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

一条小巷,承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厝建筑,演绎一段荡气回肠的传说

这里是集美

地道闽南特色风物集萃之地

这里有龙、有虎、有皇帝……

千年古迹,等你来邂逅

探寻这些斑驳建筑史迹中

承载的辉煌与梦想

见证的时代变迁……

龙王宫

集美有龙,在银江路29号,东海龙王在这里。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

此处有讲究。

这里原是集美岛南端西面的一座小岛,是古集美各处居民舟楫进岛必经之处,渔樵把桨摇橹动作连绵不绝,如揖拜叩首一般,故是一块受“万人朝拜”的风水宝地。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

陈嘉庚次子陈厥祥编著的《集美志》中

对龙王宫的记载

唐五代时期,靠种田淘海的集美先民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在此始建龙王宫,供奉东海龙王,至今香火延续已千年有余。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

龙王宫后殿所供龙王

龙王宫至今地位举足轻重,它是厦门地区仅存唯一一座为祭祀龙王而建的古寺庙。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

龙王宫屋脊上的青龙装饰

同集路未建时,龙王宫还是著名的集美八景之一——龙宫晓月所在之处,随着潮起潮落,龙王宫浮于碧蓝海面,载浮载沉,如一弯“半月沉江”,景色宜人,让人心醉。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5)

龙王宫内无处不在的龙形物品

每年九月十六,集美龙王宫是两岸三地祭拜龙王的热闹之处,集美信众和两岸信奉龙王文化的民众都聚集于此,祭拜东海龙王。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6)

民众在龙王宫祭拜龙王祈福平安

曾经以“打渔”为生的小渔村祭祀龙君,是渔民们对抗波涛汹涌的大海时的精神支柱,仪式庄严、场面热闹,观者众多。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7)

九月十六祭拜龙王的热闹场面

历史斑驳,岁月侵袭,仍掩盖不了这座千年古庙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耀眼光芒。龙王宫中至今存有多处明清两代文物,完整而众多。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8)

明代的盘龙柱、清初的石虎窗、屋脊上昂首杨爪的青龙,精雕细琢的屋梁,被岁月盘得圆润的抱鼓石,无不是龙王宫千年历史的见证者。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9)

纹理已模糊的盘龙柱据说每根都价值数十万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0)

门前圆润油亮抱鼓石

龙王宫是有故事的,它见证了集美学校师生抗日的爱国活动,也曾为解放厦门做过情报中转站。岁月悠悠,往事如烟飘散。

阳光正好,龙王宫明艳依旧,去看看吧,很不错……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1)

白虎岩

集美有虎,还是白虎,在后溪镇白虎岩上。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2)

据传,唐朝薛刚反唐后,逃至集美躲避,曾于一巨石洞中,偶遇通体雪白的大猛虎,此乃其祖父(薛仁贵称白虎神)暗中保护,助他一臂之力,后人遂将此处取名白虎岩。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3)

民间演义,真实性有待考究。但古时集美常有猛虎出没,却是千真万确。据《同安县志》记载,此地古时白虎为患,后被僧人制伏,白虎岩因此而得名,可见集美自古以来天然佳境,动植物种类繁多。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4)

白虎岩宫设于岩洞内,宫内祀奉白虎神,建于明建文年间,宫内犹存明代石供桌和清朝的石香炉,洞口上方巨石上横镌行楷巨字“壁立朝天”,庄重大气,笔力端方。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5)

岩周围巨石林立,形成众多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常有游客成群结队钻石洞游玩,自行车爱好者登山和附近的村民上山取水泡茶。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6)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古时现身集美的白虎已了无踪迹,但掩映在苍松巨石间的千年白虎岩,石洞幽深、凉风习习,满目苍翠,仍让游人流连忘返,感慨世事沧桑巨变。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7)

如今想到看白虎,也不是无处可去,位于集美新城的灵玲国际大马戏城,有来自孟加拉白虎两只,可去观赏游玩,一探白虎威风。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8)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19)

灵玲国际马戏城白虎一家三口

白虎岩林木资源丰富,山上种植有大片的松树和杉树。除此之外,山上还有成片的野生杨梅。每到成熟的季节,绿叶葱茏中红果点点,一边品味美味的野生杨梅。一边享受登山观景的快乐,美哉美哉~~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0)

皇帝井

集美这有龙有虎的风水宝地,自然有皇帝莅临。

后溪的皇渡庵和皇帝井是与唐朝皇帝李忱,有关的历史遗迹。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1)

据《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等记载,李忱年少时由于皇权纷争,流落到后溪镇苏营村,饥渴难耐,受善良村民苏公陈婆的救助,到苏营社水井取水熬粥、烹茶,渡过难关,李忱对此感念不忘。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2)

后来李忱登基,号宣宗,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当地为纪念这段佳话,将苏公陈婆的旧居改建为小庵,名曰“皇渡庵”;宣宗饮过的水井被尊称为“皇帝井”。1998年,该井成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3)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4)

李忱登基后,据传苏公曾捧当年招待他的粗茶淡饭,劝谏宣宗要恭谨节俭,惠爱民物,宣宗从谏如流,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5)

落难皇子被善良平民救助的故事,苏公陈婆安然终老,李忱最后走上人生巅峰,完满的大结局,如今夕阳西下,看着村民依旧在井边汲水浣衣,儿童在四围欢笑打闹,质朴的民情亘古不变,岁月悠悠,此情长已矣……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6)

