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融媒体时代生态环境议题的媒介化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共同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因其具有组织、动员和协调等核心作用,正在快速成为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主体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共同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因其具有组织、动员和协调等核心作用,正在快速成为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主体之一。
当前,江苏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进一步谋划后续发展。生态环境议题因其具有极强的公共性,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由生态环境议题引发的舆情事件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变量。生态环境议题的媒介化治理不仅需要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本身,更需要妥善解决由生态环境议题引发的舆论危机等“人为风险”。
媒介化治理的内涵
社会治理的理念即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与传媒的公共性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介作为技术手段、行事逻辑和社会关联的形态,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网络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媒介的使用无论是对政府部门还是对政治参与个体,都展现出深远的影响。
媒介化治理视角下,媒介除了传统意义上作为中介和载体的功能与价值外,还是链接和沟通各方利益的基础平台、参与治理的重要多元主体之一,以及服务公共利益创造价值认同的社会公器。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化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运用媒介参与社会治理并在其中充分发挥媒介特有的作用,通过传播信息、整合意见、价值引导实现善治。
生态环境议题媒介化治理的实现举措
融媒体时代,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挥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媒介作用,以媒介化治理为引导,打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提高网络传播引导能力,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媒介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媒介化治理体系,在发展中防止生态环境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
以媒为介,打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媒介化治理中要充分利用融媒体,打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从源头疏通治理堵点。
在环境议题传播中,有的地方政府不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媒体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新闻生产与传播消极,导致受众难以发出诉求、参与议题。为消除因传受双方信息不对称而触发的矛盾隐患,应当充分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力量,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利用报纸、电视以及“两微一端”全媒体矩阵、多渠道及时面向社会发布生态环境相关信息。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做好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纽带和渠道,为群众提供自下而上、畅通无阻的诉求通道。围绕生态环境议题,要主动对接、释疑解惑,通过留言板、网上信访、网上12345等板块和栏目主动搜集生态环境相关诉求,做好下情上达,发挥好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纽带和渠道作用。
以媒为线,推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在融媒体环境下,各类新兴媒介平台赋予了公众表达诉求的权利,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议题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酵扩散,形成众声喧哗之势。传统舆论引导方式已不能满足公众双向沟通和维护利益的需求,多方利益在融媒体环境下碰撞更加激烈。
面对生态环境议题,媒体首先应主动介入环境议题之中,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受众阅、听习惯及需求,不断挖掘素材,深入现场、聚焦事实,将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媒体渠道优势相结合,针对不同平台推出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的生态环境议题相关新闻产品,线上线下并行宣传,通过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参与议题讨论,帮助公众构建对环境议题的总体认知。其次,媒体要厘清环境问题中的公众诉求,代表多元群体利益进行理性、公平的表达,通过客户端、用户社群、网络问政等平台联系群众,加强深度互动,促进多元主体在共享的语境中形成共识,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最后,还需发挥融媒体协同整合作用,提升动员组织能力,促进建立多元主体民主协商与协调沟通机制。
以媒为引,提高网络传播引导能力。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社交媒体信息杂乱且专业素养欠缺,大大增加了舆情的调控难度。过去对舆情“堵大于疏”的思维定式和行动模式限制了理性的沟通交流,从而导致问题得不到妥善回应,进一步加剧了主体间的隔阂乃至冲突。围绕该类议题的舆情引导和处置方式应该跳出以往的“发生问题后解决”的处理思维,从整体上通盘考虑,将舆情危机管控贯穿于议题传播的始末,构建起“全过程响应”的舆情管理系统。
建立生态环境议题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发挥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地域性优势,多方联动,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加强全网生态环境议题舆情技术监测、预判。完善舆情处置与反馈机制,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公开环境争议相关信息,快速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导向。形成生态环境议题舆情跟踪与反思机制,分析重点舆情走势,追溯舆情发展过程及结果,梳理重点舆情案例过程及处置建议对策,总结舆情处置经验。
(李明,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