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骂街怎么办(孩子当众骂街)
前两天,隔壁邻居家5岁的小姑娘来家里玩。过了一会儿,她妈妈喊她回去吃饭,我妈就笑着逗孩子:“你看谁来找你了?”
没想到小姑娘语出“惊”人:“是傻X老娘们儿!”瞬间,一屋子大人都“石化”了。
孩子的妈妈赶紧上去给了女儿一巴掌,然后无比尴尬地解释:“估计是之前和她爸吵架,被孩子给听到了……”
像小女孩这样出言不逊的情况,现在真是越来越常见——小区里7、8岁的孩子在打闹时,经常会吼着“我C”“我K”“牛×”之类的“语气助词”。
“我们班很多男生都会骂脏话,甚至有些女生也会!”上小学四年级的侄子提起这件事时特别不以为然,语气中还隐隐带着几分炫耀和羡慕。
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在为我们获取资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很多从小就与电子产品为伴的孩子,过早地接触了到复杂的成人世界。
当没有建立起成熟认知体系的天真孩童,遇上到虚拟网络中的毫无顾忌和口无遮拦,他们根本无法辨别对错,反而会认为说脏话很正常,甚至觉得这么说话“很酷”。
通常情况下,造成孩子出口成“脏”的原因,有以下3种:
1、模仿
孩子学会说脏话的第一步,一定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不管是周围大人、小伙伴,还是影视剧、短视频,都有可能成为脏话的“感染源”。
在最近一期综艺《不要小看我》中,就有个很明显的例子——
孩子们因为座位问题产生了小小的冲突,一个叫雷雷的小朋友突然就对其他孩子“咆哮”:“笨蛋,全部给我滚出去!”
这个突发状况,令观察室中的家长和嘉宾错愕不已,也让孩子的妈妈十分尴尬。更令人抓狂的是,其他的小朋友马上有样学样,争相模仿切了雷雷的话。
随后通过心理专家和雷雷母子的交谈,我们找到了孩子“爆粗”的真相:雷雷的妈妈在家时,就经常吼他,并多次让孩子“滚出去”……
2、引人关注
长期被家长、老师忽视的孩子,会用骂人、打架等方式被人“看到”;渴望被小伙伴关注、接纳的孩子,会用骂人、爆粗口来彰显“个性”……
虽然知道“骂脏话”这种行为很不好,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确实是一种让孩子迅速获得额外“关注”的有效手段。
3、发泄情绪
曾听过一句话:“语言是情绪的高级表达,而脏话是将感情低俗化的恶劣行为。”
有些小孩说脏话,是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词汇储存量有限,无法通过语言顺利表达出内心愤怒、委屈、不安等负面情绪。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用“骂人”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情绪,并向父母和周围人寻求帮助和安慰。
在以上几类情况中,“模仿别人说脏话”是绝大多数孩子开始“骂街”的源头。
小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高手,他们最初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认知,往往都是从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上“学”来的。
我们之所以会说“年幼无知”,是因为在孩子自我意识和道德认知形成之前,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是全盘接受的状态。
而此时家里大人的话语和交流方式,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模板”,其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曾听朋友讲过一件家里的糟心事:
朋友夫妻俩都是大厂的高管,平时工作特别忙,加班、出差都是经常的事儿。由于不太放心家里8岁的儿子,他们把婆婆从老家农村接过来帮忙带娃。
没过多久,正在上班的朋友接到了学校班主任的电话——儿子骂同学“傻×”,说话时还总“问候”别人亲属……
原来,孩子的奶奶没啥文化,素质也比较差,说话常会带着一些脏字儿,“你妈”“他妈”之类的更是挂在嘴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慢慢的孩子就记住了这些不雅的“口头禅”,也开始“脏”不离口了。
这就是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孩子对这些“问候”的含义可能并不十分了解,甚至不觉得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他们只是觉得大人就是这么说的,所以自己也可以说。
在孩子面前,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复刻”;而大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
当听到孩子骂脏话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严厉制止:“你从哪儿学的这些词?以后不许说了!”
然后就是一顿呵斥、责骂,甚至有些急脾气的家长还会上前给孩子两巴掌。
但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发现这种方式的效果甚微——因为周围很多人说话时也会带脏字,因此孩子根本不明白不能说脏话的原因。
而简单粗暴的责罚,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原本孩子并没有太在意这些“脏话”,说过就忘了。但爸妈的激烈的反应,却会加深孩子对“脏话”的记忆,让他们对说脏话这件事更加在意。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选择“说脏话”,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
与其生硬地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倒不如教给他们更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以及灵活、变通的处事能力。
为什么别人说脏话,没有人反感?
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要说怎样的话?
在相同情况下,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当孩子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的情商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升、进步。
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成长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人说话时脏话连篇,又怎么教育孩子用词文明呢?
因此,家长除了要让孩子明白脏话的意义和听者的感受之外,也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习惯,避免当着孩子爆粗口、说脏话,为他们做出错误的示范。
同时,还要细心留意日常生活环境和孩子的交友状况,尽量减少孩子与低素质人群的接触,降低周围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当我们发现孩子无意间出口成“脏”时,“以暴制暴”式的打骂绝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帮助孩子筛选、过滤所接触到的信息,指正、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和社会秩序,才是父母们必须要担负起的责任和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