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七十九 论语说文之九十一

《笠翁对韵》之“十四寒”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张隽含(10岁) 、张隽熙(5岁) 指导教师:魏沁梅

上期答案

1.

(1)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涨,长长涨,长长涨消。

(2)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

2.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准确、对仗工整即可。比如: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笠翁对韵》之“十四寒”

家对国,治对安(1)。地主对天官(2)。坎男对离女(3),周诰对殷盘(4)。三三暖(5),九九寒(6)。杜撰对包弹(7)。古壁蛩声匝(8),闲亭鹤影单(9)。燕出帘边春寂寂(10),莺闻枕上漏珊珊(11)。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12);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干(13)。

肥对瘦(14),窄对宽。黄犬对青鸾。指环对腰带(15),洗钵对投竿(16)。诛佞剑(17),进贤冠(18)。画栋对雕栏。双垂白玉箸(19),九转紫金丹(20)。陕右棠高怀召伯(21),河南花满忆潘安(22)。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23);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24)。

行对卧,听对看。鹿洞对鱼滩(25)。蛟腾对豹变(26),虎踞对龙蟠。风凛凛,雪漫漫。手辣对心酸(27)。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28)。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29)。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30);老莱大孝,承欢七衮舞斑襕(31)。

注释:

(1)治对安:“治”和“安”,均为安定之意。

(2)地主对天官:地主,即地主神,又称地基主,是住宅、房舍的守护灵。天官,紫微斗数天官星,主贵显。

(3)坎男对离女:均为道家术语,唐代吕岩 《直指大丹歌》:“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后蜀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离女驾龙为木壻,坎男乘虎作金翁。”

(4)周诰(gào)对殷盘:《尚书》中,关于西周的文献有《洛诰》《康诰》诸篇,关于殷商的文献有《盘庚》上、中、下三篇。前者称之为周诰,后者称之为殷盘。

(5)三三暖:三月三日,古人称上巳节。春季天气已转暖,故曰“三三暖”。

(6)九九寒:九月九日,重阳节。深秋时节,天气转凉,故曰“九九寒”。

(7)杜撰对包弹(tán):杜撰,凭空捏造。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说(唐)杜举好为不经之谈,人谓之为杜撰;也有人说杜默为诗多不合律,因谓之杜撰。包弹,包拯为御史中丞,弹劾不避权贵,人谓之包弹。

(8)古壁蛩(qióng)声匝(zā):蛩声,蟋蟀的鸣声。匝,环绕。古老墙垣周围蟋蟀的鸣声此起彼落。

(9)闲亭鹤影单:闲,空。空无一人的亭阁下栖息着一只形影孤单的鹤。

(10)燕出帘边春寂寂:燕子从窗前飞过,帘外,春色寂静安谧。

(11)莺闻枕上漏珊珊:枕在枕头上,听闻黄莺婉转鸣叫,时光就这么缓缓流逝。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12)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tà):池边的柳树如烟色清蒙,太阳落山,心爱的郎君推门归来。闼,小门。青琐,青色连环花纹。

(13)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干:台阶边的小花被雨滋润过更加娇艳,月亮升起美丽的少妇依着如玉的栏杆眺望远方亲人。

(14)肥对瘦:肥,植物枝叶润泽、茂盛。瘦,花朵凋零。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诗句。

(15)指环对腰带:指环,即戒指。《晋书·四夷传·大宛》:“其俗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娉。” 腰带,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带子。

(16)洗钵(bō)对投竿:洗钵,即洗钵泉,今位于山东济南李清照纪念堂院内西北隅。投竿,丢掉钓竿,不再垂钓,借指出仕。《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17)诛佞(nìng)剑:指诛除奸佞的直言进谏。汉成帝的老师安昌侯张禹,位高权重,但毫无作为。大臣朱云对成帝说:“臣愿求赐上方宝剑,斩杀佞臣张禹。”成帝怒令,要斩朱云,武士要把他拖出去,朱云死死拉住大殿门槛,以致门槛被拉折,成帝赦免了朱云。有人请求换掉被拉折的门槛,成帝不许,说要保存这个被拉折的门槛以表彰忠臣。

