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解决(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办)

缺斤少两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买东西不给足秤确实让人气愤,但是针对缺斤少两我国也有相关法律,只要消费者法律意识强,对于我们正确维权、合理维权大有益处。遇到这种不良商家,法律规定大多都是罚款,那么,在古代是如何对待这些不良商人的呢?

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解决(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办)(1)

老杆秤有讲究,缺斤就是缺寿

在以前都是用老杆秤称重的,只是现在电子秤更加的方便,所以便取代了杆秤,但是有些人的不良之心却没有消失。

老杆秤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了,据说最早是鲁班发明的,当时约定1斤为13两,将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计13颗星刻在秤杆上定为一斤。后来统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禄寿三星,将16星定为1斤,这其实是过去的16进制。

农村买卖人常讲“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这也是“秤文化”对人们“诚信”、“公平”的软约束。因为除了南斗、北斗的13颗星外,另外3星代表福、禄、寿。做生意时缺1两即为缺福,缺2两即为缺福、缺禄,若是缺3两,此人的“福、禄、寿”尽失!希望以后的买卖人都“足斤足两”,少一些“缺斤少两”之人。

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解决(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办)(2)

古代法律如何整治“缺斤少两”

在我国古代也有许许多多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整治。

1、舆论环境。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福、禄、寿”三星,古代人比较迷信,要是不想损福伤禄折寿,那么在经商中就要讲究诚信。

2、对衡器定期勘验校正。唐朝《关市令》中则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

意思大概是凡是官私度量衡器具,每年8月必须送交有关官府勘验校正,京师地区由尚书省金部司和太府寺主管,地方由各州县负责。经勘验校正的度量衡器具,由有关官府签署封印后方可使用。宋、元、明、清三代都有明文规定,衡器不合格不能使用。

3、惩处违反规章行为。唐朝《关市令》中规定:“诸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缺不中量者,还主。”其意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一旦发现,就要全部没收;而那些缺斤少两的,发现后则务必要给顾客补足。关于对衡器的使用,《关市令》中还规定:“如校斛斗秤度不平杖七十;私作斛斗秤度不平笞五十,因有增减者按盗贼论处,校平而未经官印者笞四十。”要知道,古时候用竹板或荆条进行拷打是很重的刑罚,那一板子接着一板子的打下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解决(电子秤缺斤少两怎么办)(3)

大家觉得,现在遇到缺斤少两能挨板子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