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反映了一个习俗,你知道是什么吗?

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丧仪,与儒家注重伦理等级的丧葬礼仪相比,具有人鬼相杂的特征。它一方面充满着人情味,另一方面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以对亲人的死亡态度为例,儒家认为孝子应该尽哀,而民间却把老人的丧葬视作一件大喜事,认为老人在世享尽了子孙之福,他的升天值得后人庆喜。因此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都将死亡看作寿终正寝,应该像婚庆喜事那样大办。古时人们称这样的“丧事”为“老喜丧”或者说是“白喜事”,与婚嫁时的“红喜事”形成鲜明对比。婚嫁尚红,新郎、新娘所穿的衣服以及被褥等物皆为红色;丧葬从白,孝服、孝帽以及灵堂和丧葬用具等一般是白色。但是从人们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来看,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色调和细节有所区别而已。

喜事应该办得热闹,婚礼如此,丧礼也应该如此,于是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民间丧仪产生了。民间丧仪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了增删、演变而成,呈现出整体顺从礼制偶尔又与礼制相对立的矛盾状态,本期文章小编就来分享这些民间丧仪的精华:

1鸡鸣枕

鸡鸣枕,是用白布制成的枕头,整体形状两头尖中间厚实,再用麦麸填充枕头内部。俗谓“冥途不知分晓,年畔得闻鸡鸣”,据说此枕有能让逝者魂魄保持清明的功效。在人们信奉“有神论”的时代,鸡鸣枕表达了遗属对逝去亲人由衷的祝愿——一路走好,一路平安。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1)

鸡鸣枕

2点随身灯

在人刚死之时,丧家要赶紧用棉纸制作纸灯,蘸上香油,从床前开始,一盏又一盏,依次排序的纸灯直到大门外,这便叫“随身灯”。这种习俗在宋代以后颇为流行,如《金瓶梅》第六回载武大郎死时,“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又,第六十二回载李瓶儿死,“点起一盏随身灯来,专委两个小厮在旁侍奉。”明代洪概所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卷二《快嘴李莲记》也说:“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2)

《清平山堂话本》书影

3绊脚丝

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习俗在人初终停尸床上时,用绳子把他的两只脚绕上,这叫绊脚丝。到将入殓时,就将绳子解下,据说这时不解下绳子,他下世托生为人时,就不能走路了——这样的思维体现出了古人眼界的局限性,他们无法用孔孟周易阐释为何人生来带有生理缺陷,因此民间才会有这样的传说。

4山人批书

按当时民间礼俗,长辈逝世,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入殓的时辰,称“山人批书”。除了选择时辰之外,先生还会计算丧家的忌讳,比如某特定属相或某特定生辰的亲属不能参加入殓仪式,《红楼梦》第十三回对山人批书做了描述。秦可卿死,贾珍便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范祖述《杭俗遗风》载:“凡人逝世,先叫阴阳门,眷名为山人批书。批书者,选择入殓之时辰,及月建的呼之官避者,然后以手折开写亲族至友姓名住址,遣夫走报。”

5写殃榜

殃榜又称“斗书”、“殃书”、“榜书”,是人家死人的凭据,也是死者入埋、出城门的凭据。徐珂《清稗类钞丧祭类》说:“京师人家有丧,无论男女,必请阴阳生至,令书榜书。盖为将来尸柩出城时之证也。”如果死者是凶死,就不给他开殃榜,或者去报官。这样死人不但不能入埋,而且连城门也出不去了。所以人死之后,请阴阳生写殃榜是第一件要紧的大事,怠慢不得。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3)

写殃榜

当然,请阴阳生有个规矩,请时,他先给人家一个黄纸帖子,上面印着他的堂号,然后由请他的人带回丧家,贴在门口。若死的是男子,就贴在门的左边;若是女子,则贴在门的右边,叫做男左女右。请过之后,阴阳生就去丧家写殃榜,看见某人家门口贴有他的堂号,他就走进某家,开完殃书即走。写时看丧家财力及给费多少而定,在某些民间小说中,阴阳生来写榜书时,若是丧家是有钱之家但颇为吝啬,给的钱很少,他就设法作弄丧家,或说是犯火七,或是说犯重丧,反正不吉利的话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直到丧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他求饶为止。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4)

《度人经》局部赵孟頫书1

6出殃

民间有出殃之俗。阴阳生在殃榜中标有几日出殃、往何万去、高多少尺、化为什么颜色的气等等内容。殃有红黄青白黑五色,高低也不一样,最高的可达一丈八尺,最低的为九尺,其余或增或减,都以一尺为度。所去的方向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出殃的时间一般均在死后的二十天之内进行,只有小孩死了不出殃。

在出殃前,先要在去世之人所在屋子里供上果品熟鸡、烧酒、冰糖及馒头等物品。如死的是男子,还应该预备下纸笔墨砚文房四宝。若是女子,要放上木梳、手帕、洗脸水、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并且还得把屋里的铁器收藏起来,红的东西要用白纸包好。然后再将屋里的窗户撕下一扇,在地上撒上灰,以供出殃。出殃以后,看地上灰的形迹,据说可知死者来世所托是男是女,或是何等生物。

出殃的习俗体现了古时劳动人民对死亡持有的惊惧之心,也是前文提及民间葬俗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体现。

7转空

无论是生前所作的寿材,还是死后新买的棺材,在往死人家里抬的时候,都叫“转空”。出殡时若是32人抬杠,就是8人转空;若是40人抬杠,则由16人转空;若是64人抬杠,则由24人转空;32人以下的小杠,都是4人转空。转空时,这个空棺材不能直接抬进亡者家中,必须由丧家在棺材里放一些小制钱和木炭之类的东西,然后才能抬入亡者家中。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5)