(18)进贤冠:也叫梁冠,是文官戴的一种帽子。杜甫诗:“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中大羽剪。”

(19)双垂白玉箸(zhù):箸,筷子。达到一定境界的佛教信徒,临终鼻孔中会呼出如白玉筷子般的气息。

(20)九转紫金丹:道家经过繁复的步骤炼成的丹药。古代术士把朱砂烧成水银,又把水银炼成丹药,叫做还丹。九转,形容经过许多步骤。

(21)陕右棠高怀召伯:召伯,即召虎,周宣王时的一位大臣。他主政陕右(关中地区),很有政绩。传说他的住处有一棵甘棠树,他走后,人们对这棵树加以保护,并作了一首叫《甘棠》的诗纪念他。

(22)河南花满忆潘安:河南,疑作“河阳”。潘岳为河阳令,满县皆栽桃花,人称花县。潘岳,西晋文学家。北周庾信《春赋》:“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23)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陌上,田间。当风,正对着风。披,散开。彩线,美丽的丝线。三春时节,田间柔嫩的柳枝迎风飘舞如同美丽的丝线。

(24)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清晓,清晨。承露,承接甘露。清晨,池塘里碧绿的荷叶如盘,挂着晶莹露珠。周邦彦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诗句

(25)鹿洞对鱼滩:鹿洞,指白鹿洞。南宋朱熹讲学处。鱼滩,应为槽渔滩,位于洪雅境内青衣江上游。

(26)蛟腾对豹变:蛟腾,蛟龙腾空,形容人才众多各显其能。豹变,《易·革卦》:“上六,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比喻君子的变化象豹一样,越来越有文采。

(27)手辣对心酸:手辣,手段毒辣。心酸,内心悲伤。

(28)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莺莺、燕燕、小小、端端,四人均为古代名妓。

(29)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出自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

(30)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zǔ)豆:《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陈俎豆,陈设俎豆。俎豆,祭祀、会盟时,使用的礼器。全句的意思是至圣孔子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常常教孩子祭祀的礼仪。

(31)老莱大孝,承欢七衮(gǔn)舞斑襕:老莱,即老莱子,二十四孝之一。七衮,本为帝王及王公的礼服,这里应该是指七彩的衣服。老莱子的父母年迈,为了让父母欢心,他虽也年纪很大,但仍穿上花花绿绿的幼儿服装,在父母面前嬉笑。

今天我们讲“十四寒”,这个韵部共86个字,它们是:

丸 干 丹 兰 刊 叹 邗 团 奸 安 欢 汗 纨 观 坛 完 抟 杆 玕 肝 邯 单 姗 官 拚 拦 冠 娈 峦 栏 残 洹 珊 看 竿 倌 剜 宽 栾 桓 狻 般 郸 钻 难 弹 曼 盘 萑 鸾 寒 棺 殚 湍 跚 阑 韩 搬 摊 滩 瘅 谩 漫 端 箪 谰 酸 銮 馒 潘 澜 瘢 瞒 磐 鞍 翰 颟 餐 檀 繁 蹒 鼾 蟠 攒 鳗 獾

这个韵部的字包含的韵母是an和uan,现在归入了中华新韵的“八寒”。

在《笠翁对韵》“十四寒”这个韵部的历史典故非常多,也非常有意思。在这些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中,既有政绩卓越的贤臣,也有专情的暖男,还有令人尊敬的孝子,以及风姿绰约的名妓。

论语解读七十九 论语说文之九十一(1)

