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何又叫踏青节(清明节除了祭祀之外为什么还有踏青)
清明节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日,它与农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与其他三个节日不同的是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伴随着清明节的不是节日的喜庆而是人们对于先辈们的缅怀与祭奠。这个节日是一个追忆过往、感念恩情的日子。
但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并不是很早就有的,而大家所关心的清明节假期也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清明节在中国历史上的前身叫做寒食节,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祭奠春秋战国时期的忠臣介子推设立的。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畏惧逃亡,介子推跟随重耳逃亡19年。逃亡途中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重耳几乎要被饿死,为了救活重耳,介子推割了腿上的肉与野菜煮汤给重耳喝。
之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晋文公,介子推却推辞受封回到了丛林,为了让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下令烧山,但最终介子推抱树而亡。晋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在放火烧山的日设为禁火日,仅食寒食,从而形成了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
传说是传说根据中国历法记载,寒食节的起源,并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时代“改火”的习俗。
《周礼》中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的记录,意思是每当仲春时节的时候,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古人会把之前储存的火种统统熄灭,然后在燃起新的火种,这一过程称之为“改火”。
在秦汉时期寒食节要经历大约一个月,因为接下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处于极大的动乱时期,寒食节的传统在战乱的影响下寒食节的时间与习俗受到很大的影响;到隋唐时期寒食节已经从一个月左右缩减至三天。
在到宋元时代,寒食节与上巳节融合和成为清明节,寒食节的地位也自此被取而代之。与寒食节不同的是,清明节不但继承了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而且加入了上巳节踏青、春浴、祓禊(河边洗浴)以及祭祀的风俗习惯,清明节此时正式形成。
关于清明假日,每个朝代也各不相同。
根据考据真正有清明节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比如唐朝的《唐会要》中记载,“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宋朝的《文昌杂录》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确定每年的4月5日为清明节的法定假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另外,除了中国之外与中国文化颇有渊源的韩国、日本(盂兰盆节)、越南等国家也有与中国的传统相似的“清明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