亡;韦小宝,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物形象,美丑交杂,时而游戏人生,时而铁肩担道义。他过的是平凡日子,所以,可以从容地活着。

透过韦小宝,金庸显然已经从原有武侠的"篱笆"中走出来,走上山巅,遥遥审视中国人的人性问题以及人文关怀。

中国的武侠小说起源,说法较多,比较公认的是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干将莫邪和越女袁公的身上尽管充满迷信般神话色彩,但已经提炼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扬善除恶、舍生求义的"武侠"精神。

武是形式,是表象,是过程;侠是内容,是本质,是结果。

武侠精神的第一个倡导者是司马迁,很难想象,他会在《史记》中拿出两个篇章写下《刺客列传》和《侠客列传》。《史记》的定调,浩浩荡荡影响着2000年来中国武侠小说的主题思想,这种影响还遍布全世界。

到了金庸时代,武侠小说能得以发扬光大,甚至可说推到至高境界,离不开两个原因:

一是,香港乃至整个海外华人圈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内心深处的文化孤独,"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武侠小说的豪情壮志是最好的慰藉。同时,通过金庸小说、李小龙电影等武侠载体的传播,海外华人确实能受到更多尊重;

二是,金庸作品风靡香港之后,并未马上影响大陆。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多元生活方式和追求逐渐得到认可,金庸小说以及香港大娱乐精神迅速打入内地市场,大量金庸迷出现,马云正是其中之一。

金庸迷很多,马云只有一个。

很多人娱乐心态看金庸,小说看完了,也就乐呵完了,随手一丢,甚至有人把金庸小说只放在卫生间。

不得不承认,马云有一个非常让人尊敬的优点:每时每刻,从见到的人、看过的事、走过的路,总能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

于是,金庸成了阿里巴巴的精神导师。

新华社曾报道,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即将出版,到时,大家就知道用英语咋说"降龙十八掌"了。

新华社为这件事专门发表了评论:

文学是一座桥梁,不同的文化可以"华山论剑",各国的金庸迷心中都有不同的"郭靖黄蓉",中国文化将在中外交流中赢得更多粉丝,在国际舞台上将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金庸小说,从曾经的不登大雅之堂,到如今的全球风靡,其至高的侠义精神,必将在中西融合中引发共鸣。

这种精神,也必然在阿里巴巴根深叶茂、强盛不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