《度人经》局部赵孟頫书2

8搭彩棚

丧家一般要搭彩棚。因为凡遇丧葬大事,往来的客人很多,而丧家房屋不够敷用,所以要在院内搭几个棚子,作为待客所用。当然,彩棚的大小及精美程度要视丧家所出的财力而定。《金瓶梅》第六十二回记载:李瓶儿去世第一天,西门庆即叫搭彩匠在天井内搭了五间大棚,第二天又吩咐搭彩匠把棚再搭大些,留两个门走路,把真容影壁夹在中间,前边厨房内还搭三间罩棚。《道光都门记略》曰:“京师搭盖丧棚,工细绝伦,点缀有花木鸟善之形,走脊大棚,有瓦栊、柁头、稳兽、螭头之别,以及照墙、辕门、钟鼓楼,高插云霄。”

9画影

又称“画神像”,即为死者画遗像。此俗宋代已非常流行,不过《司马氏书仪》卷五《魂帛》隐约表达过对画遗像的不赞同,尤其是为女性画遗像。理由很简单,男子在活着的时候就有画像,可以直接拿来做“神像”,或者重新画一幅也无不可。但是女子呢,活着的时候平时深居闺阁,如果出门就乘轿子,还要用面纱遮脸。生前都要遮遮掩掩,怎么死后就可以让画工与其近距离接触呢?不仅是近距离接触,还要用笔墨描绘其容颜,要是技法高超的画师说不定还要加许多细节。在男女大防的古代,周密森严的封建礼制体系下,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6)

《金瓶梅》局部


不过反对归反对,或许是画像所能带来的慰藉效果远远超过某些士大夫对于逾礼的担忧,宋代以后,“画神像”的习俗大盛。比如李瓶儿死时,西门庆曾花十两银子请画师韩先生为李瓶儿画真容。

10开光明、抿目、套米斗

儒家以礼教化百姓,民间入殓礼俗与儒家礼仪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不同之处,这便是开光明和抿目。开光明即为死人神像点眼睛,抿目为死者合拢眼睛。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流行入殓后给死者套米斗的习俗。

11念倒头经

倒头经又称“材头经”。按民间礼俗,在入殓时还要请僧人在旁一边敲磐,一边念经,说是这样可以使死人早离地狱,往生净上。

12接三

这是民间丧仪中的一件大事。传说,死者在死后的第三天要回来再见亲人一面。到了这一天,样样事情都须办齐。月台要搭好,灵桌也要放好,备上奠酒用的奠池和执酒壶盏,给亡人供上早晚之饭。到晚上,孝子贤孙们要跪在屋门外的地上静静地等待死者亡灵回来,不能挡道,应该夹道跪在路的两旁,路口堆纸钱。届时,由孝子点着纸钱,并率头大声高呼:“爸(或娘)——您老人家回来啦!”至于老人家呢?物质世界中当然是回不来了,不过老人家永远活在子孙们的精神世界里。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7)

僧人形象

13挑纸钱

小编曾在前面几期文章提到过铭旌,其用以标记死者官职名称,民间平民之家既不富又不贵,只好用挑纸钱代替铭旌。所谓挑纸钱,是按着死人的岁数,有多少岁,拿多少张纸,再加上两张,这叫做天一张、地一张——这些纸都拥绑在一根白麻竿上。比如如果死者为62岁,就用64张烧纸。这棍子般为三五尺长,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挑在门口,这也是我国古来的招魂之意。等到了接三的那天晚上,挑纸饯由孝子烧掉。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8)

《宛署杂记》书影

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一土俗》载:“初丧三日,出丧牌挂钱门外,计死者之寿,岁一张,曰‘挑钱’。”《金瓶梅》第六十四回描述:李瓶儿死,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扬幡,道场诵经,挑出纸钱去。合家大小披麻带孝,佛前礼拜。街坊邻舍、亲朋官长,来吊问上纸祭奠者,不计其数。”

14三朝接煞

按民俗,死后第三日为三朝。届时,请阴阳生或道士设坛念经,称为“打扫”。这一天,灵堂挂上白布幔,门前摆列丧牌,灵桌供上神主、男女纸俑及杯筷香烛等物,两旁挂挽联,孝子戴黄麻巾、穿麻鞋,孝妇则披黄麻,称为三朝之礼。接煞者以死日干支推算。如山人的术语,甲巳子午为九,丙辛寅申为七。假如甲寅日死,则在十六日接煞。这一天,在死者房内设一座位,将死者临时换下的衣服上下铺放在椅子上,供放在终床前,桌上摆木盘一个,镜子一面,并点上琉璃油灯一盏。由道土坐在旁边念《度人经》一卷。念毕,撤去灵位,由道士打扫干净,送出街中央,再以鸡蛋、鸡血盛在瓷碗中,用厨刀在中庭将其打碎,言煞神凶恶,以此来去除不祥之气。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一土俗》:“阴阳家以死者年月,推煞神所在之日,则举家避之他所,曰躲煞。”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9)

道士形象

​接煞时需要道士在旁边念《度人经》,入殓时需要请僧众念倒头经,一场丧葬仪式中既有佛又有道,可见外来的佛教成功实现了本土化的过程,佛道不仅友好共处,还共同参与了平民生活,而且是平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良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都有最有趣的文化资讯~也欢迎评论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哦!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小编会为你“定制”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