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说文解字意义(说文解字谈文化)

当年,张明敏先生的一曲《我的中国心》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共鸣,无数寄身海外游子为之潸然泪下今天,中国日益强大和开放,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中国”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字说文解字意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字说文解字意义(说文解字谈文化)

国字说文解字意义

当年,张明敏先生的一曲《我的中国心》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共鸣,无数寄身海外游子为之潸然泪下。今天,中国日益强大和开放,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中国”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尤其是这个“中”字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是传统文化的支柱和精髓。儒家就提倡“中庸”的处事哲学,其核心观念就是无过无不及,所谓“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经过大儒朱熹的提倡,成为“四书”中的一部。中庸或者说中和思想,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现代思维模式。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中国两字。

我们来看一下中的古文字形演变,先看甲骨文字形:

具体说来,中字的字形义有如下解释。

1. 像旗帜随风飘扬之形,具体的说是旗子上的飘带(即旒,读作liú)上下飞扬,中间方框指的是旗杆中间部分,是一种指事的造字方法。但是,我们看到飘带旗杆顶部也有,底部也有,这不符合常理。

2. 这是一个天文观测器具,像竖杆测日影之行,方框是日影的轨迹,相当于后来的日晷,上边的的飘带是用来测风向的。

3. 此是旗子之形,是部落图腾的标志。

4. 方框是射侯(箭靶)之形,由获者(报靶员)需要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为全场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古代有乡饮酒礼,射中的人,用算筹计数,盛放算筹的器具,名为中。

5.此为建鼓之形,建就是立的意思。

建鼓是一种大型长而圆中部稍粗,木棍洞穿其中,直立在底座上的鼓。左右两边饰以彩旗,此鼓敲击后,民众自四面八方来聚,听令受教,建鼓位于中间。

左图是汉画像石的拓片,中间即为建鼓。我们看到有高大木柱横穿建鼓中部,木柱顶部装饰有羽葆,象旗旒或流苏之类随风飘扬,建鼓左右两侧有两人相对击鼓,周围有琴(瑟)或筝之类的乐器伴奏并有杂耍艺人表演。我们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中的字形本义。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有这样的记载,楚厉王时,与民约定,一旦有了警情,就敲鼓聚集众人。结果,一次楚厉王不知怎的喝醉了酒晕了头就敲了这个警鼓,结果老百姓都聚集过来。楚厉王连忙解释说是,是自己喝醉了酒和身边的人闹着玩。结果老百姓都悻悻而归。

后来,真的有了警情,老百姓听见鼓声都不来了,结果楚厉王只好又下令更改了聚集的信号,这样老百姓才相信了他。这里的鼓,很可能就是建鼓,击鼓为号,发布政令,昭告天下,这就是建鼓的作用。至于用于娱乐宴饮也是可能的。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个豐,也就是丰的繁体字,甲骨文作

,传统看法认为这是豆(古代食器)中盛玉串之形,以此祭祀神灵,即礼的本字。其实,此字也是建鼓之形,上部也是羽葆装饰的样子,因为在祭祀时除了献玉之外,还会庄重击鼓作为伴奏,以示庄严肃穆之意。

下面,我们来说这个国字,国的繁体字作國,國的字形演变如下:

这个或,其实就是國的本字。从甲骨字形来看,就是用戈来守卫城池之意,国外边本来是是没有口的,后来在城池周围还加上了四个(或两个)短横,表示巡逻或者是疆域之意。后来或字被借走,表示或者、或许之意。于是又在或字外边加了个方框,就是繁体的國字。至于域,也是或的分化字。后来,域,表示疆域,而国表示国家。

我们知道,国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阶级对立斗争的结果。古代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后来家国渐渐合为一体。《诗经·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是王畿,就是京师地区。

有实物记载的中国这一称呼出现在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中,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里铭文记录了周成王营建成周(洛阳)的事。当初选择洛阳就是认为洛阳居于天下之中,便于接受四方朝贺进贡。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殷商遗民的控制。后来中国又扩大为中原地区,在战国文献中屡屡提到:(陈良)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庄子·田子方》)

《礼记》中有五方之民的说法,就是指中国,蛮、夷、戎、狄,中国又称华夏居中,而其他四族分别位于南、东、西、北。在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引领下,其他五族越来越多的和中原文化交流碰撞,有的甚至融入了华夏文化。最终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民族地理观,也即古代的中国。

在历史上中国一词使用广泛。1842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第一次用“中国”代表国家,中国真正作为国家的正式名称出现。此时中国已经超过了朝代而成为自古至今的国家的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