比如“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中的两个人,一个是周宣王时的贤臣召伯,即召虎;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潘安。一个男子才学出众人们往往用“才比宋玉”形容,这个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文学家,而当一个男子相貌出众的时候人们就用“貌似潘安”来形容。这个潘安,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他是西晋时期人,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首,他的名叫潘岳,字安仁,人们俗称他为“潘安”,这个潘安的美在著名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中有非常具体的描写,小说中说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意思就是潘安出行的时候,往往会引起轰动,少女、少妇看到她,都会手拉着手围着他看;不仅如此,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都会把自己手里的水果扔到他的车上,以表达对他的爱慕之意,以致潘安每次出行,都会水果盈车,这就为后世留下了“掷果盈车”“ 掷果潘郎”的成语和惊艳了近千年的浪漫传说。潘安还因为他的美,给我们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创作留下了很多形容美男子的代名词,潘安小名檀奴,因为他长得美,在后世文学中,就用“檀奴”“檀郎”“潘郎”等来代指俊美情郎。韦庄就在他的一首《江城子》中写到:“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潘安不仅貌美,而且才学出众,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潘安如此美貌,而且有才,那一定是一个风流才子,如果您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潘安还是一个感情专一的“暖男”,潘安与妻子杨氏伉俪情深二十年,但是在他三十几岁的时候妻子不幸早亡,潘安对她念念不忘,以致须发皆白。他还写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诗”来怀念妻子,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悼亡诗”的先河。在他的悼亡诗中有很多名句,比如“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尤其是“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一句,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应该是他的一大创造。潘安对杨氏的怀念,并没有像很多文人一样仅仅把情感寄托在诗词之中,而是妻子去世之后,他终生没有续弦。潘安不仅对妻子至情,他还侍母至孝,《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他父亲早逝,在他为官期间,经常扶着母亲到花园散步,后来母亲染病思归故里,他就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执意不肯,最终辞官随母亲回到家乡。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潘安的美不仅表现在容貌上,还表现在他的情感世界,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丈夫,知孝道的儿子。其实潘安还是一个好官员,他在河阳县令任上,颇有政绩。在当县令期间,他不失文人的风雅,在河阳县遍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这就是 “河南花满忆潘安”的出处。

论语解读七十九 论语说文之九十一(2)

从潘安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完美结合的时候,是最令人尊敬的,人们之所以把它列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首,恐怕绝不是仅仅因为他的外表。

讲完了潘安的典故,我们再来谈一谈对仗中的人名对,所谓人名对就是把历史或现实中人物的名字嵌入到句子之中的对仗。通过这种方式,往往把历史与现实、人情与文学、趣味与哲理完美地融合在简短的相互对仗的句子之中。

论语解读七十九 论语说文之九十一(3)

1925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在一次考试中出了这么一道小题目:为“孙行者”作下联。有人对“祖冲之”,也有人对 “胡适之”,这就是人名对。1937年,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到无锡,登上锡山以后把锡山的一副旧对联—— “无锡锡山山无锡” 加以改造,想出一个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这个上联中一连出现三个“锡山”、两个“无锡”,既是地名对,又是人名对。竟然无人能够对出下联,当然也包括阎锡山本人。八年后,《新华日报》华中社社长范长江到安徽天长县采访,他突然灵感涌动,对出了阎锡山的“绝对”:“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三个“长江”,两个“天长”,完全符合要求,而且气势恢弘,可谓绝对。像这种人名对,在文人诗词唱和中极为常见,在这个韵部中就有几处人名对,比如:“陕右棠高怀召伯,河南花满忆潘安”“。莺莺对燕燕,小小对端端” “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老莱大孝,承欢七衮舞斑襕”。

论语解读七十九 论语说文之九十一(4)

讲完了人名对,下面我们再看这个韵部中的另一个对仗“陌上芳春,弱柳当风披彩线;池中清晓,碧荷承露捧珠盘”。出句中“陌上芳春”和对句中“池中清晓”,按照语法分析都是表时间和地点的状语,一般来说,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时间状语在前,地点状语在后;可是在“陌上”这两句中却把二者的顺序颠倒了。其实,在诗词中,为了平仄、格律的需要,是可以打破正常的语序的。而颠倒语序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平仄和格律的需要,更多的时候还是渲染意境、表达情感的需要,“陌上”二句,就是如此, 不仅韵律和谐,对仗工稳,而且别具韵味。关于诗句、对仗中调整语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日后,我们还会结合具体的例子,进一步给大家分析诗词中打破语序的问题。

本期试题

1.在关帝庙有这样的人名对,上联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请您对出下联。

2.有一副关于西安事变的对联,上联是“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联中张无忌、杨不悔都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正面人物,张无忌是明教教主,杨不悔是明教左使杨逍和峨眉派弟子纪晓芙的女儿。他俩与西安事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为何会放在一起呢?它的下联又是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