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河附近特色美食 我家门前有条河
董家炸肉,我相信在聊城居住过的人应该没有不知道它的吧!
在咱们聊城,有很多舌尖上的非遗,它便是其中一项。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它现在已经是咱们聊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啦!
除了是一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是人民群众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
现在每隔几条街就能看到一块墨色牌匾,上边雕刻着四个烫金大字“董家肉食”,在街头一眼就能看得清楚。
它啊,是本地人心领神会的美味。
说到董家肉食,最让人垂涎三尺的应是它们家的炸肉了,它最早是由董兴成在清代嘉庆帝年间研发制作,其后人世代沿袭制作而成。至今也有230余年的历史了,是正儿八经的老字号。
说起它的起源,至今坊间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在口口相传呢。
01.董家炸肉
最初的美味,嘉庆帝也得夸
董兴成原为清朝嘉庆帝御厨,一日,嘉庆帝兴致大发,举行菜品比试,其间点名董兴成为其制作一道脆而不焦之肉食品。听了这般要求,董兴成也犯了难:要想肉嫩,煮制可以,但却不脆;要想肉脆,炸制可以,但却不嫩。如何做到这嫩而不焦?
这时旁边正摆放着一碗茶汤,董兴成灵机一动,将肉放茶汤里蘸一下,糊好蘸料放进油锅炸制,捞出品尝,外皮酥脆金黄,内肉软嫩香醇,鲜美无比。菜品呈上,嘉庆帝与群臣先后举箸品尝,均赞不绝口。后来董兴成辞别嘉庆帝,归乡隐退,开设炸肉摊,造福乡里。
02.逢年过节
还得看你
董家炸肉真的是有点东西!
和川渝地区的小酥肉还不一样,小酥肉一般是长条形状,沾着孜然和辣椒面吃才是最香的口感。
而董家炸肉通常都是一大片,非常符合北方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迈性格。
不需要再去蘸取多余的配料,刚刚炸出锅的肉,切成合适的大小放进嘴巴里,就是味觉的盛宴。
每逢重要的节日,家里人总会提着几斤炸肉互相串门吃饭,或者呀干脆打个电话给晚辈们:“今天回来吃饭呀,记得在路口买五斤炸肉。”
甚至不需要专门提及去谁家,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他了,董家炸肉!
03.美味不止这一点
还有你想不到的
虽然炸肉更让人回味无穷,但是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菜品,也很宝藏!
除了炸肉,还有一整个包肉,卖得也是非常火爆,从小到大,总是能看到长辈们成斤成斤的买。
内馅儿是用鲜嫩入味的里脊肉,一咬倍儿香!尤其爱它外边包裹的那层豆皮,又有嚼劲又好吃,非常精髓!
软烂的酥骨鱼,那就更香了!
它不似一般的咸口,而是别有一番风味的甜口。嚼在嘴巴里竟然尝不到一点骨头的痕迹,又软又烂又香。
记忆里啊,小时候为了能吃一次酥骨鱼,会在中午排上队就为了买半斤小鱼儿,大人吃肉小孩儿吃鱼,提着袋子往回走的路上,都会忍不住先偷偷尝上一口。
04.可以吃的非遗
怎么也吃不够吧
董家肉食现在可以说是花开遍地,第七代传人董齐亚,对食品制作天赋异禀,经常钻研煎、炒、烹、炸、卤、煮、炖等食品制作技艺,对炸肉技艺,更是炉火纯青.
他将炸肉制作流程系统化、标准化,在增鲜提味方面集众家所长,使炸肉更加香酥美味。
如果说你也对咱们聊城这份美味非遗心动的话,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来源:文旅聊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