图/集美区档案局

深青古驿

深青古驿,光看名字,就自带沧桑的涟漪。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7)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公文、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灌口作为古时八闽重镇,宋朝时设驿站于灌口深青村,是为深青古驿的由来。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8)

如果,你曾惊喜于鹭江道上——“大清厦门一等邮局”遗址的百年风采,推荐你一定来深青古驿看看,这是福建省惟一保存完好无损的、有1000年历史的宋、元、明、清时代古驿站。规模最大时设抄单、走递、担夫等员额80余人。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29)

深青驿驿楼横跨于深青村口古驿道上,俗称过街楼,穿斗式建筑,硬山顶砖木结构,楼上奉祀关帝。门楼南面嵌条石匾额,镌刻行书“驿楼古地”四字,岁月经年,屹立不倒。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0)

这里古朴雅致的驿楼古地,楼前有车痕累累的深青桥,楼后有800年历史的驿口街,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一幅幅的史画,是一件件的史事,生动的提示了古代邮驿的历史,值得岁月珍藏品鉴。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1)

站在岁月经年的古驿站前,眼前似乎掠过旌旗翻飞、驿马奔腾的古驿站繁华忙碌的情景。悠悠千年的历史与乡愁在驿楼远处的碧野田畴间,清溪流淌里,白鹭翻飞处,袅袅婷婷的向你走来。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2)

5

苎溪桥

苎(zhù)溪桥,很出名。是厦门现存最古老的宋代石构桥梁,于北宋公元1107年建成,与泉州洛阳桥齐名。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3)

它屹立在后溪苎溪村口的古官道上,桥下潺潺流过苎溪,苎是麻的意思,古时苎溪两岸盛产青麻、黄麻,溪水和石桥故而得名。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4)

苎溪桥旧照《画说厦门》

苎溪桥桥面铺设九段花岗岩条石板,简洁粗犷,桥墩状如船形,古人如此设计,是为减轻流水对桥墩的冲击力,结实耐用。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5)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6)

从苎溪桥侧面可清晰看到其船形桥墩

苎溪桥当年是古同安来往漳泉古道之要地,是官道,自然繁荣。桥附近有米行、布店、杂货店、客栈等,是当时繁华的商业街,南宋时生产的白瓷也是由此出溪入海,销往国外。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7)

作为交通要塞,自然也是各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黄巢在此行过军,戚继光在此剿过倭,朱熹在此吟过诗……桥面斑驳痕迹如历史滚滚车轮,记载昔日人来车往的热闹情景。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8)

唐末宋初高僧清豁曾作禅诗约:珍重苎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苎溪两岸,满目的青翠田野在阳光下闪耀,偶尔传来几声牛的哞哞叫,河面上那些探头探脑的青草,为古桥的增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39)

苎溪桥四围,山坡林茂,峡谷水清。桥下,苎溪在两岸绿意葱葱中蜿蜒而去,与许溪汇合成后溪最终归于大海。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0)

苎溪桥静立着,默默守着苎溪,见证苎溪的岁月沉浮,有空,在午后暖阳的柔光里,去探寻这段曾经斑斓的历史吧。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1)

以上两图/黄晓珍

圣果院

圣果院,一看,圣果,便觉应是皇帝赐名,确实如此。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2)

圣果院是唐朝始建寺庙,因庙中供奉泗洲佛取名泗洲堂,南宋末年,堂前的一棵龙眼树在隆冬腊月,开花结果,宋末帝赵昺品尝过这甜美的珍果后,御赐“圣果院”易其名,此为圣果院之名的由来。

赵昺是谁?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八岁,元军大军压境,无路可逃,最终被大臣抱着跳海的那个小皇帝,随后,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有骨气呀。每每读到这段历史,世人无不掩卷叹息……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3)

千年岁月流逝,圣果院历经几朝兴衰,不断在战乱毁损和筹资重建中轮回,其中珩山王氏宗族出田、出资、出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4)

如今原有三殿的圣果院,只剩下中殿和后殿。后殿内的唐朝石柱,院中元代的石刻碑,和各殿多样式的屋顶,一一揭示着这座千年古寺的经年镌刻的历史过往。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5)

上图里圣果院两块石刻碑,分别为元、明两代石碑,碑文很有意思,元代的碑刻是政府判决书,大意就是当时圣果院里的僧侣和珩山王氏宗族关于圣果院旁的田产归属起了纷争,当时元代地方政府判院田所有权归珩山王氏,而使用权归寺中僧侣。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6)

明代的碑刻则铭文规定了圣果院的僧侣每年重阳需备办酒席、祭拜主先及供珩山族老聚餐之用。这个碑文很有历史价值,这就是如今后溪珩山王氏举办的千叟宴敬老活动的最早起源记载。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7)

后溪千叟宴敬老活动准备现场

如今,这已成为后溪重阳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的重阳节,圣果院广场搭台设宴,席开百桌,宴请附近村庄一百多位阿公阿嬷及高寿老人,享受美食佳肴,观赏文艺节目。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8)

2018年后溪千叟宴敬老活动壮观现场

千年圣果院魏然屹立,见证后溪敬老、爱老的优良文化传统,怀念先贤、敬祖尊老,我辈亦该如此……

岁月悠悠,往事如流

集美还有更多古迹故事

等着我们去探寻思索……

厦门集美纪念碑(集美这几处千年古迹怎么来的)(49)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