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言怎样写(证言书评生育不自主)
作为人类,我们不得不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正在于此,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必备需求之外,我们更需要自由的精神与爱的权力,而如果这一切都被剥离,只剩下生殖这一个目的呢?想一想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一位著名作家正用自己的笔,把这未来景象通过故事一一铺陈在我们面前,把真实可怕的“现实”展示出来,以启到警示世人、把握未来、考量人类未来命运之用苦良心。
她就是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2017年,她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2019年,她再次凭借《证言》获得布克奖。
这次为大家介绍的书就是她的《使女的故事》及《证言》,这是两代女性的心酸史和与生命相抗争的反乌托邦之作。
故事很沉重,作者却用不动声色的笔法与高超的写作技巧,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超真实的幻想世界里。
故事并未交待背景,你可以把它看成是过去,也可以看做是未来,而经过改编的电视剧充分还原了这部著作,并把时间定位在现代,借古讽今,让观众感受到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复古所带来的不安和恐怖。
故事从一个“使女”开始。
“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
雅各向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神,我岂能他作主呢?’
拉结说:‘有我的使女辟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因她也得孩子了’”——《圣经·旧约·创世纪》,第30章第1—3节
基列国是某个空想出来的独裁国家,因为某个时段中人类的繁衍开始变得困难,有许多女人不能再生育(也许是空气原因,也许是因为堕胎,又或许是地球环境有所改变了吧,书中未曾认真交代),于是一些人在某国夺得了政权,正式独立出来,这个国家的统治方法是把女人的财产全部没收,没有人权,她们被迫分为四类人:大主教夫人,使女,马大及经济太太。
大主教夫人就是政权统治者的夫人,出身高贵,只有名门家的女儿才可能从小就被培养成高人一等的贵妇(没什么特权,一样没有财力,没有能力,没有权力,也就是所谓人们尊重的花瓶。)
马大就是佣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或是没有姿色不能生育的女子,只能在厨房里没日没夜地操劳,就连出门购物的权力都不被获准。
经济太太是穷人家的太太,生活乏味之极。
而使女就是那些有生育能力的女子,全部分派给没有孩子的掌权者家中,“借”给大主教或是高层“生育”,注意:在这里的欢爱是不被允许的,伺床是要和主教夫人、大主教三位一体的,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脱衣服,不能爱抚,只是单纯的为了繁殖而行动。(不敢想像,太可怕了。)
于是,我静静躺着,闭着眼睛想着悬在我头上的账顶。我想起电视系列剧《宝石与皇冠》中维多得来女王教导女儿的话。闭上眼睛,心中想着英国,这这里不是英国,我希望他快点。
作者的笔法真实而又生动,因其一直采用的第一人称讲述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所以更加有代入感,往往那些情感呀,那些身体上的感受,都让人极其直面。
两具完全没有情感的肉体,贴合在一起时,还有第三人在场,那将是多么尴尬、难堪、生不如死的情景,光是想一想,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了,就算是在封建的旧社会,也不至于没有人权至此。
一、女性权力被剥夺之后的悲剧
这几天在读《中国简史》,发现人类在早期没有什么男女概念,更不要谈男权或是女权了,那时候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人类共同狞猎、相助,以维系生存的平衡,当然也没有战争和特权。
女性象征着美好、阴柔、浪漫以至于温馨,自然是欠缺理性的,在《平面国》也是借故事来讽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无地位的局面。
男人对付女人的艺术就更加高明了,“在与妇女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谈‘爱’‘责任’‘正确’‘错误’‘怜悯’‘希望’以及其他一些非理性的情感概念;其实我们深知,这些概念根本就不存在,发明这些虚构的词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控制女性过剩的感情。”
在男人与男人打交道时他们有一套截然不同的词汇表——“‘爱她们’意味着‘希望从她们那里得到好处’;‘责任’意味着‘必须这么做’或者‘只有这么做才合适’。
读到这里让人不寒而栗,女性,除开情感不受控制的索取,和需求爱的本质,更应该看清真实的世界,面对这些过剩的情感,男人感到最烦乱的不过是解决的方式,一旦掌控了这些方式,也就掌控了女性的命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语言控制能力,不过是他们看透女性真心后的工具罢了。
作者对女性赋予了深刻的理解,还有对她们悲惨生活的同情,他呼吁女性接受教育,作者的品性高尚而有超前意识,这与他的学识及见识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在《使女的故事》和《证言》中却更夸张的撕掉这一套面具,男人连虚与委蛇都懒得再继续了,面临种族灭亡的前景里,女人的权力直接剥夺到底。
她们没有选择,只能按地位穿上规定的服装,使女是红色,大主教夫人是蓝色,她们是“国有资源”,其职责是成为国家的精子窗口和婴儿制造机器 ,“我们的用途就是生育,除此之外,另无他用。我们不是嫔妃,不是艺妓,也不是高级妓女……充若是我们只是长着两条腿的子宫:圣洁的容器,能行走的圣餐杯。”
女人做为母亲,本来是圣洁的,开心的,而欢爱做为过程,也应该快乐、愉悦,至少也是心甘情愿的,可在书中,她们没有自我,生下的孩子不能领养。
《使女的故事》电视剧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家三口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随即便被追杀,女主角的孩子被抢走,她也被基列国绑架,成为了使女,辗转于各个大主教家,成为生产机器。小说中主要以她的视角,以超多的心理活动及闪跳的思维回忆,叙述她在基列国的悲惨命运。
她怀念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更怀念自己从前的生活。
母爱本来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自己的光,辽阔的海洋,坦露辽阔的天地,可现在光被遮盖,海洋被抽干。她只能苟延残喘的活。
幸而她遇到了反判者,另一位主教的使女,可是她们的活动都是有人监视的,她通过大主教的司机怀上了另一个孩子(大主教怀不上,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怀孕,使女要么被调走,要么被送去集中营),而营救活动也开始了。
最终女主角被救走,然而她对于自己未知的命运却不敢抱有希望。因为逃跑也有可能是被耳目暗杀掉。
《使女的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后面有一章节的《历史记载》讨论了女主角存在的可能性,与猜测她记录事件的真实性。
而这种裁决式的写作手法是展现给读者的,是带给读者思考的,思考什么呢?人类未来的境遇,人类未来的预言,这可怕的事实会成为真相吗?那么人类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避免还是挑战,或许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无法做出选择吧.
二、不能反抗时也要抱有希望之心
女主角虽然被迫屈辱的活着,但她没有放弃希望,即便在困难艰苦的环境里,她也会用吃过面包上的黄油来滋润自己的皮肤,也在努力维护自己的自尊。
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自救然后等待救援。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
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太多了,洪水、核泄露、SARS病毒、新冠病毒,对于环境的不重视,只会让自己买单。
感谢作者让我们看到这种人类问题的可怕倾向,希望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警醒。
合上这两本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感谢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明亮的房间中醒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发脾气就吼一嗓子,不开心喝一瓶子,和自己的孩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像女主角一样,活得那么阴暗,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今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