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钱买私教课(花15900元购买情感私教)
花15900元购买“情感私教”服务,却货不对板,还无法退款?8月17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指网络上心理健康咨询、亲密关系修复、陪伴倾诉倾听等近年成为新商机,出现了一些冒充“医生专家”、以心理咨询为名提供“软色情”“擦边球”服务等乱象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了解咨询机构信用信息,比如了解机构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女子花钱买私教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子花钱买私教课
花15900元购买“情感私教”服务,却货不对板,还无法退款?8月17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指网络上心理健康咨询、亲密关系修复、陪伴倾诉倾听等近年成为新商机,出现了一些冒充“医生专家”、以心理咨询为名提供“软色情”“擦边球”服务等乱象。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了解咨询机构信用信息,比如了解机构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
□ 案例:承诺每天半小时服务,结果三周只服务六次
消费者汤小姐向省消委会投诉称,其通过一情感咨询服务公司寻求情感咨询,想挽回与前男朋友的感情关系。该公司分析师在了解汤小姐的情况后,称挽回的难度不大并推荐一个2个月的“情感私教”服务,承诺专业老师提供每天半小时的指导服务,其他时间段可以在线咨询,对服务不满意可退款。于是汤小姐支付15900元购买了相关服务。第二天即有自称是专业老师联系了汤小姐,并为其提供了第一次咨询服务,在汤小姐提出要约第二天的咨询时,该老师却表示其第二天没时间,可预约的时间是一周之后,与此前合同约定的每天半小时服务不符,在线咨询的服务老师也经常不回复信息。
此外,在开始咨询不久,相关老师就称汤小姐心理问题严重,需要延长咨询时间,诱导其更换更高额的服务套餐。汤小姐认为其所购买的套餐是分析师事先评估后推荐的,没完成疗程就要求其继续付费,非常不合理,且在治理三周过程中,该公司只提供了六次服务,严重违反合同约定,于是汤小姐不但不同意更换套餐,还要求立即退款。但该咨询公司称相关服务是知识服务,无法退款。
接诉后,广东省消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与该情感咨询公司沟通,最终对方同意扣除已上课的费用,剩余部分由消费者承担15%责任后退还。
□ 提示一:优先选择正规渠道或公益性咨询机构
省消委会指,由于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规范,且心理健康服务效果无界定标准等因素,容易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特别是随着商业模式日渐多样化,网络上心理健康咨询、亲密关系修复、陪伴倾诉倾听等成为商机,出现了一些冒充“医生专家”、以心理咨询为名提供“软色情”“擦边球”服务等乱象。
省消委会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正规渠道或公益性咨询机构咨询。广东省内各大医院均有精神科或心理精神科,医生资质高,专业有保障。若不想去医院,最好选择当地高校心理学院或者心理健康中心。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广东省心理援助公益热线电话一览表》,包括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12355青年之声、医院、高校、社工等多种心理援助公益渠道,有需要的消费者可优先选择。(网址:http://wsjkw.gd.gov.cn/xxgzbdfk/fkzs/content/post_2896151.html)
□ 提示二:注意了解咨询机构信用信息
省消委会指出,目前一些由培训机构发证的从业人员培训证书标准、要求不统一,消费者在面对这些“专业证书”的宣传时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如确需选择社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应多方面了解咨询机构的信用信息,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府网站或渠道查询、了解该心理咨询机构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或诉讼等。
对于存在不良信用信息的心理咨询机构,省消委会建议不要选择或慎重考虑。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还应当事先了解机构口碑评价、实际服务水平、售后服务和对客户隐私保护情况,尽量先体验后消费。
□ 提示三:增强消费风险防范意识
心理咨询服务通常采取预收款方式,消费者在缴纳预付费用之后,可能面临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退费难的风险。省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按次支付咨询费用,或者在付款前通过正式合同方式明确约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退款计算方式等。避免一次性缴纳高额服务费,减少资金损失风险。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后,要注意妥善保存好付款凭证、合同或协议、宣传单、发票等证据,以备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有据,当发现心理咨询机构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提示四:强化自我疏导应对
省消委会指出,当前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如果确有心理问题,不专业的咨询不但起不了作用,还可能会耽误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为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应正确面对,积极调整心态。对于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疏导。
其次是讲究方法,科学释放压力。可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分配工作、学习、娱乐、餐饮、运动、休息时间,按时饮食、规律作息,因地制宜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或通过与亲人、朋友沟通交流排遣情绪,释放压力。如果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或无法自我疏导时,应及时寻求正规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心理援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粤消宣
标题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