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要和牛魔王结拜(孙悟空结义兄弟牛魔王)

文:孙金莱(作者原创授权)

在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六十回和六十一回之中,出现了整部书最独特的妖怪之一——牛魔王,其实在《西游记》第四回中牛魔王就有出现,他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号称“平天大圣”,但是在火焰山这一情节中才对牛魔王有更加详细的描写。

火焰山的情节各位读者都很熟悉了,但是牛魔王这个角色,各位或许还没有那么熟悉。所以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最后一场打斗,当孙悟空率领一众兵将来围剿牛魔王的时候,牛魔王是现了真身——

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

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牛魔王何为是一头白牛?而非其他颜色?

我们先留下这个疑问,再来往后看。

孙悟空为什么要和牛魔王结拜(孙悟空结义兄弟牛魔王)(1)

当牛魔王败阵之后仓皇逃走,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佛教势力(四大金刚)来帮忙围剿这头老牛,还口称:“我等乃释迦牟尼佛祖差来,布列天罗地网,至此擒汝也!”当牛魔王被哪吒折磨得受不了的时候,才说道:“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

为了得到牛魔王这个角色是否收到了前代西游故事的影响,笔者还是查阅了《西游记杂剧》。

在查阅了《西游记杂剧》之后,笔者发现《西游记杂剧》中并无牛魔王这个角色,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牛魔王这个角色是在杂剧之后添加进西游故事里的,这就意味着牛魔王这个角色没有受到之前的西游故事的影响,而是一个全新的角色。

那既然没有受到前代西游故事的影响,牛魔王难道就是作者随便发挥的形象吗?

答案非也。

诸位看官应该还记得,笔者在写二郎神的时候,不仅仅使用了例如《西游记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前代西游作品,更引用了如《太平广记》、《朱子语录》等前代和西游故事基本没有什么关系的作品。而今天要说的牛魔王,同样是收到了这一类看似和西游故事没有关系的作品中。

孙悟空为什么要和牛魔王结拜(孙悟空结义兄弟牛魔王)(2)

牛魔王为什么是头白牛?这个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中国,而在印度。

众所周知,西游故事因玄奘大师赴印度取经而起,在玄奘大师回到大唐之后,口述了《大唐西域记》,而后又有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然后有了《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等,虽然故事在逐步的中国化,但凡涉及佛教的故事必不可能完全消除宗教的影子。而牛魔王就是其中的代表。

虽然牛魔王为什么会出现在小说《西游记》中尚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是的,在火焰山情节中的牛魔王是有深深的佛教烙印的!

在佛教中,《法华经》里面有羊车、鹿车、牛车三种,分别代表小乘、中乘、大乘——此三乘分别有个名字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说到底,这些都只不过是“小乘佛法”,此乃权乘,引申而来的“权乘菩萨”也就是三贤十圣之前阶位的菩萨,而这里面真正的大拿乃大白牛车,它代表佛乘,由于是唯一之法,故又被称为“一佛乘”、“一乘”。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金刚会奉佛祖之命围剿白牛,这也就是为什么牛魔王会在最后说——

“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

但是,为什么又说牛魔王和哪吒有关呢?原因很简单,哪吒和牛魔王同样有很重的佛教痕迹!

孙悟空为什么要和牛魔王结拜(孙悟空结义兄弟牛魔王)(3)

“哪吒”这个角色是非常传统且有名的中国神话人物,其在《西游记》中单挑孙悟空,在《封神演义》中则上演了经典的“哪吒闹海”以及剔骨还父等故事,《道法会元》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均将哪吒正式收录为道教神祇,职衔官阶级别尊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哪吒同牛魔王一样,是佛教的产物。

佛教中有一种叫“护法神”的角色,在佛经《毗沙门仪轨》中有一位“北方天王毗沙门天王”其第三子名为“那吒”,而在《开天传信记》中直接有“某非常人,即毘沙王之子,哪吒太子也,护法之故,拥护合适久矣”,这就直接有了“哪吒”的名字。如果各位看官觉得这种“溯源法”不够有说服力的话,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在《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中有这样的情节:

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

而佛教的“那吒”则有“六臂那吒太子”的称号,根据对比,中国神话中的“多头多臂”现象极大地受到了佛教故事的影响。这也就能看出来无论是小说《西游记》还是前代西游故事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借鉴了许许多多的过往精彩情节和